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瑶语族

✍ dations ◷ 2025-07-18 06:07:26 #苗瑶语族
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独立语系,即苗瑶语系。对于其内部特点、所包括的语言等,一般并无争议,所以在不讨论其系属分类时,即简称苗瑶语。苗瑶语的使用者分布于中国的中南和西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北部邻近中国的地区,主要为苗族、瑶族和畲族。这三个民族大约有1300万人口,其中使用苗瑶语的约占四分之三。苗瑶语具体包括各地苗族使用的苗语、巴那语,各地瑶族使用的勉语、布努语、巴哼语、优诺语、炯奈语,以及极少数粤东畲族使用的畲语,等等。一般可以分为苗语支(族)和瑶语支(族),也有学者增加一个独立的畲语支。西方学者多称瑶语支为“勉语族”(英语:Mienic languages),同时称苗瑶语为“苗勉语”(英语:Hmong–Mien languages)。苗瑶语的使用者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省区,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地区,主要为苗族、瑶族和畲族。这三个民族除了使用苗瑶语外,也有部分人群使用其他语言/方言,如畲话、猫家话、酸汤话等汉语方言,草苗话等侗语方言,以及拉珈语。中国境内的苗、瑶、畲大约有1300万人口,其中使用苗瑶语的约占四分之三。苗瑶语的归属是语言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1937年,李方桂首先将苗瑶语归入汉藏语系下的汉台语;1973年,他又将苗瑶语归为汉藏语系下跟汉语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并列的语族。中国和华人学者一般都主张这一看法。美国学者白保罗于1972年出版《汉藏语概论》,认为苗瑶语和侗台语都不属于汉藏语系,将二者归入澳泰语系。虽然澳泰语系这一猜想的争议还很大,但西方学者大都认为,苗瑶语并不属于汉藏语系。双方之间的争议主要在于,苗瑶语与汉语之间存在不少语音、语义都有对应关系的字词,主张苗瑶语属于汉藏语系的学者认为这些词是同源关系,主张苗瑶语独立的学者则认为是借词。:150、151陈保亚的《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提出了区别同源词和借词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汉语和侗台语的对应关系词进行分析,认为汉语和侗台语之间是语言联盟,而非同源;而汉语和苗瑶语之间则是同源关系,只是分化年代非常遥远。:292、293最初,语言学家在苗瑶语中只列出了苗语和瑶语(勉语)两种语言,之后逐渐识别出了更多语言,包括畲语、巴哼语、布努语、炯奈语、优诺语、巴那语等。在一些独立语言和方言的划分上,也存在一些争议,如海南苗族说的话,有学者认为是“勉语金门方言”,有学者则认为是“门语”;自称“唔奈”的瑶族说的话,有学者认为是“巴哼语唔奈方言”:84,有学者则认为是“唔奈语”。对于苗瑶语的内部分类,不同学者在细节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一般都分为苗语支(族)和瑶语支(族),其中瑶语支只包括勉语,其他语言都属于苗语支。争议较多的是畲语的系属问题,一般将畲语归入苗语支:246,但也有学者将其划归瑶语支,或列出独立的畲语支:3。毛宗武(1997)提出的分类如下:246: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苗语(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布努语(布努方言、瑙格劳方言、努茂方言)巴哼语(巴哼方言、唔奈方言)优诺语炯奈语畲语勉语(勉方言、金门方言、标敏方言、藻敏方言)邓晓华、王士元(2003)通过统计基本词汇中同源词的数量,对苗瑶语的12种语言/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给出了如下分类(数字表示节点之间的距离):苗语湘西方言巴哼语优诺语炯奈语苗语黔东方言苗语川黔滇方言苗语滇东北方言布努语畲语勉语勉方言勉语藻敏方言勉语标敏方言苗瑶语与汉藏越语类似的特点包括:515、516:苗瑶语与汉藏越语有差异的特点包括:516:苗语(湘西方言 · 黔东方言 · 川黔滇方言)勉语(勉方言 · 金门方言 · 标敏方言(英语:Biao_Min_language) · 藻敏方言(英语:Dzao_Min_language))原始苗瑶语(英语:Proto-Hmong–Mien_language)

相关

  • 吡哆醇缺乏症维生素B6(英语:Vitamin B6)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吡哆素,在食物中分布较广,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是氨基酸脱羧酶、转氨酶等的辅酶。此为一种水溶维生素,在烹饪过
  • 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百日咳杆菌百日咳博德特氏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好氧性、博德氏菌属的球杆菌(一说是短杆菌,见参考来源2),而且是百日咳的病原体。百日咳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鞭
  • 发病率发病率(英语:incidence rate)在流行病学中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新发生某一疾病的比率,可以用来测定发病风险。例如,对于一个包含1000人的未患病的风险人群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之
  •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之一,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
  • 信息可视化信息可视化(英语: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infovis)是对抽象数据进行(交互式的)可视化表示以增强人类感知的研究。抽象数据包括数值和非数值数据,如文本和地理信息。然而,信息可视
  • Er4f12 6s22, 8, 18, 30, 8, 2蒸气压3, 2, 1 (第一:589.3 kJ·mol−1 第二:1150 kJ·mol−1 第三:2194 kJ·mol主条目:铒的同位素铒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Er,它的原子
  • 莫氏硬度莫氏硬度,是一种利用矿物的相对刻划硬度划分矿物硬度的标准,该标准是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摩斯(德语:Friedrich Mohs)于1812年提出的。莫氏硬度标准将十种常见矿物的硬度按照从小
  • 葡萄适葡萄适(英语:Lucozade)原为葛兰素史克药厂旗下产品,后售予三得利。该饮品于1927年由英国药剂师Mr. Hunter发明并推出。其中的成分是葡萄糖,命名为葡萄适。该饮料还有葡萄适Xtra和
  • 脯氨酸脯氨酸(Proline,缩写为Pro 或P )是一个α-氨基酸,20个DNA编码的其中之一。其对应密码子为CCU,CCC,CCA和CCG。脯氨酸不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在20个蛋白质形成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