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23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1987年9月23日(西半球为9月22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但距地球较远,本影未能接触地表,而使伪本影覆盖的区域内看到月球的角直径小于太阳,就形成日环食,同时在伪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环食经过了苏联、中国、蒙古、日本、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利斯和富图纳、西萨摩亚,日偏食则覆盖了亚洲的大部分区域及周边部分地区。
苏联今属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在9月23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环食,随后月球的伪本影贯穿中国,途中擦过蒙古边境的一小片区域,在长江口附近进入东海,向东南覆盖了太平洋诸多岛屿,其中在马普岛(英语:Maap)以北约530公里的海面达到最大食分,结束于美属萨摩亚最东端以东北约260公里的海面,此时已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是9月22日的日落时分。全过程中,伪本影完全覆盖了一个首府,属于法国海外领地的瓦利斯和富图纳马塔乌图,其他主权国家首都中,只有西萨摩亚(今已更名为萨摩亚)阿皮亚位于环食带南缘,城市北部能看到日环食。
伪本影经过的陆地包括:
除了上述狭窄的环食带内能看到日环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苏联境内与亚洲紧邻的欧洲小片区域、亚洲的大部分(除了里海所在经线附近以西的中东、南亚和东南亚南部的部分半岛和岛屿、苏联东北部)、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以外的区域及太平洋中西部的众多岛屿。其中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9月23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9月22日看到日食。
地球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公转及月球交点的移动均有规律,只要数据足够准确,就能够精确计算出过去及将来的日食,也能为日食观测提前做准备。日环食发生时,无论是看到环食的伪本影区域内,还是看到偏食的半影区域内,月球都只遮挡了部分阳光,不像日全食有类似黑夜的景象,能看到的只是太阳形状有所残缺,色球、日冕和日珥等光球以外的部分仍然无法看到。然而,观测毫米波太阳射电的资料可以了解色球低层及中层结构,这在日环食时更有价值。
当时,中国有5个射电观测台站,其中乌鲁木齐和上海的两个位于环食带内,南京的紧邻环食带,北京和昆明的两个位于环食带两侧。1986年12月,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和天文学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决定各站就地观测,并认为上海天文台食分最大,食延时间最长,食甚时的太阳高度角最高,观测点最佳。上海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用7个波段进行观测。位于昆明凤凰山的云南天文台也对日偏食做了多波段联合观测。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用位于环食带南侧边界的新乡的高频天波雷达做了观测,发现日食期间,电离层有不均匀结构与运动,最高工作频率发生变化,日食后电离层还有大尺度波动。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34,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1248年6月22日至1410年9月28日的10次日偏食、1428年10月9日至1554年12月24日的8次日全食、1573年1月3日至1843年6月27日的16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861年7月8日至2384年5月21日的30次日环食、2402年6月1日至2510年8月6日的7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428年10月9日,共持续了1分3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38至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