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dations ◷ 2025-04-03 12:47:58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是美国的一个致力于消除癌症的全国性的自愿健康组织。美国癌症协会成立于1913年,并在美国分布为十二个地区(包括波多黎各 ),拥有大约900间办公室及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它的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癌症协会中心(英语: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enter)。官方的期刊为《癌症期刊(英语:Cancer (journal))》、《癌症临床医生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和《癌症细胞病理学》(Cancer Cytopathology)。1994年,根据《慈善记事报》公布一项关于世界上最大慈善及非盈利组织的受欢迎和可信度调查,美国癌症协会位于全美第十名。美国癌症协会的前身是由十五名生理学家及商人在1913年5月23日建立的“美国控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Control of Cancer, ASCC);1945年改名至今。协会在建立初期,社会认为在公众范围内提出“癌症”是不合适的,介于恐惧与否定,关于癌症的信息均被掩盖。在美国当时每年已经有75000多人死于癌症。协会创建者的首要任务即是唤起民众对癌症的关注,而非主张对癌症研究进行募捐。因此,最初的宣传均是通过演讲及大众媒体文章,而对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癌症普及。不久,ASCC开始出版自己的月刊《竞选笔记》(Campaign Notes)发布关于癌症的信息。它开始在美国范围内招募医生,向公众进行癌症宣传。1936年,ASCC区域代表马乔里·伊利格(Marjorie Illig)建议创建一个大型的志愿者网络,目的是发动一场“对癌症的战争”。1935年,超过15000的美国人参与到了癌症控制领域;1938年,人数翻了十倍。妇女野战军(Women’s Field Army)是ASCC下属,专门负责增加志愿者的组织。2013年春季,美国癌症协会在全国范围内重组,协会对其分部进行重新中心化和整合,并要求所有的员工重新申请岗位,以确保协会的更新和活力。

相关

  • 毒物毒物是对生物造成不适反应的物质的总称。毒物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种类不同各异,不适反应的类型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另外对于有的生物来说具有毒性而对于别的生物来说无毒的
  • 破伤风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阴道菌群阴道菌群(Vaginal flora)或阴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ta)是在阴道内生长的微生物,是由德国妇科医生艾伯特·窦特兰(英语:Albert Döderlein)在1892年发现,是人类微生物群系中的一部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溶细胞素溶细胞素(Cytolysin),亦作溶胞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分泌的对特定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通过让靶细胞因裂解而溶解而起效的。通常,溶细胞素会因对某一类细胞
  • 花粉病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恋尸癖恋尸,是个人对尸体表现爱恋或性吸引的现象。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把恋尸列为“性欲倒错”。但是恋尸行为的含意显然颇为多样。研究者在访谈恋尸者
  • 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英语: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也简称为PK,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的药物包括药剂、激素、营养素和毒素
  • 血脑屏障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