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烯

✍ dations ◷ 2025-09-10 14:56:08 #环烯烃,桥环化合物

瞬烯(化学式:C10H10)是一个碳氢化合物。瞬烯是流变分子之一,其分子内所有的碳碳键不断地发生Cope重排,从而存在多个价互变异构体。

瞬烯最早在1963年由G. Schröder通过光解环辛四烯二聚体而得,同时生成副产物苯。

高温时,快速的分子内重排与结构对称性,使瞬烯所有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核磁共振实验中呈现等价。重排可能产物多达10!/3 = 1,209,600个 (未计算对映异构体),下图仅列出其中的五个。

瞬烯在室温下的质子NMR谱有一个宽峰,表明可以分辨出分子中不同的氢原子。在二硫化碳做为溶剂、温度120.3 °C时,瞬烯的1H NMR谱只存在4.237 ppm一个尖锐的吸收峰,说明分子重排速度大于1H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无法被分辨出来。 变温13C NMR实验与变温魔角固体核磁共振(13C CP-MS NMR)实验中亦可观察到快速的平衡反应。 Martin由变温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瞬烯结构变化所需要的活化能为11.8 kcal/mol。 Patel等人于2020年发表的研究工作中通过理论计算发现瞬烯衍生物的构型重排时所需要的活化能约为14 kcal/mol。

相关

  • 血痰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纤毛虫类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
  • C值谜C值谜(C-value enigma)更常见且较早出现的名称是C值悖论(C-value paradox)。指一个关于真核生物各物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的难题,也就是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
  • 枪支比率这是一个各国每百人枪支拥有量列表的文章。除非另有注明来源,各国枪支数据出自Small Arms Survey 2007,,并且是以各国枪支总数除以各国估计的人口数得出的结果。因为某些人拥
  • 桓温侄孙:桓振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重要将领及权臣、军事家,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马、录尚书事。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因领兵消灭成汉而声名
  • 油画油画,指用干的油调配的颜料所作的绘画。油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有油帛的记载,明代《髯饰录》记载了诸种油画技法。油画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兴盛起来,并传播到各地。欧洲油画
  • Cu(phth)邻苯二甲酸铜是铜(II)的邻苯二甲酸盐,化学式为C6H4(COO)2Cu。邻苯二甲酸铜一水合物为单斜晶体,α=26.10±0.025,b=9.79±0.01,c=6.67±0.01Å,γ=93.9±0.2°。空间群B2/b(C2A6,
  • 2004年9月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0827045910/http://www.livingchina.cn/
  • 大山郁夫大山郁夫(1880年9月20日-1955年11月30日)是一位日本政治人物。1880年出生于兵库县赤穗郡若狭野村(现相生市)。早稻田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17年加入朝日新闻社,第二年因为白虹贯日
  • 何炳松何炳松(1890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中国历史学家。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何炳松出生于金华文昌巷的一知识分子家庭。其祖先住在今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