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cam

✍ dations ◷ 2025-08-15 09:55:55 #影像储存,1982年面世的产品

Betacam是由1982年由Sony开发的半吋专业录像带系列产品。在口语上,"Betacam"常指Betacam摄影机、Betacam录像带、Betacam录影机或其格式。

所有Betacam变体由最简单的Betacam至Betacam SP及Digital Betacam,使用相同形状的录像带,意味着储存及其储存设备在升级至新格式时不用改变。录像带分为两个大小:小型(S型)和大型(L型)。Betacam摄影机只可载入小型录像带,录影机就可以播放大小两种录像带。录像带外壳依不同格式而有不同颜色,以兹识别。录影机亦可从已载入录像带上的机械键识别其格式。

此格式取代了同样由Sony开发的四分三吋U-Matic格式。另外为了提升影像质素,电子新闻采集机构将Betacam摄影机和录影机的结构整合。

即使Betacam仍然是录影厂及新闻采访的流行格式,新的数码产品如“多重存取影碟录影机”引领着Betacam产品在录影厂环境逐步淘汰。

原始的Betacam格式于1982年8月7日面世。它属于模拟色差视讯格式,储存一条明度(Y)轨及以“压缩式分时多工”(CTDM)方式储存R-Y及B-Y彩度轨。这些讯号轨分离法容许以300水平线明度及120水平线彩度(与Betamax及VHS的30线比较)的分辨率,在相对较廉宜的录像带格式记录达广播级质素的视讯。

1986年,Betacam SP面世,增加了水平分辨率至340线。当格式的质素改善,录影机的改善亦随之上升,在质素、功能,甚至录影时间都有所提升(90分钟)。Betacam SP(意谓"Superior Performance")至1990年代后期成为了大部分电视台及高端制作所的工业标准。尽管格式开始过时,Betacam SP仍然是视讯制作的普遍格式。和Betacam一样,录影时间都是S型影带30分钟,L型90分钟。在625/50制式时,影带速率比525/60较快,每五分钟加长一分钟。所以一盒90分钟(NTSC制式)的录像带在PAL制式下可录影108分钟。

Digital Betacam(通常称为、、或简称)于1993年面世。因成本比D1格式明显地少,它于是取代了Betacam和Betacam SP。S型影带可达40分钟,L型则124分钟。

Digital Betacam格式记录了DCT式压缩,NTSC制式(720×486)或PAL制式(720×576)分辨率,10位元YUV 4:2:2取样的色差视讯,位元率达至90 Mbit/s,附加四声道48 kHz/20 bit PCM音讯。它提供了第五声道音讯作收尾,及有线性时间码轨记录功能。Digital Beta是种广播用的流行数码录像带格式,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为Panasonic的DVCPRO50影带格式。

其他重点因素有辅助采用的是,Sony开发了以SDI同轴线来数码式连接Digital Betacam录影机。制作设备所因此无需重新安装即可以原有同轴架线传送数字信号。

Sony品牌的Digital Betacam录像带是蓝身灰盖外壳设计。

Betacam SX是数码版的Betacam SP,于1996年推出,被定位为较廉宜的Digital Betacam替代品。它可记录以MPEG 4:2:2 Profile@Main Level压缩的视讯,和四声道48 kHz/16 bit PCM音讯。所有Betacam SX器材相容于Betacam SP录像带。S型影带可录影62分钟,L型影带则194分钟。

Betacam SX录像带外壳为浅黄色。

MPEG IMX是2001年版本的Digital Betacam格式。使用MPEG压缩系统,但比Betacam SX有更高位元率。IMX格式容许记录CCIR 601规格视讯,八声道音讯及时间码轨。它缺乏了Digital Betacam作尾段提不用的一条模拟音轨,但会看作第七声道播放。

MPEG IMX以三种不同格式压缩:30(6:1压缩比)、40(4:1压缩比)或50 Mbit/s(3.3:1压缩比),容许了不同的品质/储存效率比例。视讯以MPEG-2 4:2:2 Profile@Main Level压缩记录。

MPEG IMX录像带是柔绿色外壳,但是新的XDCAM格式容许在Professional Disc等无影带媒体记录MPEG IMX格式。

Quadruplex (1956) · VERA (1958) · Type A(英语:Type A videotape) (1965) · CV-2000(英语:CV-2000) (1965) · Akai(英语:Akai videotape format) (1967) · U-matic(英语:U-matic) (1969) · EIAJ-1(英语:EIAJ-1) (1969) · Cartrivision(英语:Cartrivision) (1972) · Philips VCR(英语: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1972) · V-Cord(英语:V-Cord) (1974) · VX(英语:VX (videocassette format)) (1974) · Betamax (1975) · IVC(英语:IVC videotape format) (1975) · Type B(英语:Type B videotape) (1976) · Type C(英语:Type C videotape) (1976) · VHS (1976) · VK(英语:Akai VK (videocassette format)) (1977) · SVR(英语:Video Cassette Recording) (1979) · Video 2000 (1980) · CVC(英语:Compact Video Cassette) (1980) · VHS-C(英语:VHS-C) (1982) · M(英语:M (videocassette format)) (1982) · Betacam (1982) · Video8(英语:8 mm video format) (1985) · MII(英语:MII (videocassette format)) (1986) · S-VHS(英语:S-VHS) (1987) · S-VHS-C(英语:VHS-C) (1987) · Hi8(英语:8 mm video format) (1989) · W-VHS(英语:W-VHS) (1994)

D1(英语:D-1 (Sony)) (1986) · D2(英语:D-2 (video)) (1988) · D3(英语:D-3 (video)) (1991) · DCT(英语:DCT (videocassette format)) (1992) · D5 (1994) · Digital Betacam (1993) · DV (1995) · Digital-S (D9)(英语:Digital-S) (1995) · DVCPRO (1995) · Betacam SX (1996) · DVCAM (1996) · HDCAM (1997) · DVCPRO50 (1998) · D-VHS(英语:D-VHS) (1998) · Digital8(英语:Digital8) (1999) · DVCPRO HD (2000) · D6 HDTV VTR(英语:D6 HDTV VTR) (2000) · MicroMV(英语:MicroMV) (2001) · HDV (2003) · HDCAM SR (2003)

Phonovision(英语:Phonovision) (1927) · TeD(英语:Television Electronic Disc) (1975) · Laserdisc (1978) · CED(英语:Capacitance Electronic Disc) (1981) · VHD(英语:Video High Density) (1983) · Laserfilm(英语:Laserfilm) (1984) · CD Video (1987)

VCD (1993) · MovieCD(英语:MovieCD) (c.1995) · DVD/DVD-Video (1995) · MiniDVD (c.1995) · CVD (1998) · SVCD (1998) · EVD (2003) · XDCAM (2003) · HVD(英语: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 (2004) · FVD (2005) · UMD (2005) · VMD(英语:Versatile Multilayer Disc) (2006) · HD DVD (2006) · Blu-ray Disc (2006) · HVD (2007) · CBHD (2008) · Archival Disc(英语:Archival Disc) (2015) · UHD BRD (2016)

DVCPRO P2(英语:P2 (storage media)) (2004) · AVC-Intra(英语:AVC-Intra) (2006) · XDCAM EX (2007)

MOD(英语:MOD and TOD (video format)) (2005) · AVCHD (2006) · TOD(英语:MOD and TOD (video format)) (2007)

相关

  • 胚种论泛种论,或称胚种论、宇宙撒种说(英语:Panspermia,希腊语:πανσπερμία ),是一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
  • 哈维·阿尔特哈维·詹姆斯·阿尔特(英语:Harvey James Alter,1935年9月12日-),美国病毒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输血医学家。出生在纽约市,1956年在罗彻斯特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60年在该校得
  • 澳大利亚人口2017年有24,770,700人(2006年6月统计时,男性人口有9,799,252,女性有10,056,036;男女比例为49.4%与50.6%。总人口中,澳洲原住民人口有455,031,占总人口比例2.3%。是年有1,407余万人
  • 满族传统命名满族人名是指满族人的姓名。从女真时代至现代,经历了数百年间的巨变。满人在传统上使用满语人名。满语人名可能因年代久远,大多数都难以找到定义。一些学者试图对其进行分类。
  • 林肯传《林肯》(英语:Lincoln)是一部于2012年上映的美国传记片。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影片改编自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 Doris K
  • 毛孩 (演员)毛孩(1977年4月1日-)是一位中国男演员。1977年出生于河南平顶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92级表演系。1994年特招入伍,现任空军文工团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演员。现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
  • CBO戏剧频道中国电视剧频道(英语:CBO Channel)是新加坡新电信拥有的频道,专为播出内地电视剧,连续6小时。
  • 丁丁乐队丁丁乐队(英语:The Ting Tings),由分别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及伦敦的两位热爱独立音乐的年青人Katie White和Jules De Martino于2006年组成(另有报道称乐队为2007年组成)。Katie在乐队
  • 陈山陈山(1365年-1434年),字伯高,别字汝静,福建延平府沙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举人。洪武二十七年,登进士,历任始兴、奉化教谕。预修《永乐大典》。擢吏科给
  • 卡特丽·瓦拉卡特丽·瓦拉(芬兰语:Katri Vala),本名为卡琳·爱丽丝·黑克尔(瑞典语:Karin Alice Heikel),娘家姓为:瓦登斯特勒姆(瑞典语:Wadenström,1901年9月11日-1944年5月28日)是芬兰诗人、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