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棱蜥超科

✍ dations ◷ 2025-10-23 07:07:53 #前棱蜥超科
前棱蜥超科(Procolophonoidea)是副爬行动物的一个演化支,属于前棱蜥形目,是群体型小、外形类似蜥蜴的爬行动物。它们生存于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晚期,广泛分布于各大陆,包含南极洲在内。前棱蜥超科通常包含:欧文蜥科、前棱蜥科,可能还有硬蜥(Sclerosaurus)。硬蜥有时被归类于独自的硬蜥科(Sclerosauridae)。在1939年,在南非的卡鲁盆地发现第一个属,欧文蜥,生存于二叠纪晚期。在1956年,阿尔弗雷德·罗默(Alfred Sherwood Romer)建立前棱蜥超科(Procolophonoidea),当时属于石炭蜥目的阔齿龙亚目(Diadectomorpha)。前棱蜥超科、锯齿龙科目前都属于前棱蜥形目;锯齿龙科是一群大型草食性爬行动物,繁盛于二叠纪。

相关

  • 成人史迪尔氏病成人史迪尔氏病(英语: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缩写为 AOSD)是史迪尔氏病(英语:Systemic-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的其中一种类型,是一种罕见的全身发炎(英语:System
  • 三磷酸三聚磷酸,又称三磷酸,是一种磷酸缩合而成的多酸,化学式为H5P3O10。三聚磷酸再与一分子磷酸缩合则形成四聚磷酸(H6P4O13)。一些化合物是三聚磷酸的酯,例如ATP(三磷酸腺苷)。
  • 情迷索玛莉《我为玛丽狂》(英语: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是一套1998年的美国浪漫喜剧电影,由Farrelly兄弟执导,卡梅隆·迪亚兹、Matt Dillon及本·斯蒂勒主演。内容围绕着万人迷玛丽
  • 依巴斯汀依巴斯汀(Ebastine,又名Kestine),学名1--4--1-丁酮,分子式C32H39NO2,分子量469.67,是一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从而达至控制过敏反应的功效。一般处方都是 10 毫克白
  • 大型都会公园台北市战前规划的大型都会公园是指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北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所规划的十七座大型都会公园。目前有七座完全辟建,虽然称为完全辟建,但仍有部分土地作为停车场
  • Challenger Expedition 1873-76挑战者号科学考察是1872年至1876年期间,使用英国舰队挑战者号实施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它完成了多项发现,为海洋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和莫契斯东中学的查尔斯
  • 神庙遗址圣母堂神庙遗址圣母堂(拉丁语:Basilica Sanctae Mariae supra Minervam, 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重要的天主教道明会圣堂,具有次级圣殿的
  • 青斑点带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coioides),又称斜带石斑鱼,青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红海至斐济,北从琉球群岛,南迄阿拉弗拉海海域,栖
  • 国父史迹馆坐标:25°2′51.72″N 121°31′12.21″E / 25.0477000°N 121.5200583°E / 25.0477000; 121.5200583逸仙公园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台北车站附近,又名国父史迹纪念馆,为纪念中
  • 社会主义平等党社会主义平等党(英语:Socialist Equality Party,缩写为SEP)是美国一个托洛茨基主义政党,是第四国际国际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该党成立于1964年9月,当时取名为争取第四国际美国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