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同

✍ dations ◷ 2025-08-26 14:20:33 #1638年出生,1702年逝世,明朝历史学家,清朝历史学家,浙东史学,鄞县人,鄞县万氏,万姓,葬于宁波,17世纪历史学家

万斯同(1638年-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明末清初历史学家,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生于明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1638年3月9日),卒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八日(1702年5月4日)。黄宗羲是他的老师。

万斯同幼年有神童之誉,读书辄过目不忘,八岁时,能背诵法言,以后专攻二十一史于海会寺,夜里无灯,借月光读书,结果两目肿痛,继读明代十三朝实录,废寝观之,几乎全部可背诵。1662年,全家被迫搬到西郊,妻子庄氏病逝,“虽三女号饥,叔母卧病,呼药声犁然,勿恤也。”后成为李邺嗣之子李暾的家教。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因诏请黄宗羲修《明史》,黄宗羲拒绝。朝中大臣便推举万斯同为博学鸿词科,万斯同亦坚辞不就。翌年,开明史馆,总裁徐元文延斯同入史局;康熙十八年(1679年),万斯同与侄儿万言北上,黄宗羲《送万季野北上诗》说:“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希望季野能完成修史大业。万季野“则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据全祖望在《万贞文先生传》中说:万入史局后,“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复审。先生问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万斯同编《明史》,有眼疾,曾以钱名世为助手,“时万老矣,两目尽废,而胸罗全史,信口衍说,贯串成章。”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八日,季野在京师王鸿绪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葬于浙江奉化莼湖镇乌阳观山南麓半山腰,身边的藏书被钱名世占有。刘坊写有《万季野先生行状》。季野的去世,象征《明史》编纂第一个阶段结束,其后经过数次易稿,乾隆始四年(1739年)正式刊行,距季野过世,已有三十余年。文革时,万斯同墓惨遭破坏。后又重修。

经学家杨椿认为:“《明史》成于国初遗老之手,而万季野功尤多。纪、传长于表志,而万历以后各传,又长于中叶以前。袁崇焕、左良玉、李自成传,原稿皆二巨册。删述融汰,结构宠肃,远在宋、元诸史上。”

相关

  • 十一酸诺龙十一酸诺龙(英语:Nandrolone undecanoate或 nandrolone undecylate,商品名为Dynabolon、Dynabolin、Psychobolan),分子式C29H46O3,是一种雄激素和同化类固醇(AAS)药物,是19-去甲睾酮1
  • V03A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ɶ开前圆唇元音是元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以⟨ɶ⟩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标则以⟨&⟩代表此音。⟨ɶ⟩是⟨Œ⟩的一个小体大写字母。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 高台、高塔建筑塔式建筑(Tower)或作塔、台,是指高大但细长的结构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发挥不同作用,完成不同的功能。在汉语中,塔(Pagoda)本来指源于佛教于东亚文化圈及印度文化圈中常见的高层建
  • 欧洲云杉欧洲云杉(学名:、Norway spruce、European spruce),或译作挪威云杉,是一种大型常绿针叶树,高达35-55米,树干直径可达 1-1.5 米。2008年,一株由瑞典于默奥大学科学家在瑞典达拉纳省境
  • 瓦特山 (多米尼克)瓦特山(Morne Watt或Watt Mountain)是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的山峰。海拔高度1,224米,为多米尼克次于最高点迪亚布洛廷火山和三峰山的第三高山峰。该火山最后爆发于1997年7月。
  • 赵雪赵雪(1985年4月6日-)是山东济南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棋手、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赵雪曾于1997年、1999年先后夺得世界国际象棋女子12岁组、14岁组冠军
  • 特克斯·鲁德洛夫沃尔特·塞西尔“特克斯”鲁德洛夫(英语:Walter Cecil "Tex" Rudloff,1926年8月8日-2015年10月10日),美国音频工程师。他曾2次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他曾因巴迪霍利传(英语:The
  • 赤沼智善赤沼 智善(1884年8月25日-1937年11月30日),生于日本新潟县长冈市,佛教学者,为大谷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原始佛教。生于长冈市上田町愿净寺,属于净土真宗大谷派。1909年,进入净土真宗开设
  • 段光段光,段隆之子,是蒙古辖下的第九位大理总管,同时元朝也授他为承务郞、蒙化州知州,时值蕃兵作乱,段光以大将高蓬于河尾关击破蕃兵,战况凄惨,史言“河水尽赤,为之不流”,战胜之后自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