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寺

✍ dations ◷ 2025-11-11 19:52:27 #瑞应寺
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汉族人俗称佛喇嘛寺。位于中国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中国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瑞应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具规模。据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康熙帝微服私访来到土默特左翼旗,结识了在山洞中修炼的喇嘛(即日后的瑞应寺第一世察罕殿齐活佛桑丹桑布)后,拨出国帑兴建了瑞应寺,桑丹桑布还先后13次觐见康熙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御赐寺名“瑞应寺”,并钦赐一块题有满文、蒙古文、藏文、汉文合一的“瑞应寺”蓝底金字、金龙镶边的竖匾。道光三年(1823年),瑞应寺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称:“瑞应寺僧人弟子多达三千,属民八百户。”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帝赐瑞应寺扎萨克喇嘛(第四世察罕殿齐活佛)一枚行政印鉴,上刻有“土默特扎萨克达喇嘛察罕殿齐呼图克图之印”。同时,土默特左翼旗王爷把瑞应寺附近的17个村屯的旗民以及土地、瑞应寺附近的24座寺庙均划归瑞应寺管辖。由此,瑞应寺集行政、司法、宗教权力于一体,“政教合一”,成为中国东北及东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瑞应寺和海棠山普安寺成为东蒙古地区的佛教中心,民间素有“东藏”之称。瑞应寺历世察罕殿齐活佛朝觐清朝皇帝次数甚多,以下择其要者列出简况: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修建,瑞应寺逐渐成为依山傍水的大型建筑群。寺院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殿堂97座、1620多间,僧众住宅达3000多间。鼎盛时期,瑞应寺有喇嘛3000余位。瑞应寺在民间有“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的称誉,在僧俗民众中素有“东藏”的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瑞应寺遭到严重破坏,建筑及法物、佛像被毁,僧众也被遣散。1984年,辽宁省确定瑞应寺为第一批恢复的合法宗教活动场所,随后瑞应寺修复工程动工。 1994年,瑞应寺的大雄宝殿修复竣工。1997年,重建了活佛殿。1998年8月,居士们发愿修建的天王殿竣工。1991年,经国家、辽宁省、阜新市有关部门批准,由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活佛银盆选丸,按照藏传佛教仪轨,正式认定瑞应寺第七世察罕殿齐活佛察罕殿齐·洛桑·义希成来坚措。1997年10月9日,举行了第七世察罕殿齐活佛坐床典礼。同时期,瑞应寺活佛殿院内的一棵已枯死多年的柏树长出新芽。2012年时,察罕殿齐活佛为第七世察罕殿齐活佛察罕殿齐·洛桑·义希成来坚措,瑞应寺住持为阿斯楞喇嘛。瑞应寺建筑方圆十里多,其中主要殿堂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以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还有四大扎仓、德丹阙凌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庙宇即白伞庙、护法殿、度母庙、关帝庙、舍利庙分建于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此外,还有绕寺院一周的环寺路,路旁有上万尊石佛。

相关

  •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英语: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简称BWC),又称生物与有毒武器公约(英语: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Convention,简称BTWC),全名禁止发展、生产、贮存生物与
  • torr托(符号为Torr),与毫米汞柱(符号为mmHg)近乎等价,为压强、压力的单位,但并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SI unit) 的成员之一。原本的 1 mmHg 是指“将幼细直管内的水银顶高一毫米之压力”,而正
  • 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1400℃)的窑内烧制。瓷器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晋或隋唐(目前有争议),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窑炉内温
  • 外气层底散逸层(英语:Exosphere),亦称外气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外层,位于热层的上方,其顶界可被视作整个大气层的上界。散逸层大气的温度极高,因此空气粒子运动很快。又因其离地心较远,受地球
  • 扣肉扣肉是一道用猪肉、牛肉或羊肉蒸制成的中国南方菜肴。川菜称烧白。扣肉的“扣”是指当肉蒸至熟透后,最后将其倒盖于盘中的过程。通常作法有芋头扣肉及梅菜扣肉。另外扣肉罐头
  • 格来安阿尔卑斯山脉格拉耶山(意大利语:Alpi Graie ,;法语:Alpes grées,.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
  • 耽br /罗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耽罗(韩语:탐라),是曾位于今日济州岛的古国名。耽罗国首次出现在历史上,是记载
  • He 111轰炸机He 11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所使用的一种中型轰炸机,其独特的机鼻设计令它成为德国轰炸机部队的著名象征。1930年代初,德国军方在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由齐格菲·君
  • 多面形在几何学中,多面形(英语:Hosohedron)是一种由月牙形或球弓形组成的球面镶嵌,并且使得每一个月牙形或球弓形共用相同的两个顶点。其在施莱夫利符号中用 {2, n} 表示n面形。其亦可
  • 大学指考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Advanced Subjects Test),简称指考、指定科目考试,为中华民国大学入学方案中三大考试之一(另两大为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由财团法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