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革命

✍ dations ◷ 2025-10-07 10:11:28 #哲学

哥白尼式革命(英语:Copernicus revolution),也称认识论转向,是康德哲学用语,喻指其批判方法在哲学上产生的影响。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做出了一个假设:“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观中一个重要命题。康德的批判方法为主观到客观而不是从客观到主观,这一新思路,就好像哥白尼将地心说转变成了日心说,所以康德的功绩被称为哲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关

  • 盎格鲁美洲盎格鲁美洲(英语:Anglo-America),又称英语美洲,用作描述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与英格兰或英伦三岛在历史、语言或文化上有密切关系的美洲地区,也可以指英语世界的美洲部分,与操罗曼
  • 席夫碱希夫碱(英语:Schiff base),或译为席夫碱、施夫碱、偶氮甲碱(Azomethine),是一类在氮原子上连有烷基或芳基的较稳定的亚胺,名字来源于化学家雨果·希夫。它的通式为R1R2C=N-R3,R3为芳
  • 阿拉木图阿拉木图或译阿尔马地(哈萨克斯坦语:Алматы;俄语:Алма-Ата)是哈萨克斯坦的一座直辖市,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坐落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山区,邻近吉尔吉斯斯坦。阿拉木
  •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英文:Afforestation、Forestation)为在没有森林覆盖的区域中,透过栽植树苗、林木育种等人为方式,使之逐渐成为树林或森林地,这样的森林又称为人造林。在全球,有许多国家的
  • 帕多瓦车站帕多瓦车站(意大利语:Stazione di Padova)是意大利威尼托大区帕多瓦的主要火车站,启用于1842年。每年约有1850万人次旅客由该站进出,每天约有450列客运列车在车站停靠。
  • 乌纳乌纳(Uinal)是马雅历20金的长纪历周期,有20天。假如玛雅人的长纪历日期为12.19.13.15.12(2006年12月5日),那12.19.13.15.12之中写的15就是乌纳。
  • 蒜蓉蒜蓉,也叫蒜末或蒜泥,是把蒜头用刀剁成小粒状、用工具磨成泥状、或用蒜茸钳(大蒜碾压器)压碎,常用于烹饪调味,令蒜味均匀分布在食物中,也常用作食物馅料或蘸汁调料。此外,另有一种名
  • 乙川弘文乙川弘文(日语:おとがわ こうぶん,英语:Kobun Otogawa,1938年2月1日-2002年7月26日),原姓知野,生于日本新潟县加茂市,日本曹洞宗僧侣,长期在美国宣教。乙川弘文生于曹洞宗寺院中,其父是
  • 巴瑞·曼尼洛巴瑞·曼尼洛(英语:Barry Manilow,1943年6月17日-),本名Barry Alan Pincus,美国创作歌手、音乐家、编曲家、唱片制作人、指挥家。著名的歌曲包括:我写了一些歌(I Write the Songs)
  • 黄茎小檗黄茎小檗(学名: var. )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