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年至1294年教宗选举

✍ dations ◷ 2025-05-02 11:20:15 #教宗选举,天主教,梵蒂冈政治

1292年至1294年教宗选举是在1292年4月5日至1294年7月5日期间举行的教宗选举,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最后一次不以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形式进行的新教宗遴选过程。教宗尼古拉四世于1292年4月4日离世后,11位在世的枢机(第12位枢机在宗座从缺期间死去)就新教宗人选商讨了两年才找到合适的继任人。他们最后选出伯多禄·德·莫罗内为教宗塞莱斯廷五世,他是中世纪后期期间第3位当选教宗时并非枢机的人(该时期共有6人当选教宗前并不是枢机)。

费迪南德·格雷戈维乌斯(英语:Ferdinand Gregorovius)认为当各枢机的决定送到位于山上的修道院的时候,莫罗内并不想做教宗但后来则不情愿地接受选举结果。当他成为教宗后,他的修行生活令他未能准备好履行教宗的日常职责。与此同时,他亦很快受到法兰西安茹王朝(英语:Capetian House of Anjou)的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影响。塞莱斯廷五世于1294年12月13日退位。

选举开始时共有12位枢机参与,但若望·绍莱枢机在选举完结前离世。

罗马当时有科隆纳家族和奥尔西尼家族两个家族,它们分别由雅各伯·科隆纳(意大利语:Giacomo Colonna (cardinale XIII secolo))和玛窦·奥尔西尼(英语:Matteo Rosso Orsini (cardinal))领导。全程参与选举的11名枢机则几乎平均分布在这两个家族阵营里。奥尔西尼家族的3位枢机立场亲法兰西和亲安茹王朝(英语:Capetian House of Anjou),而科隆纳家族的2名枢机则支持阿拉贡联合王国在西西里岛问题上的立场。阿拉贡国王海梅二世后来为了贿赂科隆纳阵营的枢机而向他们提供黄金,但双方实际上有否买卖圣职则无从稽考。

任何人获得三分之二枢机的支持票后即可当选教宗,然而各枢机在罗马进行了10天的投票后仍没有人能够得到接近三分之二的选举人票。枢机团于是决定休会至1292年6月,并将选举场地由利伯略大殿转到神庙遗址圣母堂。不过枢机团后来因罗马在夏天期间出现疫情和若望·绍莱(英语:Jean Cholet)枢机在8月去世而再将选举延至9月下旬继续,各枢机则去到不同的地方。罗马在这段时间期间开始变得炎热。不在罗马定居的各枢机则到达列蒂避暑(本笃·卡埃塔尼枢机另计,他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阿纳尼),而住在罗马的枢机则留在原地。各枢机在9月下旬均回到罗马。由于枢机团在1293年夏天的时候仍正进行投票,罗马城的混乱情况亦顿时变得更加混乱。宗座从缺开始后,相关人士会根据《圣经》里巴拉巴被释放的情节而将所有囚犯释放。不过罗马的犯罪率会提升。新选出的罗马元老院元老阿加佩图斯·科隆纳(Agapitus Colonna)和乌尔苏斯·奥尔西尼(Ursus Orsini)在1293年复活节左右离世,这令罗马城内部的无政府状态乱局进一步加剧。城内的皇宫被破坏、朝圣者被杀、圣堂亦被洗劫。1293年夏天过后,各枢机再度休会并离去。他们同意于同年10月18日在佩鲁贾恢复举行选举。

当枢机团在佩鲁贾重开选举后,他们仍然未能推选出一个人出任教宗。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1294年3月在该地要求他们要即时终结宗座从缺。后来部分枢机在同年夏天因要避暑而选择离场,枢机团只剩下6人参与休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个人朗读一封由伯多禄·德·莫罗内隐修士所写的信件。他在这封信件里表示天主已经向他表明各枢机如果再拖延选举就会被惩罚。亦因如此,各枢机广泛认同莫罗内是一名圣洁的人。枢机团团长拉蒂诺·马拉布兰卡·奥尔西尼(英语:Latino Malabranca Orsini)突然提名莫罗内为新教宗,而其他在场的枢机亦很快支持他出任此职务。已经离场的枢机亦被召回以作表态。

各枢机在1294年7月5日达成共识并一致选出莫罗内为教宗。就如1268年至1271年教宗选举(当时选出的教宗是额我略十世)一样,各枢机在这一次选举进行期间同样因就教宗人选僵持不下而陷入困局。一名非枢机的人(这次是一名八旬的隐修士)当选教宗在这两次选举里均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唯一方法。

伯多禄·科隆纳(意大利语:Pietro Colonna (cardinale XIII secolo))枢机在枢机团达成共识后连同3位主教和其他人到莫罗内位于山上的修道院并宣告他当选教宗的消息。费迪南德·格雷戈维乌斯(英语:Ferdinand Gregorovius)所写的《中世纪罗马城的历史》()里引用了彼特拉克《孤独的生活(英语:De vita solitaria)》一书中有关莫罗内尝试出走的内容,并以此推论出莫罗内不情愿地接受选举结果。他当选后成为教宗塞莱斯廷五世。

各枢机希望塞莱斯廷五世可以来到佩鲁贾举行加冕礼,不过查理二世坚持新教宗要在那不勒斯王国加冕,教宗坚持要他们到邻近教宗国边界的拉奎拉参与加冕礼而不是回到教宗国。为了模仿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情景,塞莱斯廷五世骑着一只由查理二世和他的儿子查理·马特尔(英语:Charles Martel of Anjou)牵着马辔的驴子到最接近修道院的主教座堂。拉蒂诺·马拉布兰卡·奥尔西尼(英语:Latino Malabranca Orsini)枢机8月10日在佩鲁贾去世。《中世纪罗马城的历史》一书认为拉蒂诺的死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塞莱斯廷五世而言则是一件坏事。19日后,塞莱斯廷五世在五月山圣母堂(英语:Santa Maria di Collemaggio)加冕。由于当天只有3位枢机在席,加冕典礼数天后在更多枢机在场下再次举行。塞莱斯廷五世因而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加冕的教宗。

安茹王朝(英语:Capetian House of Anjou)统治的那不勒斯王国影响了塞莱斯廷五世在首次枢密会议(英语:Papal consistory)中擢升什么人为枢机,他在这次会议里册封了12位枢机。这12人中其中有7位是法兰西人,来自那不勒斯王国的则占3人。这亦是历史上首次有教宗透过御前会议而令枢机团明显变为由支持民族主义的枢机主导。其他非法兰西和非那不勒斯的枢机则来自塞莱斯廷五世当选教宗前参与的修会。塞莱斯廷五世另外移居到那不勒斯王国的新堡并在退位前在这里继续好像隐修士一样生活和居住。由本笃·卡埃塔尼(后来的教宗波尼法爵八世)领导的一些枢机则透过不同的工作而令他确信自己并不适合担任教宗,从而退位。身为律师的卡埃塔尼之后建议塞莱斯廷五世在逊位之前先颁布诏书,确立教宗可以退位的说法。

塞莱斯廷五世逊位前,他将教宗额我略十世颁布、用作规管日后大部分教宗选举或教宗选举秘密会议的宗座宪令《危险之处(英语:Ubi periculum)》重新恢复执行。1294年12月13日,他在枢机团面前公布逊位的决定并要求枢机团即时召开教宗选举秘密会议选出下任教宗。枢机团一致接纳他退位的决定。塞莱斯廷五世逊位后,卡埃塔尼继位为教宗波尼法爵八世。接着,波尼法爵八世因担心塞莱斯廷五世会在退位后组成一股反抗他的力量而将他囚禁。在囚的塞莱斯廷五世于1296年5月死去。

相关

  • 鸦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镇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由于fMRI的非侵入性和
  • 共有衍征共有衍征或共源性状,在演化生物学是一种两个或以上终端分类单元共有及从其最近共同祖先承袭的衍生性状状态。共有衍征是一种衍生而来的性状状态,并源自其后最共同祖先。假若有
  • 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又名民元约法,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制性的文件,实际上是中华民国的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
  • 服饰服装(亦称为衣物、衣服、衣着)最广义的定义,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括了手部(手套)、脚部(袜子、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几乎所有
  • 刘树杞刘树杞(1890年-1935年),字楚青,是一位中国化学家。中国湖北蒲圻人。1913年官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和密歇根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19年获博士学位。1921
  • 林扬林扬(1932年11月24日-2006年12月28日),本名林绵禄,电影演员。林扬年轻时期即参加台语剧团在台湾巡回演出,台湾电视公司成立,他以艺名林扬成为台视演员,之后陆续演出闽南语电视剧《心
  • span class=fn org label乌克兰历史/span乌克兰是一个位于东欧平原的国家,又称为小俄罗斯、鲁塞尼亚。是中世纪东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现代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就是以基辅为基地发展起来
  • 猫粮猫粮是猫吃的食物。猫对饮食有着特定的营养需求。某些营养成分,包括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会因为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强和化学处理而被降低有效成分,因此必须在制造后再添加,以免
  • 皇家阿尔弗雷德亲王医院皇家阿尔弗雷德亲王医院(英语:,简称:RPAH、RPA或PA医院)是一座澳大利亚医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内西区(英语:Inner West)的坎伯当,1882年成立,是悉尼重要的公立教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