大豹社事件

✍ dations ◷ 2025-04-18 01:17:43 #台湾抗日事件,新北市历史,泰雅族历史,1906年台湾

 大日本帝国

大豹社为清领时期至日治初期,大豹溪一带(今新北市三峡区南部山区)为原住民泰雅族大嵙崁大豹社的居住地。 1900年,总督府开放樟脑业者进入山地开采资源,大量业者进入部落领域,拥有丰富樟脑资源的泰雅族大嵙崁地区首当其冲。六月,邻近大嵙崁樟脑制造地的大豹社因工人强奸部落妇女,引起族人反抗爆发冲突。八月,总督府派军队镇压,大豹社头目瓦旦·燮促率领族人反对日人伐木制脑的“理蕃政策”,并收容抗日汉人义军与日人展开抗日浴血战,日军因死伤惨重而停战,对大豹社改采“严密监控、游击出击”的战术。公元1906年战败,公元1921年左右,族人被日人逼迫集体迁居到桃园市复兴区诗朗、志继一带,原本1000多位居民,仅剩25户,是为大豹社事件。

同年十一月,日本人在大豹社的旧地,设立插角、有木两个隘勇监督所,同时裁撤福元山隘勇监督所。当时在大豹社遗址上开垦的汉人移民,将发掘出来的骨骸收集,建“万善堂”祭祀。

战后,1947年瓦旦·燮促之子乐信·瓦旦(林瑞昌)提出“台北县海山区三峡镇大豹社原社复归陈请书”,请求取回祖居地,但未获回应。1952年11月乐信·瓦旦因涉及“高砂族自治会”组织,遭国民政府以“高山族匪谍案”罪名逮捕下狱,于1954年4月17日被枪决。

2016年8月1日,立委高金素梅带领泰雅族人及学者,重返大豹社战役历史现场告慰祖灵,表示未来将在大豹日军忠魂碑附近,建立大豹社纪念碑,让后代更加了解历史真相,并宣告建碑行动正式开始。。

相关

  • 感觉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应。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
  • 氢化物氢化物是一类氢的化合物。严格意义上讲,氢化物只包含氢同金属相互结合的化合物,但由于概念的扩大,有时它也包含水、氨和碳氢化合物等物质。氢化物基本上可按以下标准分类:氢负离
  • 吴朝晖吴朝晖(1966年12月-),浙江温州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毕业,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浙
  • 桃园市政府坐标:24°59′36″N 121°18′04″E / 24.993416°N 121.301025°E / 24.993416; 121.301025桃园市政府 (简称:桃市府)是中华民国桃园市的最高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属
  • 异族融合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泰安泰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黄河之东。市境北与济南市接壤,东南与临沂市相接,南与济宁市毗邻,西与聊城市及河南省濮阳市隔黄河相望。地处山东丘陵
  • 跳跃跳跃是物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是指有机体或非生物(如机器人)透过自主推进让自己在空中移动。一些动物、如袋鼠,使用跳跃作为其主要的运动形式。跳跃也是诸多体育项目的关键动作,如跳
  • 台湾剩食之旅《台湾剩食之旅:我们可以不再浪费》,是2013年由天下杂志影视中心所制作的纪录片。该片拍摄台湾生活中产生的厨余丢弃后的流向,并跨国至日本了解降低厨余量的方法。本部纪录片调
  • 斯塔列诺公墓斯塔列诺公墓(Cimitero monumentale di Staglieno)是意大利热那亚的一座大型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以纪念雕塑著称。它占地超过1平方公里以上,是欧洲最大的墓地之一。公墓在1851年
  • 官保官保(满语:ᡤᡠᠸᠠᠮᠪᠣᡠ,穆麟德:,1695年-1776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官员。1756年以刑科给事中差接替立柱出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任满升黄旗汉军副都统。曾署理理藩院尚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