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烯

✍ dations ◷ 2025-11-27 16:17:41 #环烯烃,桥环化合物

瞬烯(化学式:C10H10)是一个碳氢化合物。瞬烯是流变分子之一,其分子内所有的碳碳键不断地发生Cope重排,从而存在多个价互变异构体。

瞬烯最早在1963年由G. Schröder通过光解环辛四烯二聚体而得,同时生成副产物苯。

高温时,快速的分子内重排与结构对称性,使瞬烯所有碳原子和氢原子在核磁共振实验中呈现等价。重排可能产物多达10!/3 = 1,209,600个 (未计算对映异构体),下图仅列出其中的五个。

瞬烯在室温下的质子NMR谱有一个宽峰,表明可以分辨出分子中不同的氢原子。在二硫化碳做为溶剂、温度120.3 °C时,瞬烯的1H NMR谱只存在4.237 ppm一个尖锐的吸收峰,说明分子重排速度大于1H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无法被分辨出来。 变温13C NMR实验与变温魔角固体核磁共振(13C CP-MS NMR)实验中亦可观察到快速的平衡反应。 Martin由变温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瞬烯结构变化所需要的活化能为11.8 kcal/mol。 Patel等人于2020年发表的研究工作中通过理论计算发现瞬烯衍生物的构型重排时所需要的活化能约为14 kcal/mol。

相关

  • 4d10 5s2 5p42, 8, 18, 18, 6蒸气压第一:869.3 kJ·mol−1 第二:1790 kJ·mol−1 第三:2698 kJ·mol主条目:碲的同位素碲(拼音:dì,注音:ㄉㄧˋ,粤拼:dai3),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e,
  • 基因鉴定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资阳人资阳人是发现于在中国四川省资阳县黄鳝溪桥下的智人化石,于1951年发现,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大约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出土的化石是一个头骨,并保存有上颌骨的部分。伴随
  • ǃ̃齿龈鼻搭嘴音(Alveolar nasal click)或龈后鼻搭嘴音(Postalveolar nasal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ǃ̃⟩或⟨ᵑǃ⟩,亦有部分语
  • 约翰一世(遗腹子)约翰一世(法语:Jean Ier de France,1316年11月15日-1316年11月20日),名义上的法兰西国王和纳瓦拉国王(自出生至去世)。约翰为卡佩王朝国王路易十世的遗腹子,母亲是匈牙利公主克
  • 曼久尔·巴尔加瓦曼朱尔·巴伽瓦(英语:Manjul Bhargava,1974年8月8日-),印度裔加拿大-美国数学家。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主要以对数论的研究知名。2014年,巴伽获费尔兹奖,获奖原因是“发展了数的几何
  • 马三家马三家可以指:
  • 明朝小冰河时期明朝小冰河时期,明朝末期中国出现了极冷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较其他时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非常寒冷,使粮食大幅度减产,引发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
  • 叶贽叶贽(?-1513年),字崇礼,明朝政治人物,淮安山阳县人。叶淇从子。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其为官谨慎不冤。后出任嘉兴府知府、改台州府知府、广信府知
  • 放射小帽螺放射小帽螺(学名:),是Lepetellida目小帽螺科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韩国、台湾,常栖息在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