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

✍ dations ◷ 2025-09-26 19:12:01 #二人转
二人转,亦称东北二人转,旧时称为地蹦子、蹦蹦戏、秧歌、小落子、小秧歌、双玩艺、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1952年定名为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唱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的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融合了东北秧歌、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通常只有演员2人,1饰丑,1饰旦,以简单的化装,持简单的道具如手帕、纸扇、竹板等,作对舞、穿花;另一种形式,是以剧中人的身份,作一些戏剧化的表演,演出方式十分简单、活泼、生动。二人转本身的表演形式通常演员为一男一女。在表演有多个角色出场的剧目时,两人并不会扮演固定的角色,也不会固定男(女)角色由男(女)演员演唱,道具上也只会有手绢与扇子。比较知名的曲目有《马前泼水》、《大西厢》等。在不表演剧目的时候,一般男女演员的服装则会以花俏、诙谐为主,例如男演员穿大红裤子,花鞋。一般演员要携带一些东西作为道具。手绢在过去的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演员经常会使手绢不停旋转,并轻轻一托使其腾空而起,熟练的表演者可以使抛出的手绢飞回手中。“二人转”在每年的灯节时,人们就拼凑组合起来,载歌载舞地演唱。初期时的演出是耍“黑棍子”,就是没有音乐伴奏和化装,只有两人干唱一个“老边关调”,连唱带扭很吃力,其后为了省力,逐渐改为“拉场戏”,由2人变成3人以上来表演。“单出头”通常由一人出演,在唱戏的时候,通常会由这一个人来演全部的角色,剧目通常是由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改编而来。二人转在演唱方面吸收了河南、河北、山东各地的民间歌曲和说唱,同时又在东北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出“九腔十八调”,“九腔”即“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窝子腔”及“佛腔”;而“十八调”即“下盘棋”、“妈妈糊涂”、“茉莉花”、“小放牛”、“铺地锦”、“寡妇上坟”、“鸳鸯扣”、“叫五更”、“姑娘”、“跑关东”、“打牙牌”、“沙金扇”、“茨山”、“放风筝”、“游寺”、“思凡”、“光棍哭妻”和“小上坟”。二人转有东、西、南、北4个流派,东路多用“彩棒”,有武打戏助场;西路唱腔,讲究赶板夺字;南路最早使用扇子,歌舞并茂;北路唱腔优美,做工细腻。故有“南靠扭、北靠唱、西沟板头、东要棒”之说。

相关

  • 自体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毛霉见段落。毛霉属(学名:Mucor)是一个包含大约有十多个品种的霉菌属,普遍可在泥土、植物的表面、腐烂的蔬果或消化系统中找到它,它可以制作豆腐乳。霉菌是一种真菌,它的菌落的颜色一
  • 精子囊肿精子囊肿,或称精液囊肿、附睾囊肿,是睾丸网或附睾头部发生的一种潴留性囊肿,囊肿内含有精子。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青少年身上,一般是无痛的,也没有很大的危险性。而特大的精子囊肿
  • 静磁学静磁学(Magnetostatics)是电磁学的分支,专门研究电流稳定(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内磁场。在静电学中,电荷是稳定不变的;在这里,电流是稳定不变的。磁化强度不需要是静态的;静磁学的方程
  • 移液器移液器(英语:pipette, pipet, pipettor 或 chemical dropper),又称“定量吸管”、“移液管”、“吸量管”,港台口语上常以英语名称来称呼。是一种实验室器材,专门用来量测液体体积
  • 三B大力神三B是自大力神二号洲际弹道导弹及大力神三号运载火箭改良后之火箭总称,加上Agena上面级加以改良,由四枚分散的火箭组成,大力神23B用大力神二号为基础,加上Agena上面级;而大
  • 朔望月朔望月,在天体测量学中,是指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因为摄动的关系,朔望月的长度大约在29.27至29.83天之间变动著,长期的平均长度是29.530588天(29天12小时44分2.8秒),或大约
  •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进行的并不顺畅中国的现代工业肇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历经一百年多年发展,是推动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主动力。19世纪中期之前,中国是传统的封建农业国家,中国经济体系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
  • 汉尼斯·阿尔文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语: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致力于磁流体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其成果被广泛应
  • 高雄市文武圣殿坐标:22°37′46″N 120°16′54″E / 22.6294869°N 120.2815319°E / 22.6294869; 120.2815319高雄文武圣殿,俗称盐埕埔圣帝庙,是高雄市知名的关帝庙,也是著名的“澎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