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车站

✍ dations ◷ 2025-04-05 00:47:35 #1891年台湾建立,1891年启用的铁路车站,纵贯线北段车站,基隆轻轨车站,基隆市铁路车站,仁爱区,台湾之最

基隆车站位于基隆市中山区(原基隆市仁爱区),为台铁纵贯线的铁路车站,是纵贯铁路与台铁西部干线的起点站,与高雄捷运旅运中心站、光荣码头站、真爱码头站并列全台最邻近商港的铁路客运车站。设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与初代纵贯线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的半地下化车站于2015年6月29日启用。由于位在北台湾海岸地带的中心位置,因此也成为基隆市及附近北海岸地区的交通枢纽,周边设有数个客运转运站,提供转乘至北海岸各地的服务。

第四代基隆车站,由于外观破旧,图中的车站乃是以装饰板覆盖的站体,摄于2014年。

基隆车站第四代车站候车大厅;图中左侧为车站大门,右侧为剪票口及商店。(旧站),摄于2007年。

基隆车站旧第二月台,上方雨棚兴建于日治时代的第三代站房工程。

位于旧站第二月台剪票口前的纵贯线起点里程碑,将原地保留。

基隆车站内台湾铁路纵贯线起点路轨

尚未进行地下化施工与正立面整建工程前的第四代基隆车站,摄于2007年。)

傍晚时分的第四代基隆车站(旧站),当时车站尚未进行立面整修工程。摄于2008年。

基隆车站月台上的站距表

基隆车站为半地下化车站,建筑分为南、北站两部分,北站设于港西街邮局对面,为地上1层、地下1层的车站建筑,惟地面层仅作为出入口使用,主要设施皆位于地下1楼,并可借由月台区与南站连通;南站设于中山桥北侧,为地上多层、地下1层之建筑,大厅层设于1楼,地下1楼作为月台区与行车室使用。此外,由于南站1楼水平高于原旧站(前站侧)地面水平,因此前站侧主要出入口皆设于1楼与前站地面之夹层(地面层),目前该处为站前广场,可经由人行通道通往忠二路、孝四路、旧站大厅(港西街)等区域,并设有洗手间、计程车招呼站等设施。

月台区设于地下1楼,在站区内为半地下化(因为1楼是配合后站高度,前站方向有一半的高度在地面上,得以设置窗户),月台为2岛4股道头端式月台。

基隆车站也曾是台北都会区少数设有站内调车场的台铁车站之一;目前调车场已拆除,拆除后之腹地为现今车站主体建筑及月台区使用。

新站营运初期因二期工程及中山一路拓宽工程尚未完工,通往南站需经由旧站剪票口及临时天桥进入车站。目前南站所有出入口及无障碍设施皆已启用,临时天桥亦于2017年9月拆除完毕。邻近中山区、西岸旅客中心之旅客可直接进入北站(北站位于基隆港西街邮局正前方)。

商业层

由于基隆车站附近街区开发年代较早,目前发展渐趋迟缓,加上由基隆发车的对号列车班次主要转移至七堵车站发车,因此由基隆车站发车的对号列车大幅度的减少、基隆市区的商业活动已不如以往活跃(此受基隆港营运疲弱之影响)等因素影响,使得基隆车站丧失以往的交通枢钮地位,车站邻近街区因未转型而渐趋没落,建筑街景老朽破旧。

为了重振基隆车站以往之指标地位,基隆市政府自2006年起与台湾铁路管理局、基隆港务局联手推动“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案”。在此计划中,基隆车站与相邻的基隆港西一、二、三号码头连成一气,规划成为交通、商办及住宅等多功能之转运中心;站体将高架化,以利车站前后区域之都市更新。后改为半地下化,已于2015年6月29日正式启用。

台铁捷运化计划中,预定未来基隆车站仅停靠区间车与区间快车,并将目前的对号列车班次全部移往七堵车站发车(七堵为西部干线高级列车发车站);但因地方上担心基隆车站的交通地位被边缘化,对此方案仍有反对意见,故尚未执行。

规划中的基隆轻轨以此站为路网中心,分山线(往台北)、海线(往瑞芳),本站亦为两路线之交会站。

相关

  • 磋商谈判是两人或多于两人进行对话,双方企图达成正向的结果。此正向结果可有利于所有谈判参与者,或仅对个别或一些谈判参与者有利。谈判的目标是解决歧见,以获得个别或集体利益,或形
  • 特尔图良特土良(英语:Tertullian ,/tərˈtʌliən/,150年-230年),罗马全名为昆图·塞普蒂米乌斯·佛洛伦特·特尔土良诺(拉丁语: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语化后被称为特土良(
  • 沃森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与莫里斯·
  • 巴西利亚settlement_type 人巴西利亚(葡萄牙语:Brasília),又译巴西里亚,位于海拔1158米的巴西高原上,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世界遗产。巴西利亚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纪后期建
  • 调节性T细胞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群具有负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通常起着维持自身耐受和避免免疫反应过度损伤机体的重要作用,但也参与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慢
  • 生命权生命权(Right to life),记于世界人权宣言第三条“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任由
  • 赵 钥赵钥,字阆仙,山东莱阳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工诗,有《因树屋集》。
  • 兖石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海萨尼·亚诺什·卡罗伊海萨尼·亚诺什·卡罗伊(匈牙利语:Harsányi János Károly,英语:John Charles Harsanyi ,1920年5月29日-2000年8月9日),台译夏仙义,又译豪尔沙尼,是一名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美籍
  • 石溪大学石溪大学(英语:Stony Brook University,缩写:SBU),又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缩写:SUNY SB),是一所成立于1957年的纽约州州立大学,坐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