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松(1924年10月-2020年7月25日),男,河北宁晋人,中国水利工程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
13岁时,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因七七事变的发生,保定沦为战区,转入离家较近的赵县十五中学学习。
1937年下半年,因战争原因辗转到过郑州、开封、西安等地,最后逃至甘肃省泾川平凉县平凉中学继续学习。1939年,在河北省中学学习。
1945年,高中毕业并考入位于重庆的南京中央大学土木水利系。1946年,随着南京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
1949年8月,大学毕业后赴东北地区支援建设,进驻东北水利总局负责防洪方面。1949年冬季至1951年,先后负责完成了海水工程、防洪工程、治沙工程。参加并领导编制了辽河流域规划。期间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总工室主任,辽宁省水电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水利部松辽委员会副主任。
19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开发“南大荒(盘锦地区)”的计划,使300万亩滨海盐碱湿地变成了水稻良田。
1970年代,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参与辽宁省治涝工程。经过一系列的规划措施改造后,辽宁省种植水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几十万亩,发展到1000多万亩。为促进辽宁的粮食副食自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而关进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其留存的工程资料,笔记等皆被收缴销毁。
1983年,任第六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任第七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任第八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位。1998年5月,离休。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7月22日,在沈阳因病逝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