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北极熊

✍ dations ◷ 2025-08-16 05:44:16 #熊属,杂交种,2006年加拿大

灰北极熊或北极灰熊(学名: × )是灰熊跟北极熊的杂交后代,这不多见的现象在野外或人为环境中均有出现,而且这类杂交种的后代均具备完整的生殖能力,显示北极熊与棕熊之间的生殖隔离并不完整,两者的关系比人类之前所认为的还要紧密,因此一些分类学家认为北极熊可以被视作棕熊的亚种。

2006年4月,一名美国猎人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班克斯岛上射杀了一只貌似北极熊的熊。但有官员后来发现这只熊虽有平板的轮廓,白色皮毛等北极熊的特征,但眼部周围、背上和四肢也有数处是灰熊的棕色,它所拥有的长爪与拱背更被视为灰熊的特征。

DNA鉴定证实这只熊的确是公灰熊跟母北极熊的杂交种。

虽然过去已经知道这杂交种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其他种类的熊属杂交种亦曾经有报告过,但这次的发现还是野外的第一次。之前虽然在动物园中也有过这种杂交种,但并不被认为是在野外会存在的生物。之前虽有人在野外拍到过杂交熊的照片,但经由此次DNA测试证实,才有动物学家提出野生熊类也会杂交的假说。灰熊与北极熊虽然在基因上很接近,也有共同的地盘,但却有互相回避的倾向。灰熊倾向在陆地上生活、繁殖。北极熊却是在水中与冰上生活与繁殖。有人提出假说,由于地球暖化冰层变薄,北极熊无法在原居地生存,于是进入内陆,杂交熊出现的频率因而增高。就如同1864年发现的白色巨熊麦克法兰熊标本所示,灰熊与北极熊的杂交种现在也不时有所发现。

由于2006年的发现,媒体开始为这种熊取名字,有Pizzly,Grolar Bear,Polizzly等,都是取灰熊(Grizzly)与北极熊(Polar Bear)之义的新造语,但迄今并无共识。加拿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局提案,以因努伊特语的北极熊(Nanuk)与灰熊(Aklak)造成的新字Nanulak称呼这种熊。由于对杂交种的取名习惯是将父方名字放在前面,若是雄北极熊与雌灰熊所生的叫做Pizzly,雄灰熊与雌北极熊所生的就要叫做Grolar。1864年的麦克法兰熊标本在收藏库保管了一段很长时间后,1918年由克林顿·哈特·梅里厄姆认定为新种,正式赋与学名。但若DNA的解析证实它是灰熊与北极熊杂交种的话,根据国际动物命名规则,对杂交种赋与的学名无效,这个标本的属,及学名或将全部成为无效名称。

相关

  • 松江路松江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属双向道路,不分段,北接圆山交流道,南接新生南路(实际上是连结一小段新生北路─渭水路八德路段,才接上新生南路)。此外,台北捷运中和新芦线(松江
  • 周永春周永春(1573年-1639年),字孟泰,号毓阳,山东金乡县城北关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历任知县、礼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辽东巡抚。因开原失陷,天启初年(1621年)遭遣戍。终官
  • 迷惑龙属迷惑龙属(学名:)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北美洲(尤其是美国)的侏罗纪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之间,约1亿5100万年前。迷惑龙脖子异常粗大,而尾巴则非常细长,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
  • 千 (前缀)千(kilo)是一个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因数1千(103,1 000),符号为k。英语kilo源自希腊语词语χίλιοι(chilioi),意为“千”。它起初是于1795年被安托万·拉瓦锡的研究小组所采用,并于1
  • 核糖体亚基核糖体亚基可能指:
  • 苏琪·里基·安迪妮苏琪·里基·安迪妮(印尼语:Suci Rizky Andini,1993年3月26日-),印尼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09年,安迪妮代表印尼出战马来西亚亚罗士打举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与蒂亚拉·罗萨莉娅
  • 樊尚·拉福格樊尚·拉福格(法语:Vincent Lafforgue,1974年1月20日-),法国数学家。他是位于格勒诺布尔的傅里叶研究所的CNRS研究主任。拉福格因其对算子代数中K-理论的贡献获得2000年EMS奖。201
  • 东村明子东村明子(日语:東村 アキコ,1975年10月15日-),日本漫画家。宫崎县串间市出身,O型血,女性。漫画家森繁拓真为亲弟弟。
  • 新田义兴新田义兴(日语:新田義興/にった よしおき ,1331年-1358年11月11日)是日本南北朝时代武将,新田义贞次子。建武4年或延元2年(1337年),义兴响应奥州的北畠显家在上野举兵,其后在吉野谒见
  • 约尔丹·米涅夫约尔丹·米涅夫(保加利亚语:Йордан Минев;1980年10月14日-)是一位保加利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右后卫或左后卫。他现在效力于保加利亚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拉兹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