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布莱克尼

✍ dations ◷ 2025-11-06 00:54:09 #爱德华·布莱克尼

爱德华·布莱克尼爵士 陆军元帅 GCB GCH PC (Ire)(英语:Privy Council of Ireland)(英语:Sir Edward Blakeney,1778年3月26日—1868年8月2日)是一名英国陆军军官。布莱克尼曾在英军远征荷属圭亚那时担任下级军官,并在远征途中三度被私掠船俘虏。历经千辛万苦后,布莱克尼于1799年参加英俄入侵荷兰的军事行动。1807年,他参加了卡思卡特勋爵率领的丹麦探险队。在半岛战争的许多战役中,布莱克尼指挥第7(皇家燧发枪)步兵团第2营,后指挥该团的两个步兵营。在威灵顿公爵于1815年进军巴黎结束拿破仑战争后,布莱克尼参加了1812年战争。1826年,他指挥陆军的一个旅前往葡萄牙支持立宪政府对抗唐·米格尔的专制势力。布莱克尼最后职位是爱尔兰驻军总司令,他担任该职位近20年。

爱德华·布莱克尼是威廉·布莱克尼上校(William Blakeney)和莎拉·布莱克尼(Sarah Blakeney,娘家姓希尔兹)的第四个儿子。1794年2月28日,爱德华·布莱克尼被委任成为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龙骑兵团的一名训练兵。1794年9月4日,布莱克尼被调往第121步兵团担任中尉,后于同年12月24日调往第99步兵团担任上尉。1796年,布莱克尼参加英军远征荷属圭亚那的行动,并在行动中3次被私掠船俘虏,历尽艰辛。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1798年圣多明各的疏散行动。

布莱克尼于1798年3月10日调往第17(皇家莱斯特)步兵团任职。期间,他随军参加了入侵荷兰中1799年9月的克拉本丹战役和卑尔根战役,以及同年10月的阿尔克马尔战役和卡斯特里库姆战役1801年9月17日,布莱克尼晋升少校,后于1803年7月11日转到第47(兰开夏郡)步兵团。1804年4月7日,布莱克尼调任至第7(皇家燧发枪)步兵团,随即跟随该团参加了卡思卡特勋爵率领的丹麦远征军发起的哥本哈根战役。1809年2月,布莱克尼参与了英军对马提尼克岛的占领。那年晚些时候,他在新斯科舍省执行驻屯任务。

布莱克尼于1810年6月在西班牙加入阿瑟·韦尔斯利爵士的部队,并在同年9月的布萨科战役和1811年5月的阿尔布埃拉战役期间指挥一个步兵营。除此之外,布莱克尼跟随英军参与了罗德里戈围城战、巴达霍斯围城战、维多利亚战役、潘佩洛纳战役、比利牛斯山脉战役以及尼维尔战役。1814年6月4日,布莱克尼晋升上校,后于1815年1月2日获得巴斯骑士指挥官勋章。他于1815年1月参加了1812年战争期间的新奥尔良战役。虽然布莱克尼没有参加百日王朝战役,但他在1815年进军巴黎时加入了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并在法国占领军中服役至1819年。

1825年5月27日,布莱克尼晋升少将。后在1826年负责指挥亨利·克林顿将军派往葡萄牙执行任务的军队中的一个旅,以支持葡萄牙立宪政府反抗唐·米格尔的专制主义势力。

布莱克尼于1836年春季成为爱尔兰驻军总司令。他于1836年5月7日被任命为爱尔兰大法官。1836年8月26日,布莱克尼领中将军衔,后于1838年6月28日正式晋升中将。他于1849年5月7日获得巴斯骑士大十字勋章,并于1854年6月20日晋升上将。布莱克尼于1855年退役。

除实际担任的军职外,布莱克尼还曾担任第7步兵团的名誉上校,之后还担任第1(皇家苏格兰人)步兵团的名誉上校。布莱克尼于1855年2月6日成为切尔西皇家医院的副院长,后于1856年9月25日继任该机构的院长。

退休后,布莱克尼住在特威克纳姆的里士满宅邸。1862年11月9日,布莱克尼晋升陆军元帅。他于1868年8月2日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去世,葬于特威克纳姆的橡树巷公墓。

1814年,布莱克尼与东印度公司加德纳上校的女儿玛丽亚·加德纳(Maria Gardiner)结婚;夫妻二人没有孩子。

相关

  • 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上呈《答手诏条陈十事》,进行改革。一年又四个月后,庆历新政宣告失败,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宝元二年(1039年),同判礼院
  • 贝辛斯托克坐标:51°16′00″N 1°05′15″W / 51.2667°N 1.0876°W / 51.2667; -1.0876贝辛斯托克(英语:Basingstoke /ˈbeɪzɪŋstoʊk/ BAY-zing-stohk),英国英格兰汉普郡东北部的集镇
  • 西德尼·波蒂埃最佳男主角1958年 《逃狱惊魂》西德尼·波蒂埃 KBE (Sidney Poitier,发音: /ˈpwɑːtjeɪ/ 或 /ˈpwɑːti.eɪ/; 1927年2月20日-),生于美国迈阿密,美国演员,导演,作家和外交官,全世
  •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56年东周(前770年至前256年),是历史上对国都东迁以后的周朝的称呼,相对于之前国都在镐京的时期,即西周。东周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东周京都于前770年自镐京(今陕西
  • 小卢卡斯·克拉纳赫小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der Jüngere,1515年10月4日-1586年1月25日)是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儿子,德国重要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杰出的肖像画家。
  • 劳纳自治市劳纳自治市(拉脱维亚语:Raunas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9年,位于该国东北部。人口4112人,面积309.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3人/km2。
  • 白翅交嘴雀白翅交嘴雀(学名:)为雀科交嘴雀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等地,多见于山区森林鸟类、多栖于山地针叶林以及也见于针阔混交
  • 阮玉闲家福林公主阮玉闲家(越南语:Phúc Lâm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Nhàn Gia/.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
  • 张澂张澂(1860年-?),甘肃凉州府古浪县(今甘肃省古浪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一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九年,任国史馆协修官。光绪
  • 马胤孙马胤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少好学,喜欢模仿韩愈为文。举进士,后唐李从珂为潞王时,招为观察支使、观察判官,曾谏阻潞王弑帝自立。李从珂以马胤孙为相。胤孙临事多不能决,“不开口以论议(即不讨论国事),不开印以行事(即不理政务),不开门以延士大夫也(即不接见官员)”,时人称“三不开宰相”。举行贡举时,引进新人,作诗曰:“门生门下见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