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豆包是一种来源于满洲的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等。在中国东北地区非常的普遍。
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
第一步,淘米。把大黄米(亦有用江米、糯米做白色豆包)泡上半日,然后淘净沙子。
第二步,和面。将浸泡后的黄米晾大半干,磨成面,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
第三步,制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备用。
第四步,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
黏豆包有多种吃法。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小孩子们冬季里还愿啃冻豆包,练其牙齿,吃着玩。再复杂一点,可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种糊香豆味,叫做“驴打滚儿”。
黏(nián)是形容词,粘(zhān)是动词,中国大陆曾于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颁布实施时,将“黏”废除,但1988年公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将“黏”恢复使用。2013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亦收入“黏”字,所以无论繁简都应作“黏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