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11-10 01:17:16 #雹
雹或冰雹(英语:Hail)属于突发性天然灾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则可达到10厘米以上。冰雹是在对流云所形成的积雨云中形成会,所以会在对流旺盛的时候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着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增大,直到因其重量增加而下降,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融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的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凝结成冰粒又不断凝结变大,直到因自身重量而下落。若降到地面时未融化解成水,则仍呈固态的冰粒或冰雹。冰雹和雨、雪一样是在云层中形成,是一种凝结的固态降水(冰)。形成冰雹是在对流云层中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旺盛的积雨云才有可能降下冰雹。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是由上升气流凝结而形成的。如果大气对流非常强烈,亦可以形成积雨云,云层昏暗而云顶较高时(可达10公里左右),云顶边缘变得模糊起来,云顶还常扩张开来,形成砧状;一般积雨云可能产生雷阵雨,而只有发展特别强盛的积雨云,云体十分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内有充沛的水分,才会产生冰雹,这种云通常也称为冰雹云。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的。一般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温度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温度为0℃至-20℃,由过冷却水滴、冰晶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在冰雹云中气流是很强盛的,云中的上升气流比一般雷雨云强,强烈的上升气流给雹云输送了充分的水汽,并且支撑冰雹粒子停留在云中,使它形成更大的冰雹。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冰雹在上升气流时因其自身重量而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冰雹大多发生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在赤道和两极减少,在海洋上也较少。从局地条件看,冰雹分布是山区多、平原少。这是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受热差异大,空气垂直运动发展,冰雹易于形成。冰雹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枝叶、茎干和果实产生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欠收。除此之外,冰雹出现时常伴有强风及剧烈的降温,还产生雷电现象,从而带来各种危害,例如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冰雹雹暴呈透明层与不透明层的冰雹

相关

  •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一小类医学病症,有600多种不同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感染、癌症、癫痫发作(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先天和发育障碍(如脊柱裂)和退行性疾病(
  • 瘟疫瘟疫,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又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现代医学卫生发达,许多会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为流行病等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基巴基帕 (希伯来文:כִּפָּה‎,Kippah)是犹太人男性所佩带的一张薄布料或羊毛纺织制成的头饰,用发夹固定。今天佩带基帕原因有:犹太教因教派不同,令其教派男性所佩带的基帕和以
  • 韦格蒂乌斯普布利乌斯·弗莱维厄斯·维盖提乌斯·雷纳特斯(Publius Flavius Vegetius Renatus),约活动于公元4世纪后半期。著有关于古罗马军事体制论著《论军事》,凡四卷。尽管他非军人而
  • 黏体动物黏体动物(学名Myxozoa)是一类水中的寄生虫。其下已知有超过1300个物种,当中很多需要两个寄主,如鱼类及环节动物或外肛动物。粘孢子虫的孢子平均约有10-20微米大;而Malacosporea的
  • 孙昌璞孙昌璞(1962年7月-),辽宁普兰店人,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中国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执政党(74)反对党(58)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是巴勒斯坦最高立法机构,设有132个议席,所有议员均是来自巴勒斯坦自治区内的巴勒斯坦人。继2007年哈马斯 - 法塔赫分裂后,立法委员会停止运
  • 近交衰退近交衰退(英语:Inbreeding depression)是指一个种群内因近亲繁殖而导致其生物适应度下降的情况。种群生物适应度指的是一个生物生存及持续传播其遗传物质的能力。近交衰退常由
  • 上地幔地幔(德语:Erdmantel;英语:mantle;法语:manteau;原于拉丁语:mantellum,意为斗篷),台湾称作地函,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古氏不连续面为界。厚度约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