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负蝽

✍ dations ◷ 2025-04-05 00:48:41 #IUCN易危物种,半翅目,田鳖属,水生昆虫,可食用昆虫

桂花负蝽(学名: ,客家话:水剪)或称作狄氏大田鳖、日本大田鳖、田鳖。本类昆虫为半翅目中最大的水生昆虫,它也有食用性的用途,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物种非常多样化,最大品种田鳖约4.35英寸(11cm),它们在大部分国家内非常普遍常见,但在一些国家内数量大幅减少,在日本的保护状况受到威胁,已列入“易危物种”(VU)。

成虫体长约5~7.5公分,体色接近暗褐色,有些个体颜色也不同,为肉食性昆虫,性格凶猛,复眼发达,会利用特化的尖锐状镰刀前足捕食鱼类、青蛙,与其他水生昆虫等等,和龟类、蛇类等爬行纲、老鼠等小型哺乳类,包括体型比自己大的猎物,并注入消化液腐蚀内部后吸取猎物的体液为食,前足上的勾爪亦可划伤、勾住猎物的皮肤,而中、后足为扁平状,为游泳足,而翅膀不常使用,不过飞行能力很强,因有趋光性,夜间会飞行到灯光明亮处。其天敌为鹭鸶等鸟类。

雌型个体较大、肥胖,达到6公分的雄性个体更是罕见。田鳖与红娘华有近亲关系,共同特征为手中具有特化的镰刀钳助于捕食猎物、同样为刺吸式口器进食。经常栖息于植被水域或稻田中水草较为茂密的静水区,并代表稻田的“环境指标生物”,可以用来测量水质的干净程度。当冬季到达时,田鳖会主要选择离水不远的陆地上草较茂密的地方、石头下过冬,少数会选择于水中生活缓慢的代谢并等待春天的到来。成虫一般在野外的寿命可达1年以上,不过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也有达3年以上的例子,在繁殖季节时,通常田鳖于5、6月成熟,会大量出现,当雄虫找到适宜的对象后会拍动水波吸引雌虫的注意是否进行交配,交配后,雌虫产下多个卵形成块状产于离开水面的水草、树枝条上等等,产卵完后,雄虫将会担任守卫并保护卵块,并给予卵适当的水分,让卵助于孵化,经过几天的时间孵化后,会落入水中,开始展开生活,经过调查指出雄性个体的数量比例比雌性还高,是种成虫(雄性)皆有护卵行为的水生昆虫。不过有些野外尚未交配的雌虫会使用前足破坏雄虫正在保护的卵块,借此使雄虫无法保护前任雌虫的卵块而放弃护卵的职责,迫使雄虫会与新的雌虫交配让新的雌虫来繁殖下一代,并重新转移担任护卵的职责。

在早期,在各个国家田鳖数量很多,以鱼池、水生生物栖息地出没,生物都难逃一劫,遭到它们的猎食,已造成危害归为“害虫”,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农药等等毒素侵害水源,也随着都市化,稻田、水域的消失,导致水质环境要求条件较高的它们死亡,但也不只有它们,包括其他的水生昆虫、生物也难逃,导致部分水生生物的危害至今。

世界上有很多种,目前已知确认的有20种,每种都是当地水生昆虫中的大型种。

相关

  • 最年长者这是已确认世上最长寿者排名的表格,如最长寿者和最长寿男性。表中的长寿者的年龄须经由研究长寿的国际性组织(如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或老年医学研究组织(英语:Gerontology Resear
  • 道路罗马道路(拉丁语:viae,单数为via)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由公元前500年开始,并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国的扩大而延伸这些罗马道路为罗马军队、官员及平民带来便捷的交通路径,更
  • 硝酸钠硝酸钠为无机盐的一种,化学式为NaNO3,白色固体粉末,又称为智利硝石或秘鲁硝石(较不常见)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6.97。世上最大的硝酸钠矿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可由下列化学式合成:
  • 绿头鸭绿头鸭(学名:Anas platyrhynchos)又名大头绿(雄)、蒲鸭(雌),家鸭是其驯化亚种。绿头鸭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65公里。绿头鸭常集群活动,营巢于水边的草丛中及树洞等地。每窝产7到11枚
  • 邵雨薇邵雨薇(1989年9月21日-)是台湾女演员,出生于高雄市。在2008年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单元〈人不可貌相〉之主题〈吸金系!超人气店花〉 – 新堀江之花打出知名度,后来2010年因代言
  • 盖亚理论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
  • 易北河会师易北河会师,在1945年4月25日,美军第69步兵师的巡逻部队和苏联第5集团军在托尔高附近进行了接触。他们在易北河的桥上握手,这象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端,也代表着希特勒纳粹政权
  • 嶋田繁太郎嶋田繁太郎(日语:嶋田繁太郎,1883年9月24日-1976年6月7日),日本海军大将,二战甲级战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日本海军大臣、军令部总长。嶋田繁太郎于188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岛
  • 深时深时(Deep time)是个地质时间概念,于18世纪时由苏格兰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1726–1797)提出。深时的概念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并构成对自然进行科学描述的一个基石。早期的田野观察
  • 2012-201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2012-2013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12年11月15日开始,并在2013年4月30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在2013年5月15日完结)。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