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

✍ dations ◷ 2025-05-16 09:48:19 #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形(英语:karst topography),又称溶蚀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両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2016年11月24日,陕西省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汉中发现世界级的超级天坑1个,大型天坑17个,常规天坑31个。该种地形得名自克罗地亚的喀斯特高原,地理学家最早在该地做有系统的岩溶地貌研究。喀斯特是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河谷以南,并延伸到意大利东北角大城邻近狭长地带的一片高地。因为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所以简述为位于斯洛文尼亚是可以接受的。“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个倒锥形的钟乳石,而地面上会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笋。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公里。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有著名的云南石林。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产生与加剧原因:

相关

  • NTA荷兰皇家图书馆(荷兰文:Koninklijke Bibliotheek, KB)位于海牙,成立于1798年,是荷兰的国家图书馆。目前的馆名是1806年路易·波拿巴所命名。皇家图书馆在1993年成为独立机构,但其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松博尔松博尔(塞尔维亚语:Sombor,德语:Zombor)位于塞尔维亚北部,是西巴奇卡州的首府,面积1,178平方公里,人口51,471人(2002年)。
  • 物理哲学物理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及反思的总括。他试图在我们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间建立桥梁,阐述我们思感可能达到的领域,并对我们这种探索的价值作出描述。
  • 黄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零一个(十二划的则为第一个)。就繁体中文中,黄部归于十二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十一划。黄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1
  • 果园果园通常是生长乔木或灌木,收获水果以及坚果的人工农业用地。实际上果园很接近于种植水果的花园,如果按照某种分布模式在花园中种植果树,除了收获水果、坚果之外还可以获得美学
  • 查克·葛雷斯利查尔斯·欧内斯特·“查克”·格拉斯利(英语:Charles Ernest "Chuck" Grassley;1933年9月17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自1981年担任艾奥瓦州美国参议院议员,现任美国参议院临时
  • 安哥拉内战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获胜安人运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 民族之矛 古巴(1975-91)安盟 安解阵 卡宾达飞地解放阵线 南非(1975-89) 扎伊尔(1975)安哥拉内战(葡萄牙语:Guerra Civil Angolan
  • 张俐娜张俐娜(1940年8月14日-)福建光泽人,中国化学家,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因高分子溶解方面的卓越贡献,于2011年获得化学奖项安塞姆·佩恩奖,是中国大陆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 东北季风东北季风是因为强大的冷高压在北半球的秋冬季节盘据蒙古,顺着高压梯度的空气流动以及科氏力的影响(加强了行星风系的作用)。在中国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称为东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