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印第安人手语(英语:Plains Indian Sign Language,PISL;法语:Langue des Signes Indienne des Plaines;西班牙语:Lenguaje de Signos Indio de las Llanuras),又称平原手语、平原手势谈话(Plains Sign Talk)或第一民族手语(First Nation Sign Language),是北美洲大平原地区原住民所使用的一种手语,曾因贸易交流用途而成为北美洲大平原部落间的通用语。除此之外,还用于平原部落内部讲述故事、演说、各种仪式期间,亦为聋哑人所日常使用。如今仍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种手语和任何一种口头语言有联系,平原印第安人手语一般被视为一种皮钦语。
平原印第安人手语的历史起源并无书面记录,因此现代难以知晓。不过,当欧洲人到达新大陆时,就已经有关于此类平原民族通用手语的记载,这些民族分布于今日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包括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北部。在文献记载中提及这种手语的探险家有西班牙人卡贝萨·德瓦卡(Cabeza de Vaca),于1527年;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squez de Coronado),于1541年。
近代以来,由于北美原住民人口骤减及文化欧洲化,平原手语的使用人口自欧洲人到达新大陆以后便处于持续衰减。1885年,据统计有11万“手语印第安人”,包括大平原地区的黑脚人、夏延人、苏人、基奥瓦人和阿拉帕霍人。到20世纪60年代,余下的手语使用者比重已经十分微小;到21世纪以来则更少。
威廉·菲洛·克拉克(William Philo Clark)曾在1885年首次出版其介绍平原手语的著作《印第安人手语》(),他在北美印第安战争期间于大平原北部参军服役。
根据记载,至少有分属12个语系、共37种口头语言的使用者使用平原手语,涵盖了超过2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在克罗人、夏延人和基奥瓦人之间高度发达,至今在克罗人、夏延人和阿拉帕霍人的族群间保持着影响力。
平原手语的表达分为四个基本方面:手的位置、手的运动、手的姿态和手的朝向。
以下列出这四大方面下分的一些具体手势。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一种具有含义的特定手势一般是这四个方面不同手势的综合。
美国民族学学术局曾在1881年发表了关于平原手语的研究,在手部姿势方面涵盖以下姿态,以英文字母标记:
不同的手部位置如下,位于躯干前的数种“中立位置”的最常见的手势位置。
手掌有如下朝向:
平原手语包含如下的手部运动形式。在特定情况下会有重复运动:
大部分美洲原住民语言缺少原生的书面文字,由于平原手语分布广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曾出现一套平原手语的书写方案,以手势的图形转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