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公司田溪桥遗迹

✍ dations ◷ 2025-04-25 08:24:26 #淡水公司田溪桥遗迹
公司田桥遗址是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淡水区的新制古迹,属于三级古迹,邻近三芝区,该桥建于1812年(清嘉庆12年),道光年间损毁,1862年(清同治元年)重建。2001年时成为当时台北县县定古迹(今新北市市定古迹)。该桥遗址跨于今淡水区林子溪上(淡海新市镇内)。古迹原址仅存桥墩基石,公司田桥旧桥板与重建碑文已移往他处保存。此石碑原暂放在淡水礼拜堂,但后来因为在离公司田溪不远处的育英国小因重视乡土教育以及此校的校区也包含了公司田溪的遗址等因素,因此便将公司田溪石碑重立于育英国小内。清朝时是淡水往三芝、金山方向的交通要道。最早,该桥都是以架设在旧林子街的鸭母窟与田螺穴之间的简易木板桥通行,1812年(嘉庆17年),由地方乡人发起兴建较坚固的木桥;1821年(清道光元年)的大风雨,木桥被洪水冲走,后来仅架设临时性的木板桥。但每当豪雨发生时,木板就会被冲到下游,等到雨过天晴时,乡民才又将它搬回原处。1862年(清同治初年),庄人才又提议改建为石桥。即“淡水公司田溪桥遗迹”。现仅存桥板三条,石碑一块,原本石碑移至淡水镇育英国小内,公司田溪桥旁重造公司桥石碑。在公司田溪碑迁移前特别请淡水吴丽华女士至育英国小拓碑,于2008年(民国97年),原于育英国小之公司田溪碑迁移回原处,原育英国小的那块就碑址另立一块纪念牌。

相关

  •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语: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1947年7月30日-)生于巴黎,是一位法国病毒学家,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研究小组主任。她主要从事反转录病毒
  •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是针对线粒体,尤其是肝细胞中的线粒体的自身抗体。若在人体血液或血浆中检出该抗体,则意味着此人可能患有严重的自体免疫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 圣马丁修道院图尔的圣马丁(圣公会译圣马田,图尔主教)(拉丁文:Sanctus Martinus Turonensis,316年-397年11月11日),4世纪基督教著名圣人。关于他的一个传说是割袍赠予化身为乞丐的耶稣。马丁生于匈
  • 根际根际(英语:Rhizosphere),也称根际层,是土壤中一个狭窄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以及有关的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的直接影响,这一区域之外的土壤通常被称为非根际土壤或散土
  • 保护层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还有一种工艺,将刀具刃口(铣
  • sarcoma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英语:Reinforced Concrete,Ferroconcrete,RC),工程上常简称为钢筋砼或钢混,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两者共同工作从而改善
  • 森林书森林书(天城体:आरण्यक,IAST:āraṇyaka,字面意思为“森林之书”,音译为“阿兰若书”)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以早期古典梵语写成,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按照传统说法,森林书是
  • 细胞接合细胞连接(或细胞间桥(intercellular bridge))是在一些多细胞生物例如动物的组织中存在的一种结构。细胞连接包括该相邻细胞之间或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提供接触的蛋白质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