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车站位于基隆市中山区(原基隆市仁爱区),为台铁纵贯线的铁路车站,是纵贯铁路与台铁西部干线的起点站,与高雄捷运旅运中心站、光荣码头站、真爱码头站并列全台最邻近商港的铁路客运车站。设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与初代纵贯线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的半地下化车站于2015年6月29日启用。由于位在北台湾海岸地带的中心位置,因此也成为基隆市及附近北海岸地区的交通枢纽,周边设有数个客运转运站,提供转乘至北海岸各地的服务。
第四代基隆车站,由于外观破旧,图中的车站乃是以装饰板覆盖的站体,摄于2014年。
基隆车站第四代车站候车大厅;图中左侧为车站大门,右侧为剪票口及商店。(旧站),摄于2007年。
基隆车站旧第二月台,上方雨棚兴建于日治时代的第三代站房工程。
位于旧站第二月台剪票口前的纵贯线起点里程碑,将原地保留。
基隆车站内台湾铁路纵贯线起点路轨
尚未进行地下化施工与正立面整建工程前的第四代基隆车站,摄于2007年。)
傍晚时分的第四代基隆车站(旧站),当时车站尚未进行立面整修工程。摄于2008年。
基隆车站月台上的站距表
基隆车站为半地下化车站,建筑分为南、北站两部分,北站设于港西街邮局对面,为地上1层、地下1层的车站建筑,惟地面层仅作为出入口使用,主要设施皆位于地下1楼,并可借由月台区与南站连通;南站设于中山桥北侧,为地上多层、地下1层之建筑,大厅层设于1楼,地下1楼作为月台区与行车室使用。此外,由于南站1楼水平高于原旧站(前站侧)地面水平,因此前站侧主要出入口皆设于1楼与前站地面之夹层(地面层),目前该处为站前广场,可经由人行通道通往忠二路、孝四路、旧站大厅(港西街)等区域,并设有洗手间、计程车招呼站等设施。
月台区设于地下1楼,在站区内为半地下化(因为1楼是配合后站高度,前站方向有一半的高度在地面上,得以设置窗户),月台为2岛4股道头端式月台。
基隆车站也曾是台北都会区少数设有站内调车场的台铁车站之一;目前调车场已拆除,拆除后之腹地为现今车站主体建筑及月台区使用。
新站营运初期因二期工程及中山一路拓宽工程尚未完工,通往南站需经由旧站剪票口及临时天桥进入车站。目前南站所有出入口及无障碍设施皆已启用,临时天桥亦于2017年9月拆除完毕。邻近中山区、西岸旅客中心之旅客可直接进入北站(北站位于基隆港西街邮局正前方)。
商业层
由于基隆车站附近街区开发年代较早,目前发展渐趋迟缓,加上由基隆发车的对号列车班次主要转移至七堵车站发车,因此由基隆车站发车的对号列车大幅度的减少、基隆市区的商业活动已不如以往活跃(此受基隆港营运疲弱之影响)等因素影响,使得基隆车站丧失以往的交通枢钮地位,车站邻近街区因未转型而渐趋没落,建筑街景老朽破旧。
为了重振基隆车站以往之指标地位,基隆市政府自2006年起与台湾铁路管理局、基隆港务局联手推动“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案”。在此计划中,基隆车站与相邻的基隆港西一、二、三号码头连成一气,规划成为交通、商办及住宅等多功能之转运中心;站体将高架化,以利车站前后区域之都市更新。后改为半地下化,已于2015年6月29日正式启用。
台铁捷运化计划中,预定未来基隆车站仅停靠区间车与区间快车,并将目前的对号列车班次全部移往七堵车站发车(七堵为西部干线高级列车发车站);但因地方上担心基隆车站的交通地位被边缘化,对此方案仍有反对意见,故尚未执行。
规划中的基隆轻轨以此站为路网中心,分山线(往台北)、海线(往瑞芳),本站亦为两路线之交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