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罗曼语支

✍ dations ◷ 2025-09-07 02:48:05 #CS1奥克语来源 (oc),罗曼语族

奥克-罗曼语支 (加泰罗尼亚语:llengües occitanoromàniques,奥克语:lengas occitanoromanicas),又称东伊比利亚语支,是位于罗曼语族下西罗曼语支的一个分支,一般指奥克语和加泰罗尼亚语,有时还包括阿拉贡语、皮埃蒙特语和鲁瓦阿方言(英语:Royasc)。

该语支分布于安道尔,西班牙东部的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自治区和巴利阿里群岛,法国南部的奥克西塔尼亚和东比利牛斯省,摩纳哥,意大利西北的奥克山谷(英语:Occitan Valleys),瓜尔迪亚皮耶蒙泰塞和撒丁岛上的阿尔盖罗。历史上还曾分布于的黎波里伯国和阿拉贡王权。

现代加泰罗尼亚语和奥克语在书写上比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之间还要相似,并在高卢罗曼语支和伊比利亚罗曼语支之间形成了方言连续体,与高卢-意大利语也很接近。

而比起历史和语言学的因素,高卢罗曼与伊比利亚罗曼语言的划分更多是以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民族国家的领土范围为基础。因此,该语支是否存在在语言学和政治上还有争议。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奥克语和加泰罗尼亚语均属于高卢罗曼语支,另一些则认为两者分属不同语支。西班牙语言学者拉蒙·梅嫩德斯·皮达尔支持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语言同属一支,而法国的加斯东·帕里斯(英语:Gaston Paris)倾向于奥克语属于高卢罗曼语支的观点。其他学者,例如威廉·迈耶尔-吕布克(英语:Wilhelm_Meyer-Lübke)、弗雷德里希·迪耶兹和路易·阿利贝尔认为两种语言同属一支。在一些理论中,加泰罗尼亚语属于奥克语的通变系统。

在中世纪时,加泰罗尼亚语和奥克语还没有明显的区分。当时的游唱诗人阿尔伯泰特(英语:Albertet_de_Sestaro)说:“僧侣们啊,告诉我,在你们看来,加泰罗尼亚人和法国人哪个更好?我把普罗旺斯、利穆赞、奥弗涅和维耶努瓦(法语:Viennois)归到加泰罗尼亚,虽然这些都是两位国王的领地。”在马赛,一首典型的普罗旺斯歌曲被称为“加泰罗尼亚歌曲”。

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加泰罗尼亚语和奥克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在划分奥克语方言的超方言类别时,两者则被视作一个整体。语言学家皮埃尔·贝克(英语:Pierre Bec)和多梅尔格·苏米昂都对奥克-罗曼语支进行了内部分类。二人都将加泰罗尼亚语、加斯科方言和一部分隆格多克方言归于阿基坦-伊比利亚这一类别,但在其他部分的划分上存在分歧。

贝克的分类

苏米昂的分类

该语支包括如下语言变体:

(†:已灭绝)

下表给出了该语支不同变体中一到十的读法和写法。

相关

  • 佐剂免疫佐剂(英语:Immunologic adjuvant或 Immunoadjuvant,简称佐剂,英语:adjuvant)是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动物体内,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物质 ,或称为非特异
  • 会计会计可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语: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简称中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
  • 桌面排版桌面出版(英语:Desktop publishing,DTP)是指在个人电脑上运用版面设计技巧来创建文档(以供印刷)。桌面出版软件可以生成布局,并生成在印刷质量上可以与传统排版和印刷相媲美的文本
  • 酮酸酮酸(英语:Keto acid)是一类在生物体内拥有重要作用的有机酸,在氨基酸新陈代谢和维持氧化还原状态的过程中它起一个中心作用。酮酸分两种:α-酮酸是两个羰基直接相邻的酮酸,丙酮酸
  • 肝炎病毒科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代表种:E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
  • Library of Congress坐标:38°53′12.64″N 77°0′16.7″W / 38.8868444°N 77.004639°W / 38.8868444; -77.004639国会图书馆(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简称LOC),位于美国华盛顿,是美国国会的附属
  • 阴阳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根据其特征划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类(七政的次序),统称“五行”。五行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
  • 蒙哥汗蒙哥汗(蒙古语: ᠮᠥᠩᠬᠡ ᠬᠠᠭᠠᠨ,鲍培转写:Möngke qaγan,秘史记音:蒙客,又译莽赉扣,西里尔字母:Мөнх хаан,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也是大蒙古
  • 太仆寺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周穆王任命伯冏担任太仆正,史官写了册书,名为〈冏命〉(收入《尚书》)。故后世雅称太仆寺为冏寺,太仆寺卿为冏卿。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