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生

✍ dations ◷ 2025-02-24 14:20:11 #1954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刑法学家,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废除死刑运动者,一桥大学校友,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校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友,苗栗人,

李茂生(1954年10月1日-),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日本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台湾废除死刑运动参与者。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学士、硕士。硕士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原先就读东京大学,因无法达到东京大学指导教授的认可标准而无法毕业,在原指导老师的联络与帮助下转到一桥大学,师从福田雅章,于1991年以86万字的博士论文〈日本战后行刑思想史〉获得一桥大学刑事法学博士(一桥大学创校以来所颁授的第八个博士,第一个外国人博士)。

李茂生主要以米歇尔·福柯、乔治·阿甘本的理论冶炼刑事法,曾经主导台湾少年事件处理法的修正。教学风格活泼,虽多讽刺戏谑之语,然实寓其刑法思想于其中。李茂生一向主张客观说,其刑法思想与国内通说大相径庭,上课内容艰深难懂,时常讽刺时政与爆料名人八卦,深受学生爱戴。唯法律系学生在国家考试的考量下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修习其所开设的刑法总则课程,另外每两年开设有监狱学、少年事件处理法等课程。

李茂生的兴趣非常广泛,年轻时曾经利用fortran写出滑雪的电脑游戏。

李茂生老师主张的客观说,在三阶理论中,是将主观要件的判断,延后到第3阶段的“有责性”的判断阶段;在第1阶段的“构成要件该当性”、第2阶段的“违法性”的判断阶段,都只考虑犯罪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避免被告的主观意思被任意扭曲。

李茂生对医疗人员的批判,认为医疗人员应该要病患负起更大责任,例如:以往医疗体系认为只要取得“患者的同意”、“患者家属的同意”或更离谱的“患者相关人士的同意”,手术成功与否都可以免责;事实上,法律对医疗行为会依序审视目的、手段及均衡的正当性,而患者的同意则属于均衡性的判断;倘若目的、手段即已违法,则不论患者是否同意,也无济于事。因此认为制度和判例要求提升医疗人员的责任与减少医疗人员能操作的防卫医疗空间。

相关

  • 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叔丁醇叔丁醇(tert-Butanol;IUPAC名:2-甲基-2-丙醇),又称第三丁醇或新丁醇,是最简单的叔醇,为丁醇四种异构体之一。叔丁醇是具有樟脑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叔丁醇熔点仅仅超过
  • 封印木属见内文封印木(学名:Sigillaria)是一属已灭绝的石松类,为一类高大的树状蕨类,生长在炎热潮湿的沼泽地带中。在石炭纪时颇为兴盛,和鳞木、芦木等一同形成了广大的蕨类雨林。它们的高
  • 毛翅目石蛾,即毛翅目(Trichoptera),是一群具有水生幼虫和陆生成虫的昆虫。大约有14,500种被描述的物种,其中大部分可以根据成年口器分为完须亚目(英语:Integripalpia)(Integripalpia)和环须
  • Houston Chronicle《休斯敦纪事报》(英语:Houston Chronicle)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根据2008年3月的数据,该报在全美发行量第九大的报纸。随着其多年的竞争对手《休斯敦邮报(英语:Hous
  • 婆罗洲象婆罗洲象(学名:),又称加里曼丹象、婆罗洲矮象、婆罗洲侏儒象等,原来被当作外来亚洲象的野化种群。2003年被认为应属于亚洲象的一个独立亚种,但其原生地目前尚无定论。婆罗洲象个头
  • 安圭伯安圭伯(朝鲜语:안규백/安圭伯 ;1961年4月29日-),大韩民国自由派政治人物。第18到21届国会议员。2014年10月12日,安圭伯开始担任新政治民主联合最高委员七个月。
  • 我们活在当下《我们活在当下》(日语:僕らは今のなかで  ?),又译作《如今的我们》,是μ's的单曲,2013年1月23日由Lantis发行,同时也是电视动画《LoveLive!》第一期的片头曲。本曲为电视动画《L
  • 罗丹明6G罗丹明6G是具高萤光性质的罗丹明家族染料之一。其经常被用做观察水中流速、水流方向和传递的追踪染剂。因为罗丹明类的染料具有萤光性质,故以不昂贵的方式也就是萤光计便能简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以控制科学、模式识别、分子影像等研究为主的国家科研机构。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