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幔 (地球)(英语:Lower Mantle (earth))以前也被称为地球中层,约占地球总体积的 56%,位于地球表以下 660 至 2900 公里的区域;在过渡区和外核之间。根据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下地幔分为三个部分,最上层(660-770公里)、中下地幔(770-2700公里)和D层(2700-2900公里)。下地幔的压力和温度范围为 24-127 GPa 和 1900-2600 K. 。地幔岩被认为是下地幔的主要成分。它包含三相镁橄榄石(bridgmanite)、铁方镁石和硅酸钙钙钛矿(calcium-silicate perovskite)。高压在下地幔已被证明会引起含铁锰矿和方镁石的离子旋转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地幔柱的动力学,和下地幔的化学变化。
地震波速度和密度在下地幔的顶界,约660 公里(410 英里)深,有急剧增加现象)。 在此深度,尖晶橄榄石 (ringwoodite )(γ-(Mg,Fe)2SiO4) 分解成布里奇曼石(Mg-Si perovskite) 和铁质方镁石(magnesiowüstite)。根据地震数据和高压实验室实验资料,推论这个分解就造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间的界面。下地幔的底部,包括“D” 区,与地核相邻,深约27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