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娃娃
✍ dations ◷ 2025-04-03 13:08:51 #金娃娃
黑青斑河鲀,又名暗绿鲀、金娃娃,为辐鳍鱼纲鲀形目四齿鲀亚目四齿鲀科的其中一种,生活在近海淡水或淡咸水,原生地分布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中国等地区之流域。栖息在溪流、洪氾区。可人工饲养作为观赏鱼,在基因组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成鱼最长能成长到15-20公分左右。全身约成横状楕圆形,鳍部以上(含背部)的皮肤呈金黄色的光泽,另有黑色的圆型斑点交错其中,类似豹纹。鳍部以下(含腹部)的皮肤呈净白色的一片。身体两边一对鱼鳍,在水中的拍动速度相当地快速。幼鱼期时栖息在淡咸水域,成鱼期时则应身体需要的盐分提升,转而游进海水域栖息。黑青斑河鲀是肉食性鱼种,牙齿相锋利,以贝类为食。此外亦猎食其它小鱼、海蚯蚓等。黑青斑河鲀在上海和台湾的水族馆中相当常见,通常被称为“金娃娃”。一般最佳的饲养温度约在24~27℃之间,底砂以碱性的珊瑚砂为佳。一般在水中加入2%的海盐。黑青斑河鲀由于攻击性较强,不宜同其它温和型鱼类混养,同种饲养时亦应当多设置遮蔽处,以便弱小个体躲藏。一般以干燥红虫、小鱼及小虾为主要喂食来源。部分的个体经人为选育也可食用颗粒状肉食鱼饲料。黑青斑河鲀等多种鲀类可食用水族缸中水草上附着的难以发觉的小型螺类,有助于保持鱼缸洁净。黑青斑河鲀是拥有已知最小基因组的脊椎动物,仅约340兆碱基对(约为人类基因组大小的十分之一)。其基因组相当缺乏内含子与基因间序列,基因间距非常压缩。因此和另一种基因组稍大的河鲀红鳍多纪鲀一同被选为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草图于2004年发布。黑青斑河鲀可能患一般鱼类共有的白点病,此时鱼体外观可看到很多白色点状附着物。若白色腹部出现木色条状物,可能为霉菌感染。通过鱼体外观也可以观察其健康状况,若背部的金黄色光泽及腹部白色处出现黑、灰色化的现象时,代表其可能处于非健康状况。维基物种中有关黑青斑河鲀的数据
相关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
- 原核翻译启动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娱乐性药物娱乐性用药(英语:Recreational drug use),意指会影响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类意识、情绪状态的精神药物统称。这类药物通常被用来产生欣快感(euphoria)、阻止不快记忆、增加愉悦
- 布立吞人布立吞人(英文:Britons)在民族学上的定义随时间改变而衍生多个意思,可以指:
- 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英语:Branched-chain amino acid)是指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三种分子结构中侧链具有分支结构的氨基酸。在运动界常作为增强肌肉力量的补充剂。
- 华生约翰·布罗德斯·华生(英语: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动物行为研究而创立了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心理学是以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外在可
- 上腹壁动脉在人体解剖学中,上腹壁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指的是由内胸动脉(英语:internal thoracic artery)延伸入腹腔的动脉,并会与下腹壁动脉于肚脐形成动脉吻合(英语:anastomoses)
- 伊莱恩·富克斯伊莱恩·富克斯(英语:Elaine Fuchs,1950年5月5日-),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她主要以对哺乳动物的皮肤和皮肤疾病的生物学和分子机制的工作而知名,引领皮肤医学走向了现代化。富裕克斯还率
- 弥撒弥撒(拉丁语:Missa),又称感恩祭(拉丁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会拉丁礼的祭祀仪式。旧天主教会、圣公会及大部分的路德会高派教会的礼仪也跟弥撒大同小异。在东方教会中,是
- 耆那教耆那教(梵语:जैनधर्म Jainadharma;泰米尔语:சமணம் Samaṇam;英语:Jai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创始人为伐达摩那(又称摩诃毘罗,意为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