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泓熙

✍ dations ◷ 2025-04-26 01:48:58 #崔泓熙
崔泓熙(최홍희,1918年11月9日-2002年6月15日)是一位韩国将军,也是国际跆拳道联盟(ITF)的建立者和第一任总裁。在跆拳道历史上,他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创建的国际跆拳道联盟(ITF)称他是“跆拳道的创立人” ,但获国际奥委会成员地位的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并没有在其宣传跆拳道历史中提及崔泓熙 。崔泓熙生于今天朝鲜咸镜北道的一个小村庄里。12岁时他曾参与反日活动,被学校停学。之后他师从一位名叫韩溢东(한일동)的老师学书法。韩溢东本人精通朝鲜古典武术跆跟,时常教崔泓熙武术,助其增强体质。1937年崔泓熙赴日求学。临行前不久他和他人起了争执,将对方打伤。为了能在回朝鲜后能有能力对付对方寻仇,崔泓熙在日本向一同乡学习空手道。崔泓熙后在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期间时常不忘练武和与别人切磋。其间他获得了松涛馆空手道二段段位。二战后期(1943年)崔泓熙被编入日军前往平壤守卫。不久军中朝鲜籍日本兵策划暴动,1944年秋被发觉,参与其中的崔泓熙被捕,1945年6月被判服刑7年。狱中他仍坚持练武并教授狱友乃至看守。没过多长时间朝鲜解放,崔泓熙重获自由。此后因对北朝鲜政策不满前往南朝鲜发展。1946年2月军事英语学校(今大韩民国陆军官校)毕业,崔泓熙作为韩国国军的创建者之一获少尉衔,他开始在军队中教授武术。此后不仅是韩国士兵,也出现了美军士兵来学习。1949年他作为上校赴美国陆军综合学校高等军事班学习,后因朝鲜战争回到韩国。1954年升为少将。 同年他和他人创建了名为吾道馆的唐手道武馆,也任韩国有名的武馆青涛馆名誉馆长。1955年4月11日在朝鲜民族武术的名称制定委员会上,崔泓熙提名的跆拳道名称获得通过。自此韩国国内的各种武术得到统一。1959年成立了大韩跆拳道协会,崔泓熙任会长。亦自同年成立的国际跆拳道师范团始,跆拳道开始走向海外。到1963年跆拳道最后一式“统一”正式完成。(即现今ITF所沿用)朴正熙上台之初崔泓熙任首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他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广跆拳道运动到东南亚地区。此时韩国由于政局不稳,跆拳道协会林立各不统一。崔泓熙回国后几经努力,终于恢复了原大韩跆拳道协会的权威地位。1966年国际跆拳道联盟成立,崔泓熙任总裁。此后跆拳道运动进一步国际化。或许是心系故乡,崔泓熙尝试将跆拳道推广到朝鲜,但遭到了朴正熙的拒绝。1972年崔泓熙被迫离开韩国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3年为对抗ITF,韩国重新建立了世界跆拳道联盟(WTF),金云龙任总裁。两个组织均致力于推广跆拳道运动,但WTF以其官方的正式身份,得以纳入国际奥委会。2002年崔泓熙因胃癌在平壤动了手术,之后他不顾病重,坚持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一个研讨会。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不久逝世于平壤。葬于平壤爱国者烈士陵园。

相关

  • 螺旋菌螺旋菌(英语:Spiral bacteria)系按形态分出的一种细菌种类。其种类次于球菌、杆菌,在细菌家族中位列第三。。螺旋超过一周的螺旋菌被称为螺旋菌,而不满一周的则被称为弧菌。另外,
  • 救命病栋24小时《急症群英》(日语:救命病棟24時,通俗译名:救命病栋24小时系列电视剧)是一部由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由江口洋介主演(江口主演至第四季,第五季由松嶋菜菜子主演)。以急诊室
  • 自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二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自部归于六划部首。自部只以左、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林肯县林肯县(Lincol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北部的一个县,东北与南卡罗莱纳州相接。面积66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348人。县治林肯顿 (Lincolnton)
  • 三对角在线性代数中,一个三对角矩阵是矩阵的一种,它“几乎”是一个对角矩阵。准确来说:一个三对角矩阵的非零系数在主对角线上,或比主对角线低一行的对角线上,或比主对角线高一行的对角
  • 最高产量飞机(订单数)(订单数)
  • 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可承受的程度,使其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的投机活动所支撑。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
  • 子午线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
  • 觉悟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悟,在佛教中与“迷”相对,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指依佛陀所教导的真理修
  • 气象博物馆原台南测候所,俗称胡椒管,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气象观测用建筑,建于日治时期明治31年(1898年),以圆形建物与宽烟囱塔楼两种构造组成,是台湾日治初期兴建的少数大型建筑之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