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鱼属

✍ dations ◷ 2025-08-10 18:25:35 #节甲鱼目,泥盆纪鱼类

邓氏鱼(),又称恐鱼,是一种晚泥盆纪(距今约3.82亿至3.59亿年前)的盾皮鱼,其中最大种类体长可达6米(19.7英尺)重量则可达1吨,被视为当时最大的海洋掠食者,是已知体型最大的盾皮鱼,主食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邓氏鱼的存在比陆上第一只恐龙的诞生还要早1.35亿年,化石广泛发现于北美洲、波兰、比利时与摩洛哥。

邓氏鱼目前确定的至少有十个种,其中模式种为泰雷尔邓氏鱼。

体型最大的种类,其体长估计可达6米(19.7英尺)而体重则可达1 t(1.1 short ton),为目前人类已知最大型的盾皮鱼。和其他盾皮鱼一样,邓氏鱼的头部由厚甲壳包覆,这降低了它们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口中不具有牙齿,但是其甲壳具有锐利的边缘,形成类似嘴喙的结构。邓氏鱼和其他盾皮鱼可能是最早行体内受精的脊椎动物,这项特征在现存的鲨鱼上也可见到。

邓氏鱼仅有前方甲壳的部分有成为化石保留下来,也因此其他部分的外型仍然是未知的。现在邓氏鱼后半身的复原图多半是依据其他节甲鱼目(例如:粒骨鱼(英语:Coccosteus))来参考还原的。

邓氏鱼的颚部透过平面四杆机构连结,咬合力最大在尖端可达6,000 N(612 kgf;1,349 lbf),在后排刃片则可达7,400 N(755 kgf;1,664 lbf),能一口咬穿硬壳保护的有甲鱼类或菊石等无脊椎动物,邓氏鱼吸力也很巨大,能在0.02秒内张开嘴并在0.06秒内把猎物吸进口中,可以捕食体积比它的嘴大得多的生物,进食完后会将不能消化的硬壳吐出。

邓氏鱼处于食物链顶端,生活在泥盆纪的胸脊鲨可能是它的捕食对象。然而,巨大而沉重的身躯极大地影响了邓氏鱼的运动速度和灵敏度,使其在进化中输给了鲨鱼等软骨鱼,最终灭绝。邓氏鱼及类似生物灭绝后,鲨鱼的体型开始变得更大,种类变得更多。

Dunkleosteus,prehistoric wildlife

相关

  • 塞浦路斯音节文字塞浦路斯音节文字(Cypriot syllabary)是铁器时代的塞浦路斯使用的音节文字,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前4世纪,此后它被希腊字母所替代。这个变革的发起者是萨拉米斯国王埃瓦戈拉斯。
  • 蛲虫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42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帕利哌酮帕利哌酮(英语:Paliperidone) 是一种多巴胺和5-HT2A拮抗剂(英语:5-HT2A receptor),属于非典型抗精神失常药。帕利哌酮由杨森制药销售,口服剂型为控释剂,一天服用一次。商品名为Invega
  • NaNsub3/sub叠氮化钠,分子式NaN3,无色六角形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常温下稳定,高温分解。在撞击下爆炸性分解:理论上每克叠氮化钠分解可以产生554毫升的氮气。用氨基
  • 赤痢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
  • 土卫土星拥有82颗已确定轨道的天然卫星,其中52颗已命名,大部分体积都很小。另外还有几百颗已知的“小卫星”(Moonlets),位于土星环内。有7颗卫星的质量足够大,其重力使其坍缩成近球体
  • 猴面包果见本文。猴面包树属(学名:Adansonia)是锦葵目锦葵科的植物,又称猢狲木属。共包括8种:土生在非洲大陆(1种)、马达加斯加(6种)和澳洲(1种)。落叶乔木,猴面包树高达5~30米。其树枝长得像树根
  • 加利福尼亚州密拉玛大学加州密拉玛大学又译加州美丽华大学(英语:California Miramar University,缩写为CMU), 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一所营利性私立大学。CMU成立于1997年2月,原名西太平洋大学,2
  • 卡西迪威廉·摩根·“比尔”·卡西迪(英语:William Morgan "Bill" Cassidy;1957年9月8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2015年起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美国参议院议员,此前,他曾是美国众议院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