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西的方济各

✍ dations ◷ 2024-07-07 22:01:17 #亚西西的方济各
圣方济各亚西西(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语: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7月5日-1226年10月3日),简称方济各、方济,亚西西(Assisi)天主教译名外的中文一译“阿西西”,是动物、天主教教会运动、美国旧金山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也是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的创办者(会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济各的名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大约在1182年,方济出生在亚西西城富有的布商伯铎‧伯纳戴德(Pietro Bernardone)家中,洗名若翰;父亲自法国经商归来后,将小若翰改名为方济。富裕的家境,加上天生的领袖气质,年少的方济受同侪拥戴成“亚西西欢愉王子”。父亲虽事业有成,但毕竟不是贵族,他渴望晋升名门的心愿,便落到了儿子方济的肩上;当时要跻身贵族之列,当骑士是最佳捷径,方济加入亚西西军队,对抗世仇佩鲁贾(Perugia)。战事中方济沦为俘虏,囚于佩鲁贾,后因病释放返回亚西西,长期处于患病状态。 某日,在靠近亚西西城一座快要倾倒的圣达勉堂(San Damiano)里,偌大的苦像对圣人说:“重建我的殿宇吧!因为它已经快要倾倒了。”方济便开始修筑已经倾圮的圣达勉堂,连附近的二座圣堂也一并重修。由于修筑需用的石头须向亚西西城乞讨,方济便在这过程中,饱尝了城内朋友的嘲弄。1205年,方济响应教宗“十字军”之号召,再次披甲上阵;在十字军南下将近40公里处的Spoleto城,方济听到了一个声音对他说:“方济,谁能为你做更多的事?主人或是仆人?富人或乞丐?”他回答:“主人和富人能为我多所作为。”天主说:“那么,你为什么离弃了主人而献身与仆人?为何拣选乞丐,而放弃无穷富有的天主?”1208年2月24日,方济在宝尊堂听到了圣马弟亚瞻礼的福音“你们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银、铜钱…(马10:9)”,深受感动,自此度贫穷生活的心意坚定,再也没有动摇;他舍弃了隐修士的皮带,改以细绳束腰,并开始宣讲。有一天,方济与一位患有癞病的人相遇,他本能地想就此避开,但在主恩的驱使下,他反而下马亲吻了该病患,且给了他一些金钱。此事件成了方济生命转变的一个关键点,自此以后,方济便时常与跟随者一同在癞病人当中服务。这个发生在亚西西城外的事件,是在方济生命的末期才被他自己写出来的:“那(指该事件)为我看似酸苦,但后来却在我的肉身与灵魂中转为甘美。”方济在那条路上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并更加增了随时为贫苦者服务的热望。方济的善行很快地就吸引了许多愿意来跟随他的人。方济追随者住在亚西西旁曲河的痳疯病院里,但他们花很多时间在翁布里亚山区间传教。他们总是很高兴地传教,而且常常唱歌,可是他们的讲道词让人产生很深的印象。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而在一年内陆续加入有将近十一个跟随者。他称这些跟随者为“fratres minores”,在拉丁话中“小兄弟”的意思。方济会修士有时候会被称为Friars,这是由拉丁话的兄弟“fratres”转来的。1209年,他为了众多的跟随弟兄来到了罗马,欲寻求教宗依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对这新成立团体的批准。最初,这个团体被称做“来自亚西西的补赎者”,他们致力于祈祷、劳力工作与宣讲福音;他们的生活方式则与他们所坚持的贫穷完全一致。 1219年的1月16日,方济指派伯纳德(Berard)弟兄与其同伴前往摩洛哥宣讲福音;同年,方济自己则前往埃及与圣地。 1220年,方济回到亚西西后,开始卧病在床;同时,他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更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个愈加庞大的团体,而这正是他自认力有未逮的部分。稍后,他便辞去了总会长的职务,且在往后的二年致力于会规的撰写,因为他希望借此获得教宗正式的许可。果然,在方济的努力下,最后定稿的会规,于1223年获得教宗的官方认可。为了回应圣女佳兰(St. Clare)追随福音生活的渴望,方济协助圣女组织了一个女性的团体,她们就生活在圣达勉堂里,因此被称为“圣达勉堂的贫穷女士”(Poor Ladies of San Damiano);也就是后来“贫穷佳兰隐修会”(The Poor Clares)的前身(又称为“方济第二会”)。渐渐地,方济运动成为一股热潮,连一般教友都要求圣人为他们建立在俗修道的团体,于是便成立了“在俗方济会”(the Secular Francisan Order--亦即“方济第三会”)1224年的9月,方济正在拉维纳山(Mt. La Verna)上祈祷时,他领受了五伤的恩宠,因为从那刻起,在他的手、足与肋旁都出现了基督苦难的标记;然而,方济越是努力地在众人面前隐藏,反而越是吸引周围的人对此伤口的注意。1225年,圣人的视力与健康都每况愈下,也就是在此时,他撰写了著名的“太阳兄弟之歌”(Canticle of Brother Sun)。最后,方济在1226年的10月3日傍晚与世长辞,享年45岁。他称呼太阳、风、火为兄弟,称呼月亮、星辰、水为自己的姐妹,称大地为母亲,圣方济用心灵的眼睛看到它们的光明、美丽和滋养力。故此,后世奉他为现代的生态环保圣人。他连觅食的小鸟、冻僵的蜜蜂、饥饿的野狼…都爱护,因为圣方济认为万物都是人类的兄弟姐妹。关于方济对于大自然的关怀最有名的故事大概是在《小花》(Fioretti)一书中提到的,说到关于方济和鸟的故事。该书搜集了在圣方济各死后的多种传闻及民间故事。一天圣方济和他的伴侣们在旅途上看到了路的两边的树上有很多鸟,他告诉他同伴们说“你们等我,我要去对我的鸟姊妹传教。”鸟在他传教的时候围绕着他,被他的声音吸引,一只都没有飞走。圣方济各对他们说:“我的鸟姊妹,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为了他给你们自由在天空飞翔,为了他给你们衣裳……你们不用耕种不用收割上主就喂了你们,给你们河流和泉水止渴,给你们山谷遮荫,给你们高树筑巢。你们虽不知道如何缝纫或编织,上主就帮你和你后代制好了衣服。因为主如此爱你们,他对你们满是恩惠。因此,永远要赞美天主。”由于方济与动物的亲近,也导致他的庆日(10月4日)成了世界动物日。圣方济各与他的一生,创作于13世纪《圣方济各受圣伤》,由埃尔·格雷考所作,1585年至1590年间《神魂超拔的圣方济各》 由胡塞佩·德·里贝拉所作(1639)《神魂超拔的圣方济各(英语:Saint Francis of Assisi in Ecstasy (Caravaggio))》,卡拉瓦乔创作 (约于1595年)《天使为圣方济各奏乐》,弗朗西斯科·里瓦尔塔(英语:Francisco Ribalta)所作,约于1620年《默想的圣方济各》,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所作的油画(1639)《圣母将圣婴耶稣递给圣方济各抱》,由雅各布·达·恩波利(英语:Jacopo Chimenti)所作《身在远方的方济,乘火战车拜访他的弟兄们》,何塞·本鲁雷(英语:José Benlliure y Gil)创作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于1950年执导的电影《圣方济各的花束》即是改编自圣方济各一生的经历,片中由Nazario Gerardi修士扮演圣方济各。

相关

  • 巴布亚诸语言巴布亚诸语言(英语:Papuan languages)是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地区流通,但不属于南岛语系的多种语言的集合。由于这个语系内有多达6000多种不同的语言,而语言间的差异又很大,有
  • 颤藻目颤藻目(学名:Oscillatoriales),为一类原核生物,归于蓝菌门(Cyanophyta)蓝菌纲(Cyanobacteria)。
  • 电石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又称电土)的主要成分,异名乙炔钙,化学式CaC2,UN No.1402。电石是一种呈绿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带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水混合制取乙
  • 2-乙基-1-丁醇2-乙基-1-丁醇(英语:2-Ethyl-1-butanol,IUPAC名:2-ethylbutan-1-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可以与乙醇形成共沸物来使其与水分离。2-乙基-1-丁醇的工业合成起始于乙醛和丁醛发生羟醛
  • 阿拉贡王权阿拉贡王权(英语:Crown of Aragon,/ˈærəɡən/;加泰罗尼亚语:Corona d'Aragó;拉丁语:Corona Aragonum;西班牙语:Corona de Aragón),又译作阿拉贡联合王国,是一个复合君主国,同时也是
  • 食浮游生物动物食浮游生物动物(英语:planktivore)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水生生物,包括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为可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植物,通常栖息于海洋的表层以利吸收阳光。浮游植物负责
  • South Australia南澳大利亚(英语:South Australia,缩写为SA),简称南澳,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与澳大利亚大陆的其余四州及北领地接壤,是澳大利亚联邦的一州,其下划分为69个地方政府区域。南澳大利亚南
  • 韩医历史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韩医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在融合古朝鲜固有和从中国
  • 耶路撒冷圣墓骑士耶路撒冷圣墓骑士团(拉丁语:Ordo Equestris Sancti Sepulcri Hierosolymitani, OESSH),也称圣墓骑士团,为天主教教宗骑士团(英语:Papal order of knighthood),创立时名称为“圣墓守护
  • 圣埃德蒙学院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英语:St Edmund's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