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沙 (杂志)

✍ dations ◷ 2025-09-09 17:03:55 #台湾日治时期文学期刊,1932年创办的杂志,1934年停刊的杂志,1932年台湾建立,1934年台湾废除

《福尔摩沙》(日语:フォルモサ),是一种台湾日治时期的日文文艺杂志,其发行机关是一群台湾留日学生在1932年3月20日东京所成立的“台湾艺术研究会”,成立宗旨为“以图台湾文学及艺术的向上为目的”。

台湾艺术研究会的前身是左翼文学团体“台湾人文化同好会”。1931年6月王白渊诗文集《荆棘之道》出版。当时一位激进的左翼青年林兑阅读这本诗文集以后,不知是被诗文集里蕴含的社会主义思想感动,还是出于政商人物惯有的理性算计--觉得作者政治意识形态与自己相近好拉拢,开始与王白渊通信。聊得来以后,两个人就交换彼此对无产阶级艺术运动的意见,最后提出组织台湾无产阶级文化联盟的计划。

1932年3月25日林兑、王白渊、吴坤煌等人决定成立“台湾人文化同好会”,作为组织台湾无产阶级文化联盟的第一步,并且试图以这种合法掩护非法的方式,让一些台共、日共成员混在里面,悄悄与台湾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日本赤色救援会,以及日本与朝鲜左翼团体互通声息,建立联合阵线,反帝反封建。同年的7月31日,林兑、王白渊、吴坤煌等人会面,讨论该会刊物NEWS的发行与资金募集问题;但好景不常,同年9月1日同好会成员叶秋木参加反帝示威活动被人检举,台湾人文化同好会成立、运作等消息,被日本当局发觉。之后,林兑、张文环、王白渊、张丽旭等人遭到日警逮捕,同好会因而瓦解、消失。

“根据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的《警察沿革志》记述,‘台湾艺术研究会’是‘日本普罗文化连盟’下的文化组织,前身则是王白渊于1932年3月20日与林兑、吴坤煌等人所组织的左翼文学团体‘台湾人文化同好会’,该组织于同年9月被解散,不过,即使受到严密的监视与警告,王白渊等人仍不放弃理想,克服了资金不足与行动路线争议等问题,于1933年3月正式组成‘台湾艺术研究会’,并出版了‘文艺性’大于‘革命性’的《福尔摩沙》”。

台湾人文化同好会成员张文环、吴坤煌等人获释以后,经过一番思考与激烈的辩论,决定与其他旅日青年成立一个合法、走温和路线的文艺团体“台湾艺术研究会”,发行机关杂志“福尔摩沙”。于是1932年3月29日苏维熊、魏正春、张文环、吴鸿秋、巫永福、黄波堂、王白渊、刘捷 (台湾作家) 、吴坤煌等人,就在东京倡议成立台湾艺术研究会,以改进和创造台湾新文艺为宗旨。其机关杂志的主编为苏维熊,编辑为张文环,发行人为施学习,刊物在1933年7月15日创立。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了当讲出台湾艺术研究会”的宗旨,但是从刊物发刊词的几段话,我们可以发现:该文艺刊物是立基在台湾的民间艺术及文学传统(这些是从中国传承过来的文化资产),企图要去创造真正具有台湾人精神的文艺。杂志的发刊词写道:“虽有数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可是现在依然处在这特殊情形下的人们中,到了现在还没有生产过独自的文化”、“所以同仁等常以对这种文艺改进事业为自许,大胆的自立为先锋”、“在消极方面,想去整理研究向来微弱的文艺作品,来吻合大众脍炙的歌谣、传说等乡土艺术;在积极方面,由上述特殊气氛中所产生出的我们全副精神,从心里所涌出我们的思想及感情,决心来创造真正台湾人所需要的新文艺。我们极愿意重新创作‘台湾人的文艺’。”

该刊共发行3期,设立各种专栏。评论方面有:苏维熊的〈对于台湾歌谣一试论〉、杨行东的〈台湾文艺界的期望〉、刘捷 (台湾作家)的〈一九三三的台湾文学界〉、吴坤煌的〈论台湾乡土文学〉等文章。小说方面有:张文环的〈落蕾〉、〈贞操〉;巫永福的〈首与体〉、〈黑龙〉;吴天赏的〈龙〉;王白渊的〈唐璜与加蓬尼〉;赖庆的〈纳妾风波〉;吴希圣的〈豚〉;张碧华的〈上弦月〉等。诗歌方面有:施学习的〈自杀行〉;苏维熊的〈春夜恨〉、〈哑口诗人〉、〈不变之客〉;王白渊的〈行路难〉〈可爱的K子〉及其多首融合泰戈尔、石川啄木及社会主义理念的诗作;杨基振的〈诗〉;陈传缵的〈朦胧的矛盾〉;陈兆柏的〈运命〉;翁闹的〈淡水海边〉;王登山的〈盐田的风景〉;托微的〈紫金山下〉等诗作。

1934年6月15日发行至第3期之后,因为经费不足的关系,所以杂志被迫停刊。杂志的发起人、作家群也汇合到台湾文艺联盟,成为台湾文艺联盟东京支部的成员,台湾艺术研究会自行解散。“该会会址设在东京,刊物也在东京发行,对台湾影响不大。《福尔摩沙》杂志出了3期以后,于昭和9年6月15日停刊,改与《台湾文艺》合并发行”

研究者黄得时认为:“《福尔摩沙》杂志的创办人,均是在日本各大学专攻文学、哲学或美术的学生,所以他们能用西洋近代文学的方法来创作文学和推进文学运动。他们推进文学运动的意欲特别坚强而炽烈,大有非创出一种新文学绝对不愿罢手的气概。他们特别着重小说和诗的创作,同时对于整理过去的文化遗产,如搜集歌谣和对现阶段的文学批评等也相当重视。”

使用“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查询,到2011年10月10日为止,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收藏东方文化书局在1981年出版的复刻本。至于原件收藏与微缩资料收藏,则没有找到。

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与“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查询,到2011年10月10日为止,还没有一本博硕士论文专门以该杂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仅有以这种文学杂志作为检视对象的相关研究。

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篇目索引系统”查询,到2011年10月10日为止,还没有一篇论文以这杂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到2011年10月10日为止,已知的有:

使用“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查询,到2011年10月10日为止,已知的有:

相关

  • 正子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u/font1.5–3.3 MeV/c2在所有种类的夸克中,上夸克(Up quark)的质量最小,裸质量约为1.8–7000300000000000000♠3.0 MeV/c2。上夸克是第一代夸克, 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带有电荷+2⁄
  • 贝尔不等式在理论物理学里,贝尔定理(Bell's theorem)表明贝尔定理是一种不可行定理,又知名为贝尔不等式。这定理在物理学和科学哲学里异常重要,因为这定理意味着量子物理必需违背定域性原理
  • 卡斯特勒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语:Alfred Kastler,1902年5月3日法国盖布维莱尔 - 1984年1月7日),法国物理学家,196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
  • 下加利福尼亚州^ a. 2010 and later, Baja California is the only state to use the USA DST schedule state wide, while the rest of Mexico (except for small portions of other nor
  • 马里兰省马里兰省(英语:Province of Maryland),又称马里兰殖民地,是自1632年至1776年存在于美国现在的马里兰州区域的英国殖民地。1776年,北美十三殖民地共同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英属马里兰省
  • 欢乐谷战争欢乐谷战争(英语:Pleasant Valley War),或称为当图盆地之争(英语:Tonto Basin Feud)及当图盆地战争(英语:Tonto Basin War),是1882年至1892年间美国两个畜牧家族之间的一场武装私斗。19
  • 查伦·巴尔舍夫斯基查伦·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1950年8月11日-)曾于1997年至2001年间出任美国贸易代表,与朱镕基进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她有一个中文名字叫白茜芙。克里斯蒂安·
  • 叠氮甲烷叠氮甲烷(CH3N3)是烷基叠氮化物(英语:Alkyl azides)的一种,它们都属于叠氮酸的共价型衍生物。叠氮甲烷是一种直线型分子。根据共振式,中间的氮原子的两对成键电子显然是直线形排列
  • 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1895)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