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奥勒

✍ dations ◷ 2025-11-16 00:24:19 #1942年出生,2011年逝世,科尔沁左翼后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音乐学院校友,中国蒙古族艺术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阿拉腾奥勒(蒙古语:Алтан-Уул,1942年9月30日-2011年8月11日),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人,中国作曲家,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阿拉腾奥勒创作声乐作品近千首、器乐作品近百部。他的主要作品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阿拉腾奥勒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委员。

1942年9月30日(农历八月二十一日),阿拉腾奥勒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他名字的意思是“金山”。1956年,阿拉腾奥勒考入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1957年,15岁的阿拉腾奥勒写出了处女作《送肥歌》。1960年,阿拉腾奥勒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作曲班,师从作曲家辛沪光学习作曲理论。同时,他还跟着马头琴手色拉西、民间歌手铁钢学马头琴和蒙古族民乐。1962年,因为成绩优秀,阿拉腾奥勒得以保送到天津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师从陈齐丽。1964年,阿拉腾奥勒又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跟许勇三、张筠青学习作曲。1967年,尚未毕业的阿拉腾奥勒创作了《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歌曲带有浓厚的蒙古族气息。这首歌本来是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台歌舞晚会所作,晚会因故没能公演,但歌曲在中国广泛流传,阿拉腾奥勒因此一举成名。

1968年,阿拉腾奥勒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束鹿县京剧团工作,担任指挥、乐队队长。1971年,阿拉腾奥勒调到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工作,先后担任作曲、副团长、艺术总监。1973年和1978年,阿拉腾奥勒两次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跟丁善德、桑桐、陈铭志、施咏康、瞿维等人学习作曲。

1977年,阿拉腾奥勒创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与《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是他最重要的两首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最初版本的曲作者并不是阿拉腾奥勒。1977年,内蒙古军区文工团的词作家火华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词,时任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副团长阿民布和作曲,女高音王焕凤在汇演上唱了这首歌。歌曲较短。由于时代原因,歌词里还有“高压电线云中走”、“大庆大寨无限好”等等内容。演出之后,并没有多大影响。不久,火华结识了阿拉腾奥勒,阿拉腾奥勒觉得火华的这部歌词非常出色。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期间,阿拉腾奥勒完成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作曲。这首歌曲带有蒙古族民间风格,但并未直接使用民歌旋律。1978年初,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大四学生女中音马志铮希望阿拉腾奥勒能给她找一首蒙古族风情的歌曲,阿拉腾奥勒就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给了她。不过,马志铮只是在校内唱了这首歌。这首歌经德德玛公开演唱后在中国走红。一次演出后,有观众向德德玛建议去掉“高压电线云中走”、“大庆大寨无限好”等政治性内容。德德玛与火华商量后,将歌词改为现今的模样。

1987年,阿拉腾奥勒评上了一级作曲职称。他创作的声乐作品接近一千首,创作的器乐作品接近百部。此外,他还为影视作品、舞蹈、广播剧创作了很多音乐。1993年10月,阿拉腾奥勒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内蒙古音乐家协会授予他“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作曲家”荣誉称号。2008年,阿拉腾奥勒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萨日纳”杰出贡献奖。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同年,阿拉腾奥勒创作的《白杨树》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阿拉腾奥勒晚年仍然坚持创作,但作品不多。他还外出讲课、推广蒙古族音乐。1999年,阿拉腾奥勒心脏病发作,两年后在北京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数年,在妻子照料下,他的身体一直不错。2011年8月1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阿拉腾奥勒因心脏病突发在呼和浩特的家中去世,享年69岁。2012年10月13日,呼和浩特市古林人文纪念园人文之林举行了阿拉腾奥勒骨灰安葬暨纪念碑揭幕仪式。

阿拉腾奥勒创作了近千首声乐作品,几十部器乐作品。其作品多取材于家乡、草原,旋律的民族特色浓郁。除了《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他的创作的声乐作品还有《请喝一碗马奶酒》、《草原的篝火》、《金色的沙漠上》、《献给母亲的歌》等。创作的主要器乐作品有马头琴小提琴钢琴三重奏《布尔特其诺瓦的故乡》、《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等。此外,他还为影视作品、舞蹈、广播剧写了不少音乐,如电影组曲《沙漠的春天》。

阿拉腾奥勒的妻子王素者为汉族,河北人。阿拉腾奥勒有一子一女,儿子科尔沁夫也是音乐人,女儿名叫包晓云。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290–319)这是ICD码290–319列表:精神疾病。出处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九版(ICD-9, 1977)。本列表基于1975年第九次修改会议作出的建议和第二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的认可。Te
  • 凯林威廉·乔治·凯林(英语:William George Kaelin,1957年11月23日-),生于纽约,美国癌症学家、哈佛医学院教授。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凯林1979年获杜克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
  • 蚀刻蚀刻是指以酸性、腐蚀性或有研磨效用的物质在玻璃表面上创作的技术。传统上,这段过程是在玻璃吹制好或铸好之后进行的。1920年代,人们发明一种新的模刻技术,即将图案直接刻在铸
  • 美国犹太人核心犹太人口:5,425,000 (2012年)扩大的犹太人口 (含犹太人的非犹太裔亲属)6,721,680 (2012年)美国犹太人为具有犹太信仰或犹太血统的美国人。也是犹太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犹太社
  • 间谍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定义间谍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类的一个罪名。间谍罪,是指参加外国间谍组织,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20
  • 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冯·波伊纳男爵第一次世界大战斯韦托扎尔·博罗埃维奇·冯·波伊纳男爵(德语:Svetozar Boroević von Bojna,1856年12月13日-1920年5月23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匈帝国的一名陆军元帅。他是
  • 吸血 (生物学)吸血(Hematophagy ,来自希腊文,“血”,“去吃”)是某些特定动物取食血液的一种行为。由于血液是一种富含营养蛋白和脂质而不需要花费过多努力获得的液体组织,因此特别是在一些小动
  • 主徒会主徒会(拉丁语:Congregatio Discipulorum Domini,简称CDD),是一个隶属天主教会的男性修会,也是中国的第一个本土修会。该组织由刚恒毅枢机创办于河北宣化,后因国共内战被迫撤出中国
  • 列乌托夫列乌托夫(Ре́утов)是俄罗斯莫斯科州的一个城市,位于莫斯科以东12公里。2002年人口约76,800人。1940年10月7日设市。
  • 痞子遇到爱《爱在垦丁-痞子遇到爱》(英文:Peace In Love)是一部于2014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众多台湾艺人与中国艺人携手合作,许多有名的综艺艺人也都在此片特别演出。2014年6月13日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