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鋕事件

✍ dations ◷ 2025-02-23 22:50:29 #屏东县历史,2000年台湾,2000年4月,台湾LGBT权益,跨性别,校园暴力事件

叶永鋕事件是台湾一起关于性别平等教育议题的校园事件。叶永鋕生前就读于屏东县高树国中,因带有阴柔的性别气质而遭到部分同学霸凌,甚至曾被强行脱下裤子“验明正身”,因此叶永鋕不敢在下课时间去上厕所。2000年4月20日11点42分,叶永鋕不得不在上课时间提前离开教室去上厕所,后来被发现卧倒在漏水的厕所血泊中,送医后隔天不治死亡。

此事件引起台湾社会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视及讨论,使得原《两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订为《性别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从传统二元的两性教育,延伸转化成为更具普遍性的性别平等教育。

根据叶永鋕的母亲陈君汝描述,从小叶永鋕就很温柔,不只爱笑爱唱歌,也喜欢编织、烹调,“很喜欢玩扮家家酒的游戏,玩煮菜的玩具”,家人一度很担心,带叶永鋕去看心智科,医生说叶永鋕“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那些看他的人”因此家人都能接纳叶永鋕的特质。

叶永鋕阴柔的性别气质,导致他在国中时常常被班上男同学嘲笑“娘娘腔”,还会被捉弄与欺负,例如国一和国二曾被数位同学强行脱下裤子“验明正身”。陈君汝回忆说:“永鋕就读国中后,曾经跟我说同学在学校会抓着他,要脱他的裤子。”尽管他曾向学校反应,但是情况并未改善,以至于叶永鋕下课时间不敢上厕所。根据调查,当时叶永鋕被迫以四种方式如厕:提早几分钟下课、找要好的男同学陪同、上课钟响后使用女生厕所,以及使用教职员厕所等。

除此之外,同学还会逼他代写功课,叶永鋕的母亲陈君汝曾发现一团叶永鋕揉掉的周记,上面写着:“老师你难道瞎了眼吗?两份作业一样的笔迹,都没有看出来?”叶永鋕过世前一个月,叶永鋕也曾经留纸条给陈君汝:“妈妈,我不想上学,学校有人要打我!”,陈君汝立即去电学校,却被校方敷衍的挂上电话。

2000年4月20日上午,屏东高树国中三年二班的叶永鋕,在第四节音乐课下课前5分钟举手向老师表示想上厕所,经老师同意后离开教室。音乐教室旁边原本有厕所,却因学校无力管理而关闭,叶永鋕必须跑过黑板树林区,使用100米外另一排教室末端的厕所,但这座厕所却是漏水的。

一直到下课钟响后,叶永鋕都没有返回教室,之后叶永鋕被别班同学发现倒卧在积水的厕所,口鼻都是血。叶永鋕被送往当地同庆医院,后转医到屏东基督教医院急救,于隔天凌晨不治。

2000年6月10日,法务部法医研究所验尸鉴定书认为叶永鋕身上无护身防御之擦伤,解剖时发现叶生患有高度气管性肺炎,因此判定叶生是如厕后意识上较缺乏反应能力下跌倒造成头颅骨之骨折,并且认为是其自身疾病导致昏倒。

2001年,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假设性问题函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高度气管性肺炎是否会引起患者昏倒,该院回函表示,一般而言‘支气管性肺炎’应不致产生晕倒现象,除非并发其他疾病,如脑部或心脏。。

2005年9月6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认为,死者于尸体解剖发现有气管性肺炎及心肌病变,因此死者仍有可能因心性猝死造成暂时性意识丧失,于昏倒时头部撞击发生颅内出血,依据法院所提供之资料,此点仍无法排除其可能性,且死者之弟供称死者曾于家中夜间如厕时发生昏倒,由于该实例有记载其弟之描述,故小便时所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于昏倒时造成重度头部外伤进而死亡,无法排除其可能性。

2006年9月12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决定谳,认定死因是叶永鋕因小便后急于返回教室,步下台阶行走时触及湿滑之地板(判决中认定校长等行政人员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导致厕所漏水,未营造合乎卫生之环境),瞬间重心急剧失衡并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倒地时,其头部撞击地面致死。

2000年6月,屏东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蒋忠义以业务过失致死罪对高树国中校长、总务主任和庶务组长等人提起公诉。

2001年1月19日,屏东地方法院根据法医的鉴定报告,宣判校长等三人无罪。

2001年8月21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认为检察官上诉无理由,驳回检察官上诉,并维持第一审无罪之判决。

2004年7月23日,台湾最高法院认为法医的鉴定报告书跟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对假设性问题的覆函内容,似非完全一致,原审未送请其他医事专门机构鉴定,即认定叶永鋕系因病自行昏倒尚嫌率断,原判决撤销并发回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2005年10月31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中无法排除死者自身疾病所发生的昏厥,且死者倒卧之处无积水,驳回检察官上诉。

2006年5月11日,台湾最高法院以第二审法院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以无法排除迷走神经性昏厥,即可推认本案被害人当然系因迷走神经性昏厥而昏倒一节,并未在理由中叙明证据取舍及认定之理由,自有判决不备理由之违误,且死者衣裤沾有水迹和被害人头部撞击之点,究竟在一号小便池之台阶或在地板亦有疑问,原判决撤销并发回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2006年9月12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决定谳,认定高树国中校长、总务主任、庶务组长三人因过失致人于死,分别判处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有期徒刑。判决中认定被告等人俱为负责学校行政之人员,却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未营造合乎卫生之环境,以维护学生在校时之人身安全。叶永鋕死因,则认定是因小便后急于返回教室,步下台阶行走时触及湿滑之地板,瞬间重心急剧失衡并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倒地时,其头部撞击地面致死,地面积水因毛细现象被死者衣物吸收。

事件发生后不久,教育部由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纪惠容、王丽容、苏芊玲、毕恒达等组成调查小组,他们在将事件与后续处置等制成记录后,于报告书中呼吁教育部重视校园性别问题。

叶永鋕事件肇因于学校没有教授性别平等教育,也未重视学生间因性别特质不同而引发的霸凌,致使叶永鋕不得不在上课时间单独去上厕所,引发后续憾事。此事引起性别平等教育人士、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关注,诸多民间团体如妇女新知基金会、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台湾人权促进会、同志团体及人本教育基金会等亦都关切此事件,人本基金会除陪同家属向当时县长陈情,要求查明死因外,亦访谈相关学生、教师、医师、里港分局警员等;台湾人权促进会亦指派律师赴高树访谈家属以调查此事。

叶永鋕的牺牲,唤醒了社会大众对于性别平等教育及校园人权的重视,也凸显了校园的种种困境,如事发后,学校主任指示学生将案发厕所的血迹冲洗干净,并将叶永鋕的染血外套泡水清洗,侦办此案的里港分局局长曾说:“叶永鋕比较娘娘腔,事情闹大了,对家属也不好,最好淡化。”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更一审法官则于庭讯时则说:“性别平等这什么东西,很时髦喔!”。此事件除了事发时媒体大幅报导之外,多年来学界、民间团体及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讨论更不曾中断过。

叶永鋕妈妈陈君汝原本在高树鄕务农,事发后她说“打赢官司只是还我一个小小的公道。我救不了我的孩子,我要救别人的孩子!”、“为什么校长三人不能真心诚意的认错?只要道歉,我立即撤回诉讼!”她也曾参与2010年及2016年等多次高雄同志大游行,并上台发言“他们有罪吗?我会问:他们有罪吗?我的小孩子没有了,我要救像他这样的小孩子,如果我站出来能够救这些人,我愿意,我真的愿意”、“孩子们,你们要勇敢。天地创造你们这样一个人,一定会有一道曙光,让你们去争取人权,要做自己,不要怕,孩子们,你们不要哭 ⋯ 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向着阳光去争取我们的权利”、“你们手上的车票是到终点站的,绝对不可以中途下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发起“新校园运动:反性别暴力”活动,强调除了尊重传统两性外,也应尊重不同性倾向和性别特质的人,并破除刻板印象、消除暴力。

2000年12月16日,教育部宣布“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教育政策从两性教育延伸转化成为多元性别教育。

2000年,同志纪录片导演陈俊志筹画拍摄叶永鋕纪录片。

2001年,教育部推动性别教育的主题订为“多元性别、校园安全”。

2001年5月,屏东县政府成立第一届“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开始推动校园性别平等教育。

2004年,《性别平等教育法》制定时更注重性倾向、性别特质、性别认同等内容。

2006年,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出版《拥抱玫瑰少年》以纪录叶永鋕事件,并借此探讨其性别教育意涵。

2007年,教育部拍摄纪录片《玫瑰少年》。

2009年,《玫瑰少年》发行,送至全国高中作为教材。

2015年11月7日,台湾歌手蔡依林“Play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加场,在演唱歌曲“不一样又怎样”前,播放由导演侯季然执导访问叶永鋕妈妈的“玫瑰少年”叶永鋕纪录片,呼吁大众关注校园性别暴力霸凌问题。

2018年12月26日,台湾歌手蔡依林第14张录音室专辑《Ugly Beauty》中的歌曲《玫瑰少年》即是向叶永鋕致敬。该歌曲于翌年获得第30届金曲奖的年度歌曲奖。

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权运动↗ · 原住民族运动↗
农民运动↗ · 环境运动↗ · 性别平等运动↗ · 学生运动↗ · 食品安全运动↗ · 教育改革运动↗ · 体育改革运动↗

相关

  • 原肾管原管肾(英语:protonephridium)是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内肛亚门苔藓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成对出现。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
  • 那珂郡那珂郡(日语:那珂郡/なかぐん Naka gun */?)是茨城县的一郡。人口35,467人、面积37.48 km²(2005年1月1日)。辖下1村。2005年(平成17年)1月21日,由那珂郡中的那珂町及瓜连(うりづら)
  • 血色素沉着症第1型HFE遗传性血色病,又名血色沉着症第1型或HFE相关遗传血色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过度摄取铁质,令身体内的总铁质含量达至病理性的水平。人类与及其他动物都没有方法排出多余的铁质
  • 埃里希·门德尔松埃里希·门德尔松(德语:Erich Mendelsohn,1887年3月21日-1953年9月15日)为20世纪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之一。他最著名的作品约建于1920年代,他的艺术风格最恰当地应该被规为表现主义。
  • 埃德·马基爱德华·约翰·“埃德”·马基(英语:Edward John "Ed" Markey、1946年7月11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05年成为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院议员。他在美国参议院的2013年特别选
  • 俞渝俞渝(1965年5月1日-),英文名Peggy Yu,中国女企业家,当当网联合创始人。1965年5月出生在重庆,198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做翻译。1987年前往
  • 自然美学自然美学(英语:Aesthetics of nature)是一种以美学观点探讨自然物件的哲学伦理学子领域。其中包含了无私的概念,并在图像与导论中融入正面美学的思想。 在18和19世纪,自然美学发
  • 包兰亭包兰亭(英语:Joseph W. Ballantine,1888年7月30日-1973年1月29日),生于印度,美国外交官。包兰亭1888年出生于在印度的一个传教士家庭。1909年自安默斯特学院毕业后成为外交官。1911
  • 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富恩特斯(José Napoleón Duarte Fuentes,1925年11月23日—1990年2月23日) 从1984年到1989年之间担任萨尔瓦多总统。在1979年政变率领军民革命军
  • 燃情岁月《燃情岁月》(英语:)是1994年美国根据1979年出版的Jim Harrison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导演爱德华·茨威克,主演布拉德·皮特、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丹·奎因。该片获得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