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 (巴基斯坦)

✍ dations ◷ 2025-09-08 04:42:14 #旁遮普省城市,萨希瓦尔旅游景点

哈拉帕(Harappa)是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拉维河流域、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防御性城市遗址,位于萨希瓦尔以西约24公里处。现代哈拉帕的村落与遗址相距约6公里。

由于哈拉帕是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作哈拉帕文明。哈拉帕遗址的历史时期大致于公元前3300-1300年。

据考古学家推算,在哈拉帕最鼎盛时期(公元前2600-1900年),城市占地达1.5平方公里,居民达23,500人,为当代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哈拉帕与另一城摩亨佐-达罗类似,有着划分作市民居住的区域、平顶的砖屋和设有堡垒的行政或宗教中心。哈拉帕人并未能使用铁器,因此他们的文化尚处于青铜时代。他们除了能冶炼铜、青铜器,亦能以棉花编织衣物、加以染色;并种植小麦、稻米和多种蔬果、驯养瘤牛等多种动物。哈拉帕人亦有不少沿着印度河的贸易路线,最远更达波斯湾和美索不达米亚。

在英属印度时期,由于要建造连接拉合尔和木尔坦的铁路,不少来自遗址的砖块被用作道碴,令哈拉帕受到严重的破坏。在2005年,当地更有计划在哈拉帕建设游乐设施,计划在建筑初期因为出土了许多考古文物才予以废弃。遗址在考古学家艾哈迈德·哈桑·达尼向巴基斯坦文化部请求下得以修复。

印度河流域文明被认为是南亚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文明的中心位于今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她有着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与美索不达米亚南方的苏美尔进行过商业贸易。此文明亦拥有以反映繁育动物为主的艺术形式。于1953年,英国学者Sir Mortimer Wheeler认为,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侵印度河谷地区,引致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衰亡。然而,不少学者均渐渐质疑此说法。时至今日,许多学者认为文明是因为干旱和对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减少而衰落。古代印度河文明的不少因素被后来发展的印度文化所吸收。

相关

  • 油页岩油页岩工业是指通过采掘和处理油页岩来取得其中油母质以便利用其中的液体碳氢化合物的工业,是一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据200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爱沙尼亚产出了当时世界上70%
  • 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英语:Heat shock proteins,又称热激蛋白,简称为HSP)是一类功能性相关蛋白质,当细胞受到升高温度或其他胁迫时它们的表达就会增长,可协助蛋白质正常折叠。这种表达的增长
  • 甲斐市甲斐市(日语:甲斐市/かいし Kai shi */?)是山梨县西北部的城市,人口超过七万人,是山梨县内人口数量第二大的城市,仅次于县府所在地甲府市,人口密度则居于县内第一位。甲斐市是2004
  • 婿养子婿养子,一种领养和婚姻继承制度,又称上门女婿,属招赘的一种,即将赘婿的法律地位改为养子,此种情形,常见于汉族、白族、傣族、彝族、瑶族、大和族、琉球族。汉族婿养子之俗,盛见于宋
  • 格林-巴利综合症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三民三民可以指:
  • 皮埃尔·比利亚尔让·巴蒂斯特·弗朗索瓦·皮埃尔·比利亚尔(法语:Jean Baptiste François Pierre Bulliard,又称Pierre Bulliard,1742年11月24日-1793年9月26日),法国医学家与植物学家。比利亚尔
  • 塞尔文学院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英语:Selwyn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
  • 鲹鱼鲹科(学名:Carangidae)为辐鳍鱼纲鲈形亚类鲹形系鲹形目(或传统分类鲈形目鲈亚目)的一个科。本科都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及热带沿岸或外洋海域,也有少数几种能够入侵淡水流域。由表层
  • 水的性质水分子(化学式:H2O)是地球表面上最多的分子,除了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其液体和固体形式占据了地面70-75%的组成部分。标准状况下,水分子在液体和气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室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