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

✍ dations ◷ 2025-04-25 09:41:53 #切腹
切腹(日文:切腹/せっぷく Seppuku ?)是用胁差等刀切开腹部的自杀仪式,主要为日本武士所实行,日本文化中,将切腹视为有尊严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杀,也用在处刑。也称为腹切(腹切り/はらきり Harakiri ?)、割腹(割腹/かっぷく Kappuku ?)、或屠腹(屠腹/とふく Tofuku ?)。切腹自杀者日语称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为了追随君主而自杀殉葬,则称为“追腹”。切腹后产生剧痛,亦不太会即刻死亡,为了减轻痛苦,可能会找介错,在最痛苦的一刻,将切腹人斩首。中国自上古即有人使用类似的方法自杀,如战国时代韩国的刺客聂政,但在日本,切腹是平安时代以后才广泛流传的自杀方法,一般认为藤原南家出身的藤原保辅(日语:藤原保輔)是日本最早记载切腹的人;他用刀刺自己的腹部试图自杀,第二天在狱中伤重而死。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如被主君赐死,相比起被视为不名誉的纯粹斩首,切腹被视为武士最光荣的死法。至于日本武士为何会发展出切腹这样的特殊死亡形式,明治时代撰写《武士道》一书的新渡户稻造认为,这是因为古代日本人信仰“腹部乃是人灵魂、情感寄托之处”;事实上,由于腹部乃是神经密集之处,故切腹时会产生极大苦痛,让人感到生不如死,因此能勇敢、凛冽地完成切腹的仪式,是最能够凸显一位武士不惧痛苦,坚持贯彻武士道之最有尊严死亡方式。在日本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切腹者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扯出内脏,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种切腹方法称为“十文字切”。最后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杀的是1912年为明治天皇殉死的乃木希典大将。 但是这种方法难度过高,所以后来发展为切一刀的“一文字切”,由于一文字切并不容易直接致死,因此最后须由介错斩首。切腹最高难度的是幕末尊王攘夷时期的土佐勤王党创始人武市半平太的“三文字切”,在腹部横著平行划开三次创口,像汉字“三”一样,这种切腹方式要忍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在场的观者将会受到巨大的震撼,切腹人也将会被看作是真正的武士。一般有介错人帮助的切腹仪式过程如下:切腹自杀者穿着庄重服装,用来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别的布料垫著。武士会作死亡的心理准备,例如写作称为辞世之句的诗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错人助手准备好,切腹者会揭开身穿的和服,拿起刀,捅进自己腹部。切腹者首先从左至右的切割,然后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让其肠脏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时,介错人进行抱首,即挥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斩下,但不完全斩断,让头和脖子仍有一丝牵连。由于这一刀要非常精确,介错人一般是剑术高手。切腹者会和介错人预先同意何时彻底完成斩首。亦有一些切腹者会以扇子或木刀来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为形式上的切腹,事实上是被介错人直接斩首而死。此即扇子切。介错人一般是切腹自杀者的亲友。武士如果战败但输得光荣,对手可能会为了向其勇气致敬,而自愿担当介错人。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学家三岛由纪夫。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交付了遗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随后带领4名盾会成员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绑架为人质。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队军官发表演说,呼吁“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国家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在额际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随他同来的两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胜(日语:森田必勝)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楯会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之后森田必胜也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日本最古老的女性切腹记录是《播磨风土记》中淡海的女神切腹。从明治时期到太平洋战争结束也发生了很多的女性切腹事件。其坚定意志和女性切开腹部所体现出的悲怆美感吸引了很多人,从那以后关于女性切腹的文献、小说、绘画和影视等作品出现了很多。

相关

  • 动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琼脂琼脂,亦称寒天、琼脂胶、海菜胶、海燕窝、藻胶、石花菜、牛毛菜、大菜、菜燕等,是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胶质。由日本美浓屋的太郎左卫门在17世纪60年代首次提取。可作为鱼胶的代
  • μ子催化Μ子催化聚变是一种核聚变过程,可以让核聚变的发生温度远低于正常情况,即使在室温下或更低的温度都可以触发核聚变。它是核催化已知聚变反应的几种方法之一。μ子是一种不稳定
  • 咽周间隙咽周间隙是颈部的一段空间。它可以分成咽后间隙和咽旁间隙。
  • 神经假体神经义肢(英语:neuroprosthetics)是指替代人体神经通路受损部分的人工植入装置。神经义肢通过人工电刺激以引起神经组织的兴奋,从而代替受损的神经功能。按受损功能的不同,神经义
  • 西摩·本泽西摩·本泽(英语:Seymour Benzer,1921年10月5日-2007年1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时期,最终在分子
  • 捕蝇草捕蝇草(学名:Dionaea muscipula)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意思是“维纳
  •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英语:utopian socialism)(德语:utopischer Sozialismus 或 Frühsozialismus),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
  • HarperCollins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英语: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LC)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属于新闻集团旗下,总部位于纽约。其名称来自1987年并入的美国出版公司Harper & Row和1990年并
  • 味觉味觉感受器是一种专司味觉的受体器官,包括诸如TAS2R16及TAS2R38等。味觉感受器被分成两大类:人类苦味感受器的基因分别被命名为TAS2R1至TAS2R64,然而其中有不少部分是空白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