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人类学

✍ dations ◷ 2025-05-21 08:20:37 #文化人类学,信息空间,数位媒体

数位人类学(英语:Digital 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与数位科技关系的学科,并延伸到人类学与科技的交叉科学。数位人类学有时与文化人类学相关,并被视为物质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该领域相当新颖,因此有许多强调不同重点的名称,包括techno-anthropology 、digital ethnography、 cyberanthropology 、以及virtual anthropology。

数字人类学有许多不同的取径,包括:

一些学者专注于研究人类和技术之间的文化相互关系。

这些相互关系包括将技术文物与人类、其他生物、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尝试融合的尝试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子领域,数位人类学不同于媒体人类学和视觉人类学,因为其以控制论为基础。

资讯空间本身就可作为人类学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分析、诠释田野地,目前已有一些在虚拟世界进行的民族志研究,如邦妮·纳迪(Bonnie Nardi)对魔兽世界的研究 ,以及汤姆·博尔斯托夫( Tom Boellstorff)对第二人生的研究。

许多国内和跨国社群透过数字技术建立了可与传统有地理限制的社群相比的社会规范、习惯、传统、历史和集体记忆、移民时期、内部和外部冲突、潜在的潜意识语言特征、模因方言等等。这些社群包括由免费、开源软件建立的4chan、Reddit以及有政治动机的匿名者、维基解密、以及占领运动。研究方面,已有学者加布里埃拉·科尔曼(Gabriella Coleman)对Debian使用者 以及匿名者的黑客网络进行了民族志研究。

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如民族志、参与观察、反思性等等,也可用以改进科技。Intel等著名公司已经在研发团队中采用人类学家,如其互动与经验研究团队的主管吉纳维夫·贝尔即是一例。

对大部分的人类学家来说,科技在研究、田野、审查、出版阶段都有显著的应用。美国人类学协会的数位人类学小组(Digital Anthropology Group, DANG) 为了透过利用数位科技以促进人类学发展,列举了五、六个目标,包括使用部落格、增加与大众的接触、新的教学方法、开放获取,以及现代化的田野方法。

对于研究是否能完全在网络上完成,或研究对象必须被区分为线上与离线两群才能进行全面研究,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在第二人生进行了三年研究的汤姆·博尔斯托夫(Tom Boellstorff)支持前者,并强调必须以研究对象的条件与其接触。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则认为民族志研究不应该排除研究对象在网络世界以外的生活。

许多大学都有提供涵盖数位人类学内容的课程,也有一些学校提供专注于数位人类学的课程,包括伦敦大学学院、堪萨斯州立大学、宾汉顿大学、奥尔堡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等等。

相关

  • 伊能嘉矩伊能嘉矩(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是一位日本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一生致力于台湾原住民人类学研究,并对日本远野地区进行历史民俗研究。台湾历史学者杨云萍在《台湾风土》
  • 帕蒂·佩奇克拉·安妮·福勒(英语:Clara Ann Fowler,1927年11月8日-2013年1月1日),艺名帕蒂·佩奇(Patti Page),美国其中一位最有名的传统流行音乐女歌手。她生前售出超过一亿张唱片,在1950年代
  • 詹姆斯·梅 (1998–2002) (1999) (2003–2015) (2006–2007) (2009) (2005) (2009, 2011–2014) (2007) (2008) (2010–2013) (2016–) 前雇主:詹姆斯·梅(英语:James May,1963
  • 些姓《百家姓》中无此姓些姓又作㱔姓,是一个中国罕见姓氏,多分布于云南。纳西族(摩些族)、彝族、汉族均有以此为姓者。在中国以“些”字为姓的约有上百人。而由于“㱔”字不在《通用
  • 徐家福徐家福(1924年12月-2018年1月16日),中国计算机软件学先驱,中国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之一,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江苏南京人。1948年毕业于国
  • 高保真高保真又称高传真(英语:High fidelity,简称hi-fi),是家庭音响爱好者使用的术语,总体上要求音响系统在额定输出功率下具有足够高的信噪比,波形与输入信号相比失真足够低,并具有范围足
  • 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亦称“北大荒电视台”,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自身定位为“黑龙江传播北大荒文化的主渠道,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现有电视频道:
  •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坐标:26°53′08.5″N 112°32′50.4″E / 26.885694°N 112.547333°E / 26.885694; 112.547333衡阳保卫战纪念馆,位于衡阳市华新开发区的陆家新屋左厢房,纪念1944年的衡阳保
  • 阿尔弗雷德·克莱纳阿尔弗雷德·克莱纳(Alfred Kleiner,1849年4月24日-1916年7月3日)曾是苏黎世大学的一位实验物理学教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博士导师。最初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韦伯(Heinrich
  • 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德语:Friedrich Olbricht,1888年10月4日-1944年7月21日)是一名德国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7月20日密谋案刺杀希特勒计划中担任重要角色,随着计划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