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 (巴基斯坦)

✍ dations ◷ 2025-04-03 16:47:03 #旁遮普省城市,萨希瓦尔旅游景点

哈拉帕(Harappa)是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拉维河流域、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防御性城市遗址,位于萨希瓦尔以西约24公里处。现代哈拉帕的村落与遗址相距约6公里。

由于哈拉帕是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作哈拉帕文明。哈拉帕遗址的历史时期大致于公元前3300-1300年。

据考古学家推算,在哈拉帕最鼎盛时期(公元前2600-1900年),城市占地达1.5平方公里,居民达23,500人,为当代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哈拉帕与另一城摩亨佐-达罗类似,有着划分作市民居住的区域、平顶的砖屋和设有堡垒的行政或宗教中心。哈拉帕人并未能使用铁器,因此他们的文化尚处于青铜时代。他们除了能冶炼铜、青铜器,亦能以棉花编织衣物、加以染色;并种植小麦、稻米和多种蔬果、驯养瘤牛等多种动物。哈拉帕人亦有不少沿着印度河的贸易路线,最远更达波斯湾和美索不达米亚。

在英属印度时期,由于要建造连接拉合尔和木尔坦的铁路,不少来自遗址的砖块被用作道碴,令哈拉帕受到严重的破坏。在2005年,当地更有计划在哈拉帕建设游乐设施,计划在建筑初期因为出土了许多考古文物才予以废弃。遗址在考古学家艾哈迈德·哈桑·达尼向巴基斯坦文化部请求下得以修复。

印度河流域文明被认为是南亚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文明的中心位于今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她有着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与美索不达米亚南方的苏美尔进行过商业贸易。此文明亦拥有以反映繁育动物为主的艺术形式。于1953年,英国学者Sir Mortimer Wheeler认为,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侵印度河谷地区,引致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衰亡。然而,不少学者均渐渐质疑此说法。时至今日,许多学者认为文明是因为干旱和对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减少而衰落。古代印度河文明的不少因素被后来发展的印度文化所吸收。

相关

  • 粒毛盘菌纲粒毛盘菌纲只有一纲、一目、一科、一属,是属于外囊菌亚门的真菌,是外囊菌亚门中唯一一类有子囊果的品种,子囊果有7厘米长,呈黄色、橘黄或淡黄色。粒毛盘菌属各品种生长在亚洲、
  • 致癌基因癌基因,也称为致癌基因(英语:Oncogene)是一类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基因。一般地,癌基因是功能出现异常的原癌基因(英语: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一般与细胞的增殖生长相关,功
  •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提供了一种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法来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
  • 萨克斯萨克斯可以指:
  • 保罗·魏尔伦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年3月30日-1896年1月8日),法国象征派诗人。生于法国洛林地区的梅斯,在巴黎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一个公务员。他很早就开始写诗,一开始受到巴纳斯诗派
  • 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能源安全法国电力近9成来自核能和水力,进口交通被切断时能源安全较高能源安全是一国家安全名词,为能源所带来的潜在一切危害国家利益问题探讨。最常见能源安全问题是能源缺乏,尤其是无
  • 黑雁属Nesochen Salvadori, 1895黑雁属 (学名:Branta)是雁鸭科的一个属,其下的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其学名来自古诺尔斯语“Brandgás”,意思就是“黑色的雁”。它们和其他同科生物的最
  • 右旋甲基苯丙胺右旋甲基苯丙胺是左旋甲基苯丙胺的旋光异构体,由于它是甲基苯丙胺的右旋构型,故名为右旋甲基苯丙胺。它一种拟肾上腺素药物,同时也是一种强效精神控制剂,其对精神方面的影响是左
  • 缟獴Viverra mungo Gmelin, 1788缟獴(学名:Mungos mungo),又称非洲獴、斑纹灰沼狸、横斑獴,是缟獴属下两个物种的其中之一,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东部。成年的缟獴可长至0.3—0.4米,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