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国山
✍ dations ◷ 2025-04-04 12:28:27 #日本国山
日本国(日语:日本国),别名石钵山,是日本新潟县村上市与山形县鹤冈市交界处的一座小山,因山顶标高555米,因此每年订于5月5日开山。关于此山名的由来有诸多说法,其中一说是江户时代时的将军(德川家光)在此山上捕捉到一只老鹰而大喜,并赐名此山为“日本国”。而在文献上,日本国的山名首次入籍,则是在明治时代时由国土地理院确认登录。日本国山的开山庆祝活动是在1981年时开始的例行活动,当时活动主办单位在山顶上设置了一书写着“日本国征服”字样的横幅挂牌。由于只是个地方性的小活动原本并不是受到太多注目,直到2013年时,主办的地方单位“我爱日本国会”(日本国を愛する会)原本规划要发行一份“日本国征服证明书”给参与活动并成功登顶的民众,但因时值日本与中国及韩国之间发生领土争议的敏感时期,证明书上的“征服”两字与和国家名称重复的独特山名之组合在经新闻的报导之后,引起了争议。支援此活动的新潟县地域振兴局之负责人接到许多来自各界民众的书信或电话抗议,认为这样的用词颇为不当,虽然“征服”是当地一直以来对于登顶所用的既有称呼方式,但基于避免没必要的混乱之考量,在地域振兴局的协调下我爱日本国会的会员同意将该证书改名为“日本国登顶证明书”,才解决了相关的争议。
相关
- 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英语:α-Ketoglutaric acid,较早的文献称为英语:2-Oxoglutaric acid)是戊二酸的两种带酮基的衍生物中的一种(如果不特别说明,“酮戊二酸”这个术语大多数指的就是α型
- 链式音移链变,也称链式音移、链式音变、链移(英语:chain shift,chaining,enchainment)是一个历史音系学概念,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涉及几个音段(通常是元音)全部改变其语音现实的复杂音系变化
- 苏纪兰苏纪兰(1935年12月31日-),湖南攸县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主任。曾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执委
- 对照试验对照实验(英语:control experiment)是在实验中设置比较对象(对照组)的一种科学方法,目的是为了与进行实验的对象(实验组)进行对照,减少实验中不确定的变数带来的影响,以之来显示出实验
- 葡萄酒之路德国葡萄酒之路(德语:Deutsche Weinstraße)是德国第一条旅游路线,1935年开放,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全长85公里。这条路线的标志是黄色背景上的一串十个葡萄和路线的名称。为了
- 间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泛指一类存在于骨髓、脂肪组织等位置的一系列能够贴附在塑料表面生长、具有一定分化潜能的细胞群。根据国际细胞治疗协会2005年提出
- 铁路利用本列表资料分别列出铁路货运及客运之资料。下表列出每年延吨公里超过10亿的国家,若无其他注记,资料均来自国际铁路联盟铁路统计2014年报告下表列出每年货运量1000万吨以上的国
- 多元醇多元醇(英语:Polyol)是指拥有多个羟基的醇,在食品科学和高分子化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糖醇是通常由糖类的醛、酮羰基被还原为羟基后生成的多元醇,通式 H(HCHO)n+1H。糖醇的甜度和热
- 俯冲隐没带(英语: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带”、“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对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区。隐没带存在于聚合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
- 洋务派洋务派,是指清朝末期统治阶级内部在“洋务自强运动”中大力推行并付诸实施的清朝官员。与之相对应者是“顽固守旧派”。洋务派的骨干均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外国进行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