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法音位学

✍ dations ◷ 2025-04-03 17:11:53 #语言学术语

词法音位学(英语:morphophonology 或 morphonology)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词法学与语音学或音位学的联系。主要关注语素(即最小的意义单位)在组合成词时发生的音变。

词法音位分析主要试图给出一系列规则,以预判语言中音素的规律声变。

不管是从语音还是音位的角度分析,都可发现:当语素结合的时候,会相互影响彼此的声音结构,导致同一语素会有不同的发音。词法音位学就试图分析这样的变化过程。一个语言的词法音位结构即是理想状态下可以预测每一个词法音位交替(morphophonological alternation)的系列规则。

英语中的复数语素就是词法音位交替的一个例子。复数语素写作 -s 或是 -es,而读音有三种:、 及 ,分别对应 cats, dogs, horses。纯粹的音位分析会将三者分别以发音符号 /s/, /z/, /ɪz/ 记录。而在词法音位的层次上,三者都是底层式(underlying object) //z// 的不同形式。而 //z// 即是音位语素(morphophoneme)。具体使用哪个形式取决于其所附着的语素结尾的音段。英语中过去式结尾 -ed 也与之类似。

复数后缀 -s 也可能影响先前的语素形式。例如:knife 一词,单数时结尾是 ,复数时变为 。在词法音位的层次上,这里的语素可分析为以音位语素 //F// 结尾,在有浊音附着时也浊化。

通常以双斜杠(// //)(即:比单纯音素更加音素)、竖线(| |)、双竖线(‖  ‖)或花括号({ })表示音位语素而非音素。

例如:英语的 cats,在语音学的角度可能写为 ;在音位学的角度可能写为/ˈkæts/;而在音位语素的角度,若是设定复数的底层式是 //z//,在非嘶音后同化为 /s/,则可转写为 //ˈkætz//。波浪线 ~ 可表示词位交替,如 //ˈniː~ɛl+t// 表示 kneel~knelt,其中 + 表示语素界限。

屈折语与黏着语可能有极其复杂的词法音变系统,一些复杂的音变如:

一个语素的孤立形式(isolation form)即语素独立出现时候的形式,即,不受其它语素影响时的形式。但对于不自由语素如英语中的 -ed 而言,基本上不可能定义其孤立形式,因为这样的语素从不单独出现。

相关

  • 生物素化在生物化学中,生物素化(英语:biotinylation)是指将生物素共价连接到蛋白质、核酸或其它分子上的过程。由于生物素的分子量不大(分子量为244.31),生物素化反应快速、高效且不易被干
  • 完美主义涅槃谬误(英语:nirvana fallacy)或完美主义谬误(perfectionist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宣称某个解决方案无法做到完美,因此不可行。较白话的诠释是:“不能做到完美,就不应该做”
  • 里贾纳里贾纳(英语:Regina),当地华侨称为利载拿,加拿大萨克其万省的首府,也是该省的第二大城(仅次于萨斯卡通)。面积118.4平方公里,海拔577.4米。人口近23.65万(2016加拿大人口普查),是加拿大
  • 屏蔽效应在量子化学中,斯莱特Slater JC定则(Slater's rules)用于计算有效核电荷的数值。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每个电子都受到少于实际核电荷的正电荷吸引力。对于原
  • 约化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记为 h {\displaystyle h}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
  • 叠加原理在物理学与系统理论中,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也叫叠加性质(superposition property),说对任何线性系统“在给定地点与时间,由两个或多个刺激产生的合成反应是由每个刺
  • 银杏类银杏是一类种子植物,最早出现在晚古生代早二叠世,在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最为繁盛,此后逐渐衰落。现在,银杏(Ginkgo biloba)是银杏类植物的唯一成员。银杏类植物为高大多枝落叶乔木、
  • 硝虫噻嗪硝虫噻嗪(英语:Nithiazine)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新烟碱杀虫剂。它已被农药行动网络(英语:Pesticide Action Network)列入“有害化学用品”。它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在哺乳动物中有中
  • 陈良博陈良博(1943年8月23日-), 台湾科学家,中央研究院第21届生命科学组院士,专长在于细胞生物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退休荣誉教授,他是第一个获得哈佛大学退休荣誉教授(Emeritus)头
  • 中天综合台中天综合台,是中天电视旗下的频道之一,与中天娱乐台共用节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