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逞

✍ dations ◷ 2025-07-25 22:25:37 #崔逞

崔逞(?-399年?),字叔祖,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北魏大臣。东汉末中尉崔琰六世孙。历仕前燕、前秦、后燕及北魏,入北魏后初受拓跋珪器重,委以政事。但后因言辞傲慢及草拟对东晋请兵的答复信时不合拓跋珪心意而被赐死。

崔逞年少好学,有文才。早年因遭逢战乱及家贫而躬耕田野,但仍然不忘读书和讲学。前燕慕容�在位时,崔逞获清河郡府举为上计掾,又补著作郎,负责撰写《燕记》。后又迁任黄门侍郎。370年,前秦灭前燕,崔逞入仕前秦,任齐郡太守。淝水之战后前秦国内大乱,东晋进行北伐收复大片土地,以崔逞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但崔逞不久就遭翟辽强留,以其为中书令。392年,后燕灭翟钊,任命崔逞为秘书监。397年,后燕皇帝慕容宝在柏肆之战中战败,崔逞就与其他随军后燕官员向北魏投降。张衮曾经向魏王拓跋珪赞美崔逞,所以拓跋珪对崔逞极其礼待,更加以崔逞为尚书,录三十六曹,委以政事,更赐予吏属,居门下省。不久任御史中丞。

其时中山仍未攻下,而魏军已经缺粮,平民则大多将粮食收起来,拓跋珪于是问如何取得粮食。崔逞则答:“采摘桑椹可以当粮食。以前鸮鸟因为吃了桑椹而令鸣叫变悦耳了,《诗经》有说这件事。”拓跋珪听后因其态度傲慢而不高兴,不过想到士兵粮食问题始终要解决,于是就听从了。崔逞接着又说:“应该下令军人要及时自己采摘呀,结果时间过了就会全部掉到地下了。”拓跋珪听后愤怒,说:“敌人还未消灭,士兵怎可以放下武器入树林采摘桑椹呀?这是什么话呀!”不过因中山尚未攻下,就不加罪了。

天兴初年,后秦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守将郗恢写信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借兵求援。拓跋珪于是要崔逞和张衮为拓跋遵草拟回答信。因为郗恢的信中以“贤兄虎步中原”去称呼及形容拓跋珪,拓跋珪认为这违反君臣之礼,命令二人亦都要用词贬抑东晋皇帝。不过最终二人给出的用词是“贵主”,气得拓跋珪怒道:“叫你回信时要去贬低他的主君,就说要用贵主,这哪比得上用贤兄呀!”因若之前对崔逞的不满,拓跋珪于是赐死他。

402年,晋朝宗室司马休之等人因桓玄攻下建康,控制朝廷而出走,打算到北魏,拓跋珪知道后十分高兴。不过他们及后就分成两批,分别到后秦及南燕去。拓跋珪对他们久久不至感到奇怪,调查之下才知他们是因为崔逞被杀而不敢来。拓跋珪十分后悔,于是日后士人犯错都较为寛贷。

崔逞有七个儿子,长子及次子都早死。

相关

  • 国家出柜日美国国家出柜日(英语:National Coming Out Day,NCOD),每年在10月11日举行,是增进大众对于LGBT的意识的节日。源自于1988年的美国,初始的概念来自于女性主义和同性恋解放运动中“个
  • 水鸟涉禽(wader),在北美也称为水鸟(shorebirds,在这些地方的涉禽往往指的是长脚的涉水鸟类,如鹳和鹭),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但不包括那些海边有蹼的海鸟。后者包括贼鸥skua(贼鸥科,Ster
  • 皮耶特雷尔奇纳皮耶特雷尔奇纳(意大利语:Pietrelcina),是意大利贝内文托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3069人,人口密度106.6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2052。
  • 元会礼仪元会礼仪是君主对附庸和从属国所派遣使节,于新年元旦接受他们拜贺的仪式。中国的元会礼仪始于唐代开始。每年新年,借此向皇帝拜贺以表达忠诚,会长安正宫太极宫的太极殿殿庭,各省
  • 战利品战利品,是相对于一些成就的回报或纪念,通常事后拿到,以作为成功的证明,通常在体育及竞赛运动中出现。古今猎人把动物或生物杀死后留有兽皮或兽头,也是战利品的一种。一些变态心理
  • 让·布罗让·布罗 (约1390年-1463年),是英法百年战争后期的一位法军炮兵指挥官。他和他的哥哥加斯帕为法军建立起当时代世界上最具威胁性的火炮部队。布罗作为一名顶尖炮手服务于法王查
  • 喋血战士H.A.R.D. Corps植入喋血战士(英语:Bloodshot,或译作再造战士、喋血战士、里血战士)是一名登场于由勇士漫画出版的漫画书中的虚构超级英雄,该角色最初于1992年由凯文·范霍克(英语:K
  • 库蒂耶纳库蒂耶纳(Kutiyana),是印度古吉拉特邦Porband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10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7108人,其中男性8772人,女性8336人;0—6岁人口2239人,其中男1169人,女1070人;识
  • 曾努·穆赫辛曾努·穆赫辛(Jugnu Mohsin,1958-)是一位巴基斯坦出版人暨编辑,其总部设在拉合尔的巴基斯坦首份英文独立新闻周刊《星期五时报》(The Friday Times)工作。她亦在新闻周刊上有一个每
  • 咖啡哲学咖啡哲学(Café philosophique)即哲学咖啡馆,咖啡哲学并不是研究咖啡的哲学分支,意指一群人在咖啡馆轻松地讨论哲学话题,这个词最早由法国巴黎哲学家马克·索泰(英语:Marc Sautet)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