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足直立

✍ dations ◷ 2025-02-24 05:09:18 #人类演化

关于人类两足直立有着许多理论来解释原因 以下列举几种学术上常见的理论

罗德曼与麦克亨利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到 ,将黑猩猩四足行走和人类两脚行走比较能源消耗,发现黑猩猩多消耗了百分之50的能量。因此认为人类两脚行走是较有效率的。

他们在论文中宣称:两足行走为中新世时代的人科动物祖先带来了能量使用上的一大助益。


科学家在观察到狐蒙直立于草原上警戒敌人的行为,便提出人类祖先可能也是因为警戒敌人和追捕猎物的需求而直立。


有些学者认为两足行走的发展是为了解放双手,使其不再负责移动的任务,而是用来携带物品。

洛佛乔伊认为人类采取两足行走是之所以发展出一夫一妻制,是因为人类婴儿漫长的依赖期,使雄性必须协助扶养幼儿,因此推论人类祖先采取两足行走是为了携带食物回家给伴侣食用。


辛克莱和玛丽.李基提出两足行走可能是一种策略,为的是携带幼仔迁徙。


惠勒认为两足行走是为了在干草原上保持凉爽 ,两足行走可以将阳光照射面积降到最小,大幅降低曝晒带来的负荷。

他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体温调节效果量化,并以图表和照相模型表示出来。

其中一项支持的证据则是比较地面上风速和露西头部高度的风速,借此计算出微风可促进对流散热和皮肤表面的挥发散热


蓝翰提出一个理论 ,假设人类祖先食用的是来自树丛上的小浆果,他们必须站立起来采取食物,如果树丛过于浓密,他们可能直接用两脚在树丛间行走而不是用四腿。

杭特的田野调查能够作为佐证 ,在七百小时观察黑猩猩的时数当中,出现两脚直立有超过百分之八十是因为站在地上进食,或是在树丛里觅食。


哈帝爵士认为人类祖先是在水中学会两脚站立后再回到陆地上。

详情可见水猿假说

相关

  • 肾结石肾结石(英语:Kidney stones)是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在肾脏里,有时会移动到输尿管。它们的体积小至沙粒般,也有些大到像个高尔夫球。较小的肾结石常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直径
  • 琥珀胆碱琥珀胆碱(英语:Succinylcholine,又名琥珀酰胆碱)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阻断剂。它属于去极化肌肉松弛剂,被用于全身麻醉及破伤风等。 由
  • 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去氧核糖核酸外切酶(英语:exodeoxyribonuclease,或称外切去氧核糖核酸酶)是一类可参与切割DNA分子的酶,属于EC3.1.11。是一种酯酶。脂酶(胆盐依赖性脂酶、胃脂肪酶/舌脂肪酶、胰脂
  • 衢州市.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布里奇波特布里奇波特(英语:Bridgeport),或译桥港,是美国康乃狄克州最大的城市 (2010年人口144,229人) 、新英格兰第五大的城市。位于长岛湾岸、佩阔诺克河河口。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 北胜海信芳北胜海信芳(1963年6月22日-),原名保志信芳,日本北海道广尾郡广尾町出身的前大相扑力士,第61代横纲。他身高181cm、体重150kg。所属的相扑部屋是九重部屋。引退后袭名八角,成为八角
  • 蒂豪尼蒂豪尼(匈牙利语:Tihany),是匈牙利维斯普雷姆州所辖的一个村落,位于匈牙利以至中欧最大的湖泊巴拉顿湖北岸的蒂豪尼半岛之上,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总人口1,36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
  • 玛丽·阿黛拉伊德 (卢森堡大公)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全名玛丽·阿黛拉伊德·特雷丝·希尔达·威廉敏娜;卢森堡语:Marie Adélaïde Theresia Hilda Antonia Wilhelmina,1894年6月14日 – 1924年1月24日),威廉
  • 程元章程元章(1683年-1767年),字冠文,号坦斋,河南汝宁府上蔡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北宋理学家程颐之后,祖籍登封,明末,六世祖程尚智移居上蔡,曾祖父程宗道是太医。程元章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
  • 沃尔姆斯主教座堂沃尔姆斯主教座堂(德语:Wormser Dom)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沃尔姆斯,是一座12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建于1171年至1234年间,是一座砂石建筑,平面上呈多边形。是莱茵河流域著名的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