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荻帆

✍ dations ◷ 2025-04-12 09:33:47 #1917年出生,1995年逝世,邹姓,蒲圻人,复旦大学校友,20世纪诗人,中国诗人,中国翻译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邹荻帆(1917年-1995年),男,祖籍湖北蒲圻,中国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任《诗刊》主编。

1917年出生于湖北蒲圻(现为赤壁),后随母亲迁于湖北天门。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武汉与冯乃超、穆木天等创办诗刊《时调》,并出版了长诗《在天门》和《木厂》,遭到当局查禁。1938年与臧克家、于丁等在大别山第五战区文化团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同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1940年秋到重庆复旦大学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特派办公室主任,联络处处长等职务。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调至《诗刊》工作。1979年至1994年一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3年担任《诗刊》主编。

1995年9月5日凌晨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一说9月4日)

著有长篇小说《大风歌》、《颤抖的灵魂》,诗集《尘土集》、《意志的赌徒》、《布谷鸟与紫丁香》、《晴空与林》、《雪与村庄》、《走向北方》、《总攻击令》、《祖国抒情诗》、《金塔一样的麦穗》、《浪漫曲》等,长诗《没有翅膀的人们》、《在天安》、《木厂》等,译着长篇小说《克罗米长曲》,诗集《披着太阳的少女》,寓言集《鹰与鸡》等。

1984年1月号西柏林《技术时代的文学》杂志翻译发表了邹荻帆的诗《访斯特恩》、《小小的海鸥》和《春夜,火车疾驶》。刊载时并印有《小小的海鸥》中文原作。1983年第2期美国《国际诗歌》杂志翻译发表了邹荻帆的诗《夜航》。

1984年《邹荻帆抒情诗》获中国作协诗歌奖。1993年10月14日晚在第24届南斯拉夫斯梅代雷沃国际诗歌节上荣获“斯梅代雷沃城堡金钥匙”奖。

相关

  • 佩德森查尔斯·约翰·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1904年10月3日-1989年10月26日),具有挪威、日本血统的美国化学家,因对冠醚合成的研究而与唐纳德·克拉姆、让-马里·莱恩共同获得198
  • 异氰酸甲酯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由光气(Phosgene)与甲胺(Methylamine)作用后合成的化学品,多用于制造农药。这种化学物,与Zyklon B一样亦曾用于在二次大战时屠杀犹太人,也是印度博帕
  • 虚拟专用网虚拟私人网络(英语:Virtual Private Network,缩写:VPN)是一种常用于连接中、大型企业或团体与团体间的私人网络的通讯方法。它利用隧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来达到发送端认证、
  • 马丁一世马丁一世(西班牙语:Martín I el Humano;1356年7月29日-1410年1月20日),有时被称为长者和神职者。1396年登基为亚拉冈、巴伦西亚、撒丁及科西嘉国王并出任巴塞罗那伯爵,1409年登基
  • 胡友信胡友信(1516年-1572年),字成之,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学者,隆庆戊辰进士,官顺德县知县。胡友信为经学大家,与归有光并称“归胡”。浙江乡试第五十三名。隆庆二年(1568年)戊
  • 邵象华邵象华(1913年1月22日-2012年3月21日),浙江杭州人,中国金属学家和冶金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13年1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2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化
  •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创立于1915年,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石龙路,有石龙路校区和新蒲校区两个校区,是贵州省一类省级示范高级中学。新蒲校区占地220亩(不含
  • 姜状三七姜状三七又名姜状三七(学名:)为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云南等地,多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或山谷密林下,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 无边际池无边际池(英语:infinity pool),是经过特殊设计,在视觉上似乎没有边界的水池或游泳池。无边际池经过设计,有水流过其一个或多个边界,在视觉上会有池子没有边界一直往外延伸的错觉。
  • 霍韬《江苏毘陵霍氏宗谱》载霍韬像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后改渭厓,广东南海石头乡(今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镇)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甲戌传胪。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生于成化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