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 dations ◷ 2025-09-07 06:36:08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ARA General Belgrano)是阿根廷海军一艘巡洋舰,1982年5月2日在马岛战争中被英国皇家海军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英语:HMS Conqueror (S48))”以鱼雷击沉,323人战死。

以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命名的另一艘军舰是1899年完工的7,069吨装甲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该舰为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于1935年在美国建造,命名为“凤凰城号(英语:USS Phoenix (CL-46))”,1938年3月首航。1946年7月自美国海军退役,1951年10月售予阿根廷,易名为“十月十七日号”,1965年再改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在1982年马岛战争的最初阶段,阿根廷海军大多数舰只曾避免与英舰冲突。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与两艘驱逐舰于4月26日离开乌斯怀亚,组成“79.3任务群”。4月29日它们在马岛以南巡逻。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西德联邦情报局通过阿根廷海军所使用的、装有后门程序的瑞士克里普陀加密器全面窃听了阿根廷海军内部通讯,从而得知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的动向,美德其后将相关情报分享给英军。

4月30日,该舰被英军潜艇征服者号发现。当阿根廷舰只离开英国宣布的马岛对出200海里(约370公里)的禁区范围后,英军仍然视它们为威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咨询内阁后同意征服者号发动攻击。

5月2日下午3时57分,征服者号发射3枚各有800磅弹头的“Mk 8 mod 4”鱼雷,其中2枚命中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一枚鱼雷击中船头附近,无造成伤亡,另一枚则击中船身后半部,造成大爆炸,日后的报告说爆炸中有275人死亡。爆炸虽然没有引起火灾,仍然使船内迅即充满浓烟,爆炸更损坏了船上的电力设备,令它无法发出无线电求救讯号。

大量海水从鱼雷造成的缺口涌入船内,由于电力中断,无法把水抽走,船只开始下沉。下午4时24分舰长邦索下令弃船,船上人员乘救生艇逃生。

此时两艘护航的驱逐舰不知道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处境,亦没有看到求救火箭或灯号,继续向西航行。后来两舰知道时,天色已黑,恶劣天气把救生艇冲散了。在寒冷天气、狂风及巨浪冲击下,有些人在救生艇上冻死。

阿根廷及智利船只从5月3日至5日间救起770人,另外323人丧生,占到了战争中阿军战死人649人的一半。

此舰被击沉以后,一直保持着二战后被击沉最大吨位军舰的纪录,直至2022年4月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于俄乌战争中被击沉为止。

主要争议有:

相关

  • 斗笠斗笠又称笠帽、竹笠、箬笠、箬笠,是一种以竹子编成的宽大帽子,呈圆锥形,是将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为胎骨,再附上一层层的竹叶或竹篾,并使用丝线固定,是东亚及东南亚农夫及渔民的
  • 伯父伯父是中文中对亲属的称谓,指父亲的哥哥,也叫伯伯、阿伯、堂伯,或简称伯。古称从父。不过,“伯”也可以指大伯子,即丈夫的哥哥。英文中,伯父与叔父、舅父等统称为Uncle。伯父妻子
  • 御三家御三家是一个日语词语,用于统称一个领域中最著名的三者,意思接近英语的“三巨头”。该词源自江户时代的“德川御三家”,是指德川氏中除德川将军家外拥有幕府将军继承权的三大旁
  • 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语:Strait of Gibraltar;西班牙语:Estrecho de Gibraltar;阿拉伯语:مضيق جبل طارق‎)是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分隔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海峡,其名取自伊比利半岛
  • 安希范《安我素先生年谱》载安希范像安希范(1564年-1621年),字小范,号我素,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属江苏省无锡市)人。明朝官员。曾在东林书院讲学,与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
  • 红宝石设计局红宝石海洋机械中央设计局(俄语: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Рубин")总部位于圣彼得堡。在苏联(现俄罗斯)三大潜艇设计局 中,红宝石设计局是设计潜艇级别最多
  • 洪德 (大成)洪德为中国清朝时期大成国陈开、黄鼎凤的年号,1855年至1864年,前后共10年。崇德 → 顺治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 → 道光 → 咸丰 → 同治 → 光绪 → 宣统
  • 福士加代子福士加代子(日语:福士 加代子/ふくし かよこ , 1982年3月25日-),日本女子长跑运动员。她曾获得2002年亚洲运动会女子5000米和10000米银牌、2006年亚洲运动会10000米金牌。
  • 满仲由纪子满仲由纪子(日语:満仲 由紀子,1976年12月6日-),日本女性配音员、旁白。出身于三重县久居市(现津市)。身高163cm。A型血。青二Production所属,青二塾东京校第16期出身。三重县立久居农
  • 赵国麟赵国麟(1673年-1751年),字仁圃,山东泰安人。中国清朝政治人物。赵国麟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授直隶长垣知县。雍正二年(1724年),擢永平知府。三迁至福建布政使,调河南。雍正八年(1730年)升任福建巡抚。后调安徽。乾隆三年(1738年),国麟升任刑部尚书,调礼部,兼领国子监。四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六年(1741年)请求引退,被乾隆帝挽留。不久被弹劾,降职为礼部侍郎。乾隆七年(1742年),又升尚书。国麟又欲引退,未被允许;数月后,再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