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渔业冲突是中国和韩国在双方有争议的专属经济区上争夺渔场资源爆发的冲突。
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但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按此方案,韩国可多划18万平方公里,中国与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双方的划界并不清楚。
2001年,两国签订的《中韩渔业协定》,其中划定了“暂定措施水域”,由双方采取共同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对违反规定者,双方按各自的国内法处理本国渔船。
2006年,主导签订《中韩渔业协定》的负责人李滨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揭露是一个被韩国情报机构收买的间谍,他曾在外交部亚洲司任要职,2001年后出任驻韩大使。
《中韩渔业协定》签署前,按国际海洋法公约,中韩双方都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双方渔民都可捕鱼。由于中国人口远多于韩国,因此中国实际海洋资源需求比韩国多得多。《中韩渔业协定》看似公平,但该协议签署后使得中国在黄海的人均渔业资源远少于韩国。中国人口多,需要的捕鱼量大,该协议签署后,原本可以共同开发的海域分别划入中韩两国,造成渔民不能到对方一侧捕鱼,只能在近海捕捞,看似限制了两国渔民,但由于人口数量差异,韩国渔民少受影响不大,中国渔民多,可作业范围减少,造成近海渔业资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