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负蝽

✍ dations ◷ 2025-08-13 21:37:35 #IUCN易危物种,半翅目,田鳖属,水生昆虫,可食用昆虫

桂花负蝽(学名: ,客家话:水剪)或称作狄氏大田鳖、日本大田鳖、田鳖。本类昆虫为半翅目中最大的水生昆虫,它也有食用性的用途,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物种非常多样化,最大品种田鳖约4.35英寸(11cm),它们在大部分国家内非常普遍常见,但在一些国家内数量大幅减少,在日本的保护状况受到威胁,已列入“易危物种”(VU)。

成虫体长约5~7.5公分,体色接近暗褐色,有些个体颜色也不同,为肉食性昆虫,性格凶猛,复眼发达,会利用特化的尖锐状镰刀前足捕食鱼类、青蛙,与其他水生昆虫等等,和龟类、蛇类等爬行纲、老鼠等小型哺乳类,包括体型比自己大的猎物,并注入消化液腐蚀内部后吸取猎物的体液为食,前足上的勾爪亦可划伤、勾住猎物的皮肤,而中、后足为扁平状,为游泳足,而翅膀不常使用,不过飞行能力很强,因有趋光性,夜间会飞行到灯光明亮处。其天敌为鹭鸶等鸟类。

雌型个体较大、肥胖,达到6公分的雄性个体更是罕见。田鳖与红娘华有近亲关系,共同特征为手中具有特化的镰刀钳助于捕食猎物、同样为刺吸式口器进食。经常栖息于植被水域或稻田中水草较为茂密的静水区,并代表稻田的“环境指标生物”,可以用来测量水质的干净程度。当冬季到达时,田鳖会主要选择离水不远的陆地上草较茂密的地方、石头下过冬,少数会选择于水中生活缓慢的代谢并等待春天的到来。成虫一般在野外的寿命可达1年以上,不过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也有达3年以上的例子,在繁殖季节时,通常田鳖于5、6月成熟,会大量出现,当雄虫找到适宜的对象后会拍动水波吸引雌虫的注意是否进行交配,交配后,雌虫产下多个卵形成块状产于离开水面的水草、树枝条上等等,产卵完后,雄虫将会担任守卫并保护卵块,并给予卵适当的水分,让卵助于孵化,经过几天的时间孵化后,会落入水中,开始展开生活,经过调查指出雄性个体的数量比例比雌性还高,是种成虫(雄性)皆有护卵行为的水生昆虫。不过有些野外尚未交配的雌虫会使用前足破坏雄虫正在保护的卵块,借此使雄虫无法保护前任雌虫的卵块而放弃护卵的职责,迫使雄虫会与新的雌虫交配让新的雌虫来繁殖下一代,并重新转移担任护卵的职责。

在早期,在各个国家田鳖数量很多,以鱼池、水生生物栖息地出没,生物都难逃一劫,遭到它们的猎食,已造成危害归为“害虫”,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农药等等毒素侵害水源,也随着都市化,稻田、水域的消失,导致水质环境要求条件较高的它们死亡,但也不只有它们,包括其他的水生昆虫、生物也难逃,导致部分水生生物的危害至今。

世界上有很多种,目前已知确认的有20种,每种都是当地水生昆虫中的大型种。

相关

  • 开普敦人种开普敦人种,是一位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 在1962年提出,用于形容开普敦与卡拉哈里沙漠的原住民,他们是黑色人种中的特殊分类。这是因为他们肤色偏黄,有蒙古褶,与班图人很不同,
  • 使者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成仁”、“取义”仁义是仁和义的合称。由于儒家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分别提倡仁和义,因此两者经常并称,成为中国读书人最主要价值观。例如孟子:“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 蜂群崩坏症候群蜂群崩溃综合征(英语: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缩写:CCD),或称蜂群衰竭失调,大批蜂巢内的工蜂突然消失,欧洲蜜蜂蜂群大量死亡,造成蜜蜂生态崩解。于2006年末在美国首次将这个现象命
  •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德语:Deutsch-polnischer Nichtangriffspakt; 波兰语:Polsko-niemiecki pakt o nieagresji)是纳粹德国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于1934年1月26日签署的国际条约,两国保
  • 光学隔离器光学隔离器,又称光学二极管,是一种可限制光线向特定方向行进的光学仪器。它通常被用来防止多余的反馈光线进入光学振荡器中,例如激光腔。其运作原理乃为法拉第效应(磁光效应所造
  • 谢 飞谢飞(1942年8月14日-),出生于陕西延安,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中国导演。曾就读于北京四中,凭借《香魂女》获得1993年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42年,谢飞出生在陕西延安。是谢觉哉
  • 哈斯利峡谷哈斯利峡谷(英语:Hasley Canyo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哈斯利峡谷的座标为34°28′54″N 118°40′00″W / 34.48167°N 118.66667°W / 34.
  • 山东行省山东是汉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最早的山东古人类“沂源人”距今约40-50万年。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时期遗址在山东的发掘也显示了当时山东地区文明的高度发
  • 2004年9月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0827045910/http://www.livi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