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利野苍
✍ dations ◷ 2025-05-15 03:13:36 #利野苍
李张瑞(1911年-1952年),台湾诗人。早年与杨炽昌等就读于台南第二中学,接触了普鲁斯特、哥德等人的作品。他是风车诗社的代表者之一,其诗富有乡土气息、同情弱者。受日本教育,不会写汉文,所有作品全部为日文。作品发表于《台南新报》、《台湾新文学》、《台湾新闻》等报刊杂志。台湾白色恐怖时期被秘密枪决。先后列名在1999年绿岛人权纪念碑以及2013年举办的“迟来的爱─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遗书特展”、与前者名单大至相同2013年列名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但实际上并无任何证据显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谍报人员。1912年10月27日出生于台南关庙。1931年,赴日就读东京农业大学。1933年,东京农业大学专科二年肄业返台,成为风车诗社创社社员,笔名为利野苍。1934年12月23日,与王玉娇结婚。1935年12月,任职嘉南大圳水利委员会灌溉技师。1947年7月,任职水利局斗六工程处灌溉副工程师。1949年1月,组织读书会,会员约15人,会员合资购买杂志阅读。同年6月,因经费不足,读书会解散。同年9月,读书会的成员苏荣生加入匪谍组织。1952年1月11日,因苏荣生案被牵连而被逮捕入狱。9月1日,台湾保安司令部(41)安洁字第2557号判决书认定读书会成立是在苏荣生加入匪谍组织之前,查无李张瑞从事叛乱活动事证,以读书会为叛党组织,判决李张瑞有期徒刑15年。9月5日,台湾保安司令部行文国防部转呈总统府(41)安洁字第2557号判决书呈请核备。12月20日,总统府行文国防部,总统核定苏荣生等叛乱案罪刑改判李张瑞死刑。12月26日,总统府行文国防部要求苏荣生等叛乱案罪刑签奉总统核定执行。国防部(41)防隆字第2640号电文转知台湾保安司令部签奉总统核定执行。12月30日,李张瑞遭枪决冤死。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还没有一篇出现。其他触及这位作品生平及作品的论文,目前已知的有: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篇目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篇。如果以“风车诗刊”这个团体及诗刊为关键字搜询,可以找到以下的文章: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到了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李张瑞”或“利野苍”的生平及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还没有一篇出现。至于,以“风车诗社”这个团体及其诗刊的研究有:使用“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还没有一本以作家生平及其作品、学术成就为谈论焦点的书。
相关
- 透析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将小分子和大分子分离的一种技术。在医学中,透析被用来代替因为肾衰竭而丧失功能的肾,俗称“洗肾”。透析可以被用来救助突然的暂时丧失其肾功能的病人(急性肾
- 粘著语素规范语素(英语:Bound morpheme)又称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在语言学中,指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属于其他语素或词根的语素。 与此相对的是自由语素。 以英语为例,大多数词缀都是规范语
- 甲状腺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状腺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 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而甲状
- 胶原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许旺泰奥多尔·施旺(德语:Theodor Schwann,1810年12月7日-1882年1月11日),德国动物学家。他在生物领域贡献巨大,包括发展了细胞学说,施旺细胞的发现和对胃蛋白酶的发现与研究。更进一步
- 地表水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
- 四氧化锇四氧化锇是化学式为OsO4的化合物。尽管锇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四氧化锇仍有很多用途。它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其中之一是挥发性。纯四氧化锇是无色的,但因通常混有少量二氧化锇(OsO2)而
- 赫屯詹姆斯·赫顿 FRSE(英语:James Hutton /ˈhʌtən/,1726年6月3日-1797年3月26日),苏格兰地质学家、医生、博物学家、化学家、实验农场主。 他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地质学和地质时期,包
- 木材加工业锯木厂是将树木切割为木材的设施。锯木厂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追溯的最早的一座锯木厂,建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的小亚细亚希拉波利斯。该希拉波利斯锯木厂(英语:Hie
- 心灵感应心灵感应(telepathy)佛学中所属神通,意为“远距(tele-)感应(-pathy)”, 是指不借助任何感官或物理途径,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的现象或能力;在报导中,这些讯息往往被描述为和普通感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