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切腹
✍ dations ◷ 2025-10-15 15:08:56 #切腹
切腹(日文:切腹/せっぷく Seppuku ?)是用胁差等刀切开腹部的自杀仪式,主要为日本武士所实行,日本文化中,将切腹视为有尊严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杀,也用在处刑。也称为腹切(腹切り/はらきり Harakiri ?)、割腹(割腹/かっぷく Kappuku ?)、或屠腹(屠腹/とふく Tofuku ?)。切腹自杀者日语称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为了追随君主而自杀殉葬,则称为“追腹”。切腹后产生剧痛,亦不太会即刻死亡,为了减轻痛苦,可能会找介错,在最痛苦的一刻,将切腹人斩首。中国自上古即有人使用类似的方法自杀,如战国时代韩国的刺客聂政,但在日本,切腹是平安时代以后才广泛流传的自杀方法,一般认为藤原南家出身的藤原保辅(日语:藤原保輔)是日本最早记载切腹的人;他用刀刺自己的腹部试图自杀,第二天在狱中伤重而死。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如被主君赐死,相比起被视为不名誉的纯粹斩首,切腹被视为武士最光荣的死法。至于日本武士为何会发展出切腹这样的特殊死亡形式,明治时代撰写《武士道》一书的新渡户稻造认为,这是因为古代日本人信仰“腹部乃是人灵魂、情感寄托之处”;事实上,由于腹部乃是神经密集之处,故切腹时会产生极大苦痛,让人感到生不如死,因此能勇敢、凛冽地完成切腹的仪式,是最能够凸显一位武士不惧痛苦,坚持贯彻武士道之最有尊严死亡方式。在日本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切腹者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扯出内脏,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种切腹方法称为“十文字切”。最后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杀的是1912年为明治天皇殉死的乃木希典大将。 但是这种方法难度过高,所以后来发展为切一刀的“一文字切”,由于一文字切并不容易直接致死,因此最后须由介错斩首。切腹最高难度的是幕末尊王攘夷时期的土佐勤王党创始人武市半平太的“三文字切”,在腹部横著平行划开三次创口,像汉字“三”一样,这种切腹方式要忍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在场的观者将会受到巨大的震撼,切腹人也将会被看作是真正的武士。一般有介错人帮助的切腹仪式过程如下:切腹自杀者穿着庄重服装,用来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别的布料垫著。武士会作死亡的心理准备,例如写作称为辞世之句的诗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错人助手准备好,切腹者会揭开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进自己腹部。切腹者首先从左至右的切割,然后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让其肠脏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时,介错人进行抱首,即挥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斩下,但不完全斩断,让头和脖子仍有一丝牵连。由于这一刀要非常精确,介错人一般是剑术高手。切腹者会和介错人预先同意何时彻底完成斩首。亦有一些切腹者会以扇子或木刀来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为形式上的切腹,事实上是被介错人直接斩首而死。此即扇子切。介错人一般是切腹自杀者的亲友。武士如果战败但输得光荣,对手可能会为了向其勇气致敬,而自愿担当介错人。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学家三岛由纪夫。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交付了遗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随后带领4名盾会成员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绑架为人质。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队军官发表演说,呼吁“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国家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在额际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随他同来的两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胜(日语:森田必勝)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楯会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之后森田必胜也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日本最古老的女性切腹记录是《播磨风土记》中淡海的女神切腹。从明治时期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也发生了很多的女性切腹事件。其坚定意志和女性切开腹部所体现出的悲怆美感吸引了很多人,从那以后关于女性切腹的文献、小说、绘画和影视等作品出现了很多。
相关
- 阴道环阴道环(英语:Vaginal rings)是可挠聚合物材质的给药装置(英语:drug delivery),可置入阴道中,持续阴道内给药一段时间。有些阴道环也可以提供避孕效果(阴道避孕环)。阴道环不会因使用的
- 数组在计算机科学中,数组数据结构(英语:array data structure),简称数组(英语:Array),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element)的集合所组成的数据结构,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来存储。利用元素的索引(index)
- 伊斯特拉语伊斯特拉语(Istriot)是罗曼语族下属的一个语言,通行于克罗地亚的伊斯特拉半岛地区,特别是罗维尼和沃德年。现在伊斯特拉语的使用者只有约400人,被列为濒危语言。伊斯特拉语曾被视
- 鸟巢蕨鸟巢蕨(学名:Asplenium nidus)又名巢蕨、台湾山苏、山苏花、台湾山苏花、鸟巢芒,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及夏威夷。它可适应的最低温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
- IRCIRC(Internet Relay Chat的缩写,“因特网中继聊天”)是一个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其主要用于群体聊天,但同样也可以用于个人对个人的聊天。IRC使用的服务器端口有6667(明文传输,如irc
-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罗素集团 英联邦大学协会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语: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简称Queen’s或QUB)是一所位于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女王大学的历史可以
- 重结晶重结晶(英语:Recrystallization),再结晶,晶种结晶法,也称之为优先结晶法;是一种物理过程,在化学、冶金学和地质学中有很不同的用途。重结晶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
- 西克索斯王朝喜克索斯人(Hyksos),意为“外来者”,是指古代西亚的一个部族联盟,喜克索斯也译希克索。他们于前17世纪进入埃及东部并在那里建立了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约前1674年至前1548年)。他们
- 汉斯·盖革约翰尼斯(汉斯)·威廉·盖革(德语:Johannes (Hans) Wilhelm Geiger,1882年9月30日-1945年9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出生于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州诺伊施塔特,他的家庭有五个孩子,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