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鋕事件

✍ dations ◷ 2025-04-28 01:18:32 #屏东县历史,2000年台湾,2000年4月,台湾LGBT权益,跨性别,校园暴力事件

叶永鋕事件是台湾一起关于性别平等教育议题的校园事件。叶永鋕生前就读于屏东县高树国中,因带有阴柔的性别气质而遭到部分同学霸凌,甚至曾被强行脱下裤子“验明正身”,因此叶永鋕不敢在下课时间去上厕所。2000年4月20日11点42分,叶永鋕不得不在上课时间提前离开教室去上厕所,后来被发现卧倒在漏水的厕所血泊中,送医后隔天不治死亡。

此事件引起台湾社会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视及讨论,使得原《两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订为《性别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从传统二元的两性教育,延伸转化成为更具普遍性的性别平等教育。

根据叶永鋕的母亲陈君汝描述,从小叶永鋕就很温柔,不只爱笑爱唱歌,也喜欢编织、烹调,“很喜欢玩扮家家酒的游戏,玩煮菜的玩具”,家人一度很担心,带叶永鋕去看心智科,医生说叶永鋕“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那些看他的人”因此家人都能接纳叶永鋕的特质。

叶永鋕阴柔的性别气质,导致他在国中时常常被班上男同学嘲笑“娘娘腔”,还会被捉弄与欺负,例如国一和国二曾被数位同学强行脱下裤子“验明正身”。陈君汝回忆说:“永鋕就读国中后,曾经跟我说同学在学校会抓着他,要脱他的裤子。”尽管他曾向学校反应,但是情况并未改善,以至于叶永鋕下课时间不敢上厕所。根据调查,当时叶永鋕被迫以四种方式如厕:提早几分钟下课、找要好的男同学陪同、上课钟响后使用女生厕所,以及使用教职员厕所等。

除此之外,同学还会逼他代写功课,叶永鋕的母亲陈君汝曾发现一团叶永鋕揉掉的周记,上面写着:“老师你难道瞎了眼吗?两份作业一样的笔迹,都没有看出来?”叶永鋕过世前一个月,叶永鋕也曾经留纸条给陈君汝:“妈妈,我不想上学,学校有人要打我!”,陈君汝立即去电学校,却被校方敷衍的挂上电话。

2000年4月20日上午,屏东高树国中三年二班的叶永鋕,在第四节音乐课下课前5分钟举手向老师表示想上厕所,经老师同意后离开教室。音乐教室旁边原本有厕所,却因学校无力管理而关闭,叶永鋕必须跑过黑板树林区,使用100米外另一排教室末端的厕所,但这座厕所却是漏水的。

一直到下课钟响后,叶永鋕都没有返回教室,之后叶永鋕被别班同学发现倒卧在积水的厕所,口鼻都是血。叶永鋕被送往当地同庆医院,后转医到屏东基督教医院急救,于隔天凌晨不治。

2000年6月10日,法务部法医研究所验尸鉴定书认为叶永鋕身上无护身防御之擦伤,解剖时发现叶生患有高度气管性肺炎,因此判定叶生是如厕后意识上较缺乏反应能力下跌倒造成头颅骨之骨折,并且认为是其自身疾病导致昏倒。

2001年,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假设性问题函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高度气管性肺炎是否会引起患者昏倒,该院回函表示,一般而言‘支气管性肺炎’应不致产生晕倒现象,除非并发其他疾病,如脑部或心脏。。

2005年9月6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认为,死者于尸体解剖发现有气管性肺炎及心肌病变,因此死者仍有可能因心性猝死造成暂时性意识丧失,于昏倒时头部撞击发生颅内出血,依据法院所提供之资料,此点仍无法排除其可能性,且死者之弟供称死者曾于家中夜间如厕时发生昏倒,由于该实例有记载其弟之描述,故小便时所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于昏倒时造成重度头部外伤进而死亡,无法排除其可能性。

2006年9月12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决定谳,认定死因是叶永鋕因小便后急于返回教室,步下台阶行走时触及湿滑之地板(判决中认定校长等行政人员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导致厕所漏水,未营造合乎卫生之环境),瞬间重心急剧失衡并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倒地时,其头部撞击地面致死。

2000年6月,屏东地方法院检察署检察官蒋忠义以业务过失致死罪对高树国中校长、总务主任和庶务组长等人提起公诉。

2001年1月19日,屏东地方法院根据法医的鉴定报告,宣判校长等三人无罪。

2001年8月21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认为检察官上诉无理由,驳回检察官上诉,并维持第一审无罪之判决。

2004年7月23日,台湾最高法院认为法医的鉴定报告书跟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对假设性问题的覆函内容,似非完全一致,原审未送请其他医事专门机构鉴定,即认定叶永鋕系因病自行昏倒尚嫌率断,原判决撤销并发回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2005年10月31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中无法排除死者自身疾病所发生的昏厥,且死者倒卧之处无积水,驳回检察官上诉。

2006年5月11日,台湾最高法院以第二审法院以行政院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鉴定书以无法排除迷走神经性昏厥,即可推认本案被害人当然系因迷走神经性昏厥而昏倒一节,并未在理由中叙明证据取舍及认定之理由,自有判决不备理由之违误,且死者衣裤沾有水迹和被害人头部撞击之点,究竟在一号小便池之台阶或在地板亦有疑问,原判决撤销并发回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2006年9月12日,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决定谳,认定高树国中校长、总务主任、庶务组长三人因过失致人于死,分别判处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有期徒刑。判决中认定被告等人俱为负责学校行政之人员,却怠于维修学校厕所水箱,未营造合乎卫生之环境,以维护学生在校时之人身安全。叶永鋕死因,则认定是因小便后急于返回教室,步下台阶行走时触及湿滑之地板,瞬间重心急剧失衡并引发的迷走神经性昏厥倒地时,其头部撞击地面致死,地面积水因毛细现象被死者衣物吸收。

事件发生后不久,教育部由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纪惠容、王丽容、苏芊玲、毕恒达等组成调查小组,他们在将事件与后续处置等制成记录后,于报告书中呼吁教育部重视校园性别问题。

叶永鋕事件肇因于学校没有教授性别平等教育,也未重视学生间因性别特质不同而引发的霸凌,致使叶永鋕不得不在上课时间单独去上厕所,引发后续憾事。此事引起性别平等教育人士、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关注,诸多民间团体如妇女新知基金会、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台湾人权促进会、同志团体及人本教育基金会等亦都关切此事件,人本基金会除陪同家属向当时县长陈情,要求查明死因外,亦访谈相关学生、教师、医师、里港分局警员等;台湾人权促进会亦指派律师赴高树访谈家属以调查此事。

叶永鋕的牺牲,唤醒了社会大众对于性别平等教育及校园人权的重视,也凸显了校园的种种困境,如事发后,学校主任指示学生将案发厕所的血迹冲洗干净,并将叶永鋕的染血外套泡水清洗,侦办此案的里港分局局长曾说:“叶永鋕比较娘娘腔,事情闹大了,对家属也不好,最好淡化。”台湾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更一审法官则于庭讯时则说:“性别平等这什么东西,很时髦喔!”。此事件除了事发时媒体大幅报导之外,多年来学界、民间团体及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讨论更不曾中断过。

叶永鋕妈妈陈君汝原本在高树鄕务农,事发后她说“打赢官司只是还我一个小小的公道。我救不了我的孩子,我要救别人的孩子!”、“为什么校长三人不能真心诚意的认错?只要道歉,我立即撤回诉讼!”她也曾参与2010年及2016年等多次高雄同志大游行,并上台发言“他们有罪吗?我会问:他们有罪吗?我的小孩子没有了,我要救像他这样的小孩子,如果我站出来能够救这些人,我愿意,我真的愿意”、“孩子们,你们要勇敢。天地创造你们这样一个人,一定会有一道曙光,让你们去争取人权,要做自己,不要怕,孩子们,你们不要哭 ⋯ 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向着阳光去争取我们的权利”、“你们手上的车票是到终点站的,绝对不可以中途下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发起“新校园运动:反性别暴力”活动,强调除了尊重传统两性外,也应尊重不同性倾向和性别特质的人,并破除刻板印象、消除暴力。

2000年12月16日,教育部宣布“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教育政策从两性教育延伸转化成为多元性别教育。

2000年,同志纪录片导演陈俊志筹画拍摄叶永鋕纪录片。

2001年,教育部推动性别教育的主题订为“多元性别、校园安全”。

2001年5月,屏东县政府成立第一届“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开始推动校园性别平等教育。

2004年,《性别平等教育法》制定时更注重性倾向、性别特质、性别认同等内容。

2006年,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出版《拥抱玫瑰少年》以纪录叶永鋕事件,并借此探讨其性别教育意涵。

2007年,教育部拍摄纪录片《玫瑰少年》。

2009年,《玫瑰少年》发行,送至全国高中作为教材。

2015年11月7日,台湾歌手蔡依林“Play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加场,在演唱歌曲“不一样又怎样”前,播放由导演侯季然执导访问叶永鋕妈妈的“玫瑰少年”叶永鋕纪录片,呼吁大众关注校园性别暴力霸凌问题。

2018年12月26日,台湾歌手蔡依林第14张录音室专辑《Ugly Beauty》中的歌曲《玫瑰少年》即是向叶永鋕致敬。该歌曲于翌年获得第30届金曲奖的年度歌曲奖。

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权运动↗ · 原住民族运动↗
农民运动↗ · 环境运动↗ · 性别平等运动↗ · 学生运动↗ · 食品安全运动↗ · 教育改革运动↗ · 体育改革运动↗

相关

  • Mushroom Observer真菌观察者(英语:Mushroom Observer)是内森·威尔逊(Nathan Wilson)于2006年成立的网站,旨在创造一个供业余真菌学摄影爱好者分享真菌照片的平台。真菌观察者是提供业余真菌爱好者
  • 频率频率(英语:Frequency)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 f {\displaystyle f} 或 ν
  • 专属单位有些单位,为了使用方便, 故把它定为使用环境上某些事物的比例,像这种单位, 是不宜把它定死为公制单位的固定倍数的. 因为它得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像海里就是,因为当初人家航
  • 指头指或指头(英语:digit)是很多脊椎动物的肢的尽头部分。对人类同其他灵长类动物而言,可以分做手指同脚趾两大类。人类的指分为手指及脚趾
  • 鸮鹦鹉Strigops habroptilus鸮鹦鹉(学名:Strigops habroptila;毛利语:kākāpō,意为“夜鹦鹉”)是一种夜行性鹦鹉,全身布上黄绿色的细点,地栖且不会飞行,是新西兰的特有种。鸮鹦鹉在新西兰
  • 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51号,隶属中央军委办公厅保密和档案局,负责保密和档案工作。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档案业务管理机构—
  •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咸丰元年(1851年8月6日)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该约,沙俄获得了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区进行商业贸易。主要有贸易免税、
  • 吉米·坎摩尔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吉米”·坎摩尔(英语:James Christian "Jimmy" Kimmel,1967年11月13日-)是一位美国喜剧演员,配音演员,作家,电视制作人和主持人。他制作并主持了以他名字命名
  • 神兽镜神兽镜是一种古老的圆形铜镜,装饰着中国神话中的神和动物。正面是抛光的镜面,反面雕刻着神和瑞兽。相关研究表明,神兽镜最早出现于东汉中期,并延续至六朝时代,其发轫即以汉元兴镜
  • 陈音 (主持人)陈音,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为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音曾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学习的是国际关系和东亚研究的经济学。陈音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担任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