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篮球

✍ dations ◷ 2025-08-21 07:15:19 #篮球,嘻哈

街头篮球(常称街球或街场),俗称斗牛篮球,是流行于城市的篮球比赛形式,亦是嘻哈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源于和流行于黑人社区,所以又称黑人篮球。其后经过逐渐发展,成为现时世界流行的三对三篮球比赛。一般比赛形式为一对一或三对三的比赛,对个人技术要求比较高。

目前FIBA已经将源于街头篮球的半场三对三比赛作为国际赛,并成为奥运项目。

1891年,加拿大籍美国麻省青年会学院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了篮球。而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市贫民区的黑人青少年在空地上随便搭建简单的篮球架进行的篮球运动。其后两地的参与者共同努力,并组织华盛顿学生体育协会和黑人篮球联盟等团体,令致街头篮球迅速流行。其后街头篮球传至欧洲,并发展出3对3的比赛形式。由于对设备的要求低和简单的比赛形式,运动得以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街头篮球通常可在半个篮球场或在任何竖立篮球架的空地上进行。比赛参与者会被分为两组,一方为攻击,另一方则为防守。两组人数最少可一对一,每组人数亦可由二至五人,而三对三是现时最常见的比赛形式。由于比赛场地要求小和组队灵活,便于施展各项篮球的基本技巧。

即使是多人进行比赛,街头篮球强调以单挑方式进行攻防战,展示球员的个人技术。黑人的街头篮球为自由篮球,着重观赏性、注重个人动作和比赛的节奏感。比赛时,攻击方可利用不同的运球技巧进行移动,务求将球送入球篮。街头篮球的特色之一是快速移动,攻击方藉运球和移动步法摆脱对手上篮得分,防守方亦藉合法的移动和防守阻止对手将篮球送入球篮。

在比赛规则方面,街头篮球一般比较传统正式篮球比赛宽松。例如传统篮球比赛对持球有规定,在街头篮球便不适用。美国黑人的街头篮球没有一定规则,由于讲求体现个人表演风格,只要是对比赛没有太大的妨碍,打得有创意和观赏性,不少看似犯规的动作都是可接受的(甚至可不受任何比赛规则限制)。现普遍接受的比赛规例,基本依照传统篮球比赛所用的国际篮球规则,再根据在半场进行比赛的特点和便于篮球爱好者参与等因素对某些条款稍作更改。

相关

  • 2003年欧洲热浪2003年欧洲热浪在欧洲是一个最热的夏天气温记录。由于大部分欧洲住宅、老人院无空调,热浪导致危害几个国家的居民健康,并结合干旱造成作物短缺,令南欧共有35,000人丧生。14,802
  • 真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高效滤网高效滤网(英语: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即高效率空气微粒子过滤网,简称HEPA)是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器材。 符合HEPA标准的过滤器的用途很广泛,从医疗设备、汽车、飞机及家
  • 阿尔扎赫德拉姆德拉姆(亚美尼亚语:դրամ),为未受普遍承认的阿尔扎赫共和国的货币。阿尔扎赫主要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1991年宣布从阿塞拜疆独立。虽然阿尔扎赫德拉姆是阿尔扎赫的法定货币,但该
  • 动物胶明胶又称鱼胶或吉利丁(从英文名“Gelatin”译音而来,音译基准为粤语),是以动物皮、骨内的蛋白质即胶原蛋白制成,带浅黄色透明,无味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明胶通常用于食物、药
  • 新共和(June 2009)《新共和》杂志(The New Republic,简称TNR),美国左派/自由派杂志,自1914年开始发行至今,以政治与艺术为主题。最早是以周刊形式发行,现在则是双周刊,发行量约为50,000份
  • 埃尔多拉多商业塔埃尔多拉多商业塔(葡萄牙语:Eldorado Business Tower)是圣保罗的一座摩天大厦。大厦楼高141米,有36层,于2007年落成。坐标:23°34′23″S 46°41′52″W / 23.57306°S 46.69778°
  • 杨宓贵灵杨宓贵灵(Isobel Selina Miller Kuhn,1901年12月17日-1957年3月20日)是20世纪中国内地会派遣的一位加拿大女传教士,在中国云南省的傈僳族和泰国传教。1901年12月17日,杨宓贵灵出生
  • 赝张量 物理学与数学中,赝张量(英语:pseudotensor)为在坐标转换等情形下,行为类似张量的数量。但在空间反演、瑕旋转时会多出负号,张量则不会。赝张量的另一个意义出现在广义相对论中
  • 廉杰克曼廉杰克曼,本名张廉杰,绰号阿傑、BA杰ROSS、RJ,彰化田尾人,台湾YouTuber,现任上班不要看外部合作成员、台湾乐团七月半鼓手。高中时期曾参与乐团担任鼓手,当兵时则是陆战军乐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