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桥

✍ dations ◷ 2025-11-19 18:23:05 #双龙桥
坐标:23°36′44″N 102°46′01″E / 23.61222°N 102.76694°E / 23.61222; 102.76694双龙桥亦称十七孔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南部,南盘江支流的泸江河与塌冲河交汇处,东距建水县城4.5公里。因泸江河和塌冲河两河蜿蜒盘曲如龙,故名。为中国十大名桥之一。双龙桥北端3孔为清代乾隆年间建于泸江河上,全长36.7米,宽4.3米,中拱净跨6.5米。道光初年,西南方的塌冲河决堤改道至此并汇入泸江河,使河面增宽了近百米,当地居民在原来的石桥南端新建石桥14孔,与原有的3孔成雁齿连接,共为17孔,全长148米。另外还在桥上建盖了3座飞格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雄伟壮观,有“滇南大观楼”之称。后三阁毁于战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三阁。护国战争期间北端的桥亭又被毁。现仅存一大一小两座阁楼。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气管炎气管炎(英语:Tracheitis),是指一类病发于气管的炎症。虽然气管通常被认为是下呼吸道的一部分,在ICD-10中,气管炎被分类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气管炎是气管的细菌感染,并且能
  • 在几何学中,边或棱是指几何形状中连接顶点的几何结构。在一般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多边形、多面体和多胞体中,边是连接两个顶点的线段,而边长指这线段的长度。而在一些较复杂的空间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与肾炎有关。这可能与细小病毒B19(Parvov
  • 鹦鹉热鹦鹉热(英语:Psittacosis)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鹦鹉热衣原体(又称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鹦鹉(如金刚鹦鹉、鸡尾鹦鹉、虎皮鹦鹉)或其他家禽(如火鸡、鸭、鸽)感染,但极少透过
  • 子宫内膜子宫内膜(endometrium)是哺乳动物子宫内侧的上皮组织层以及其黏膜层。子宫内膜可分为基底层(basal layer)及机能层(functional layer),其机能层会在月经周期或是动情周期增厚,若没有
  • 腺甾烷腺甾烷,常简称为甾烷(英语:Gonane,C17),也被称为全氢环戊烷并菲(perhydrocyclopentaphenanthrene),是一种四环烃类化合物,是甾体物质的结构母核,包括一个全氢菲环和一个环戊烷环。和通
  • HPA轴下视丘-垂体-肾上腺轴 (HPA或HTPA轴),也被叫做 边缘系统-下视丘-垂体-肾上腺轴(LHPA轴),是一个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包括 下视丘(脑内的一个中空漏斗状区域),脑垂体(下视
  • 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六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襾部归于六划部首。襾部大都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印度帝国英属印度(英语: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
  • 资阳人资阳人是发现于在中国四川省资阳县黄鳝溪桥下的智人化石,于1951年发现,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大约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出土的化石是一个头骨,并保存有上颌骨的部分。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