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旗帜

✍ dations ◷ 2025-09-12 23:26:08 #魁北克旗帜

魁北克旗帜 英语:flag of Quebec,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旗帜,底色为蓝色,其上置有一个白色十字,每个象限内各有一个百合花饰,因而获得法语名称“Le Fleurdelisé”(即“百合花饰旗”)。这面旗帜于1948年1月21日获魁北克省政府内阁确立为魁北克的正式旗帜,其地位再于1950年3月9日获魁北克省议会确认,是加拿大第一面正式获得法定地位的省旗。

这面旗帜的正式宽长比为2:3,但加拿大的旗帜生产商亦有制造宽长比1:2的版本;这个较长的版本通常见于与加拿大国旗并列的魁北克旗帜。

法国航海家雅克·卡蒂埃于1534年航行至加斯佩半岛,在此登陆后以法王之名占领该地,并竖立一座带有法国王室纹章的十字架,是为百合花饰首度于现魁北克地域内应用。另一方面,萨缪尔·德·尚普兰于1608年建立魁北克城后陆续探索新法兰西的其他地域,受其委托进行殖民活动的商船大多使用一面蓝底带有白色十字的旗帜。

法国于1663年正式在新法兰西设立皇家殖民政府,并从1665年起在此派驻兵团;带有法国王室纹章的白底旗帜自此在新法兰西飘扬。

1759年,英军在英法北美战争的亚伯拉罕平原战役中攻陷魁北克城,米字旗自此在该市壁垒上飘扬。英法两国于1763年签署《巴黎条约》,新法兰西正式割让予英国并成为魁北克省,米字旗亦成为该殖民地的正式旗帜,魁北克省于1791年分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后亦然。

19世纪初中叶,一群居于下加拿大的法裔加拿大人成立加拿大人党(Parti canadien),后来改称爱国者党(Parti patriote),以抗衡当时下加拿大的寡头政治。该党从1832年起使用一面绿白红横条三色旗;这面旗帜的确实设计灵感无从稽考,但有指三色设计是源自法国国旗,又有指旗中的绿色代表下加拿大的爱尔兰裔居民。

该党控制了下加拿大立法会下议院的大部分议席,但当地实际权力还归成员由英国政府委任的上议院。该党向英国政府争取政治改革不遂,引发1837-38年下加拿大叛乱,期间爱国者三色旗成为该运动的主要象征。英方于1838年平息叛乱,而爱国者三色旗亦被禁使用。英方再于1841年将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重新合并为加拿大联合省,并继续以米字旗为官方旗帜。然而,此举并未消退当地法裔居民的身份认同。

1840年代,魁北克一名律师路易·拜耶热(Louis de Gonzague Baillairgé)听说有一面旗帜见证了法军在英法北美战争的1758年钟琴堡战役(la bataille de Fort Carillon)中击退英军,其后辗转落入魁北克城一座修道院的神父;该神父于1848年临终前将这面钟琴堡旗帜(le drapeau de Carillon)交予拜耶热。这面旗帜的四个角落各置有一枚百合花饰;上方的两枚百合花饰顶部指向旗帜的中间,下方的两枚百合花饰顶部则指向旗帜的外围。旗帜一面的正中间带有法国的王室纹章,另一面正中间则带有圣母玛莉怀着圣婴耶稣的图像。这面旗帜于1848年施洗约翰日大巡游中对外展示,其后逐渐为当地法裔居民所认受。

加拿大联邦于1867年成立,而加拿大联合省则同时分为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魁省则于1868年5月26日获维多利亚女王赐予盾徽,其上置有代表法国王室的百合花饰、代表英格兰王室的红底金狮、以及代表加拿大的枫叶。省政府亦可在英国蓝船旗的右方加上魁北克盾徽,以此作为其官方旗帜,但没有证据证明当局曾使用这面魁北克蓝船旗;据魁北克政府官网所记载,米字旗一直在魁北克省议会大厦飘扬至1948年为止。

另一方面,第二次布尔战争从1899年至1902年进行期间,英裔加拿大人高挂米字旗以示效忠大英帝国。为了抗衡此现象,法裔加拿大人社区中涌现数项为该社群设计独特旗帜的建议,当中以天主教圣亚森特教区一名修道院长费利阿特罗(Ephège Filiatrault)的建议对后来魁北克旗帜设计的影响最为深远。费利阿特罗以固有的钟琴堡旗帜为基础,把四个角落百合花饰的顶部改为全部指向旗帜的中央,并移除旗帜正反两方的法国王室纹章和圣母圣婴图像,以一个白色十字取而代之;他于1902年首度对外展示这面新钟琴堡旗。

由魁北克民众于1903年组成的魁北克国旗委员会(Le Comité du drapeau national de Québec)则以费利阿特罗设计的新钟琴堡旗为本,在其中央加上耶稣圣心图案和两束枫叶,构成钟琴堡-圣心旗(le Carillon-Sacré-Cœur)。这面旗帜在法裔加拿大人社区中渐受欢迎,并于1926年获魁北克省议会确认为魁北克城施洗约翰协会的旗帜。然而,部分人并不认同在费利阿特罗的原有设计上加入耶稣圣心此极具宗教色彩的图案,而从旗帜中移除耶稣圣心图案的呼声亦于1930年代渐高。

20世纪中期,加拿大红船旗在英裔加拿大人社区中渐受欢迎,而加军踏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后更进一步确立红船旗在该社群中的地位。加拿大总督遂于1945年9月颁令宣布国内的联邦政府建筑物外部可悬挂加拿大红船旗;该面旗帜随之取代米字旗在渥太华国会山庄上飘扬,但此举却不受部分魁北克民众所认同。魁北克省议员勒内·沙卢尔(René Chaloult)遂于1946年和47年两度在省议会提出动议,要求省府为魁北克制定一面独有的旗帜。

时任省长莫里斯·杜普莱西(Maurice Duplessis)向省府城镇事务厅内一名高级官员佩尔提埃(Burroughs Pelletier)征询省旗设计的建议;佩尔提埃向杜普莱西提供的数份设计方案皆包含盾状或长方状的魁北克省徽图案。然而,当时魁北克主流民意倾向采用费利阿特罗设计的新钟琴堡旗。魁北克内阁遂于1948年1月21日颁令,将带有白色十字加四枚百合花饰的蓝底旗帜定为魁北克省旗,并从同日下午三时起取代米字旗在省议会大厦顶部飘扬。新省旗大致采纳费利阿特罗的钟琴堡旗设计,但四个角落的百合花饰则改为垂直显示。省议会再于1950年3月9日通过《省官方旗帜法案》,正式确认这面旗帜为魁北克省旗。2008年1月,魁北克旗帜迎来诞生60周年纪念。

这面旗帜的设计于2010年10月15日列入加拿大纹章局的纹章及旗帜名册内。

相关

  • 污染者自付原则污染者自付原则(英语:polluter-pays principle,略称PPP),又称污者自付原则,是一个环境法上的概念,要求制造污染者需要自己付出清除污染的代价。这项原则在199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
  • 发音器官人的发音器官或称言语器官是用来发声的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口腔和鼻腔。可以细分为:
  • 余庆县余庆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遵义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630平方公里,公元2002年人口28万。邮政编码564400,县政府驻子营街道。余庆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1个民族乡:子
  • 3-己烯-1,3-环戊二烯醇3-己烯-1,3-环戊二烯醇为一种烯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有2种异构物:
  • 美鹰航空4184号班机空难美鹰航空4184号班机是一班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前往芝加哥的美鹰航空班机。1994年10月31日午后,班机在芝加哥国际机场外盘旋等待降落时,由于机身积冰导致飞机失速并往右
  • 郭一平郭一平(1965年11月19日-),又名郭亦平,中国河南省商水县人,学者、时评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三赢图书工作室主编,2010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他的时评文章主要关于房地产、
  • 巴尔卡卡纳巴尔卡卡纳(Barkakana),是印度贾坎德邦Hazaribag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687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6872人,其中男性9044人,女性7828人;0—6岁人口2260人,其中男1178人,女1082人;识
  • 爱德华·弗里奇爱德华·弗里奇(法语:Édouard Fritch;1952年4月1日-),是一名法属波利尼西亚政治人物。他曾于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及2009年2月至4月担任法属波利尼西亚议会议长。同时,他也是亲法
  • 目录学目录学(英语:Bibliography或Bibliology,又名文献学或书志学),是图书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文献目录工作的一般原理及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班固撰写《汉书叙传》,始有“目录”之
  •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武汉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69)简称武汉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2B型导弹驱逐舰二号舰,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条件下综合立体对空、对海、反潜作战能力。武汉舰舰名取自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由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于2002年10月下水,2004年12月入列。其命名入列授旗仪式于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最初服役于南海舰队驱逐舰第九支队,后转隶驱逐舰第二支队。2008年4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威上将一行在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张磊愚少将的陪同下开始对南海舰队进行为期2天的参观访问。访问期间,武汉号导弹驱逐舰与罗霄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