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瑶语族

✍ dations ◷ 2025-05-15 20:24:25 #苗瑶语族
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独立语系,即苗瑶语系。对于其内部特点、所包括的语言等,一般并无争议,所以在不讨论其系属分类时,即简称苗瑶语。苗瑶语的使用者分布于中国的中南和西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北部邻近中国的地区,主要为苗族、瑶族和畲族。这三个民族大约有1300万人口,其中使用苗瑶语的约占四分之三。苗瑶语具体包括各地苗族使用的苗语、巴那语,各地瑶族使用的勉语、布努语、巴哼语、优诺语、炯奈语,以及极少数粤东畲族使用的畲语,等等。一般可以分为苗语支(族)和瑶语支(族),也有学者增加一个独立的畲语支。西方学者多称瑶语支为“勉语族”(英语:Mienic languages),同时称苗瑶语为“苗勉语”(英语:Hmong–Mien languages)。苗瑶语的使用者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省区,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地区,主要为苗族、瑶族和畲族。这三个民族除了使用苗瑶语外,也有部分人群使用其他语言/方言,如畲话、猫家话、酸汤话等汉语方言,草苗话等侗语方言,以及拉珈语。中国境内的苗、瑶、畲大约有1300万人口,其中使用苗瑶语的约占四分之三。苗瑶语的归属是语言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1937年,李方桂首先将苗瑶语归入汉藏语系下的汉台语;1973年,他又将苗瑶语归为汉藏语系下跟汉语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并列的语族。中国和华人学者一般都主张这一看法。美国学者白保罗于1972年出版《汉藏语概论》,认为苗瑶语和侗台语都不属于汉藏语系,将二者归入澳泰语系。虽然澳泰语系这一猜想的争议还很大,但西方学者大都认为,苗瑶语并不属于汉藏语系。双方之间的争议主要在于,苗瑶语与汉语之间存在不少语音、语义都有对应关系的字词,主张苗瑶语属于汉藏语系的学者认为这些词是同源关系,主张苗瑶语独立的学者则认为是借词。:150、151陈保亚的《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提出了区别同源词和借词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汉语和侗台语的对应关系词进行分析,认为汉语和侗台语之间是语言联盟,而非同源;而汉语和苗瑶语之间则是同源关系,只是分化年代非常遥远。:292、293最初,语言学家在苗瑶语中只列出了苗语和瑶语(勉语)两种语言,之后逐渐识别出了更多语言,包括畲语、巴哼语、布努语、炯奈语、优诺语、巴那语等。在一些独立语言和方言的划分上,也存在一些争议,如海南苗族说的话,有学者认为是“勉语金门方言”,有学者则认为是“门语”;自称“唔奈”的瑶族说的话,有学者认为是“巴哼语唔奈方言”:84,有学者则认为是“唔奈语”。对于苗瑶语的内部分类,不同学者在细节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一般都分为苗语支(族)和瑶语支(族),其中瑶语支只包括勉语,其他语言都属于苗语支。争议较多的是畲语的系属问题,一般将畲语归入苗语支:246,但也有学者将其划归瑶语支,或列出独立的畲语支:3。毛宗武(1997)提出的分类如下:246: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苗语(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布努语(布努方言、瑙格劳方言、努茂方言)巴哼语(巴哼方言、唔奈方言)优诺语炯奈语畲语勉语(勉方言、金门方言、标敏方言、藻敏方言)邓晓华、王士元(2003)通过统计基本词汇中同源词的数量,对苗瑶语的12种语言/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给出了如下分类(数字表示节点之间的距离):苗语湘西方言巴哼语优诺语炯奈语苗语黔东方言苗语川黔滇方言苗语滇东北方言布努语畲语勉语勉方言勉语藻敏方言勉语标敏方言苗瑶语与汉藏越语类似的特点包括:515、516:苗瑶语与汉藏越语有差异的特点包括:516:苗语(湘西方言 · 黔东方言 · 川黔滇方言)勉语(勉方言 · 金门方言 · 标敏方言(英语:Biao_Min_language) · 藻敏方言(英语:Dzao_Min_language))原始苗瑶语(英语:Proto-Hmong–Mien_language)

相关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一个广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药物家族的泛称,因其氢化并四苯母核而得名。本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
  • 左心室心室(英语:Ventricle)是心脏的组成部分,哺乳动物心脏有四个腔,前下部的为左、右心室(英语:Ventricle),二者之间隔以室中膈;后上部的为左、右心房,之间隔以房中膈。正常心脏左右两半互不
  • 唾液酸唾液酸(Sialic acid)是神经胺酸中氨基酸或羟基氢被取代的一类衍生物的总称,通常也指代此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N-乙酰神经胺酸。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组织,在其他生物体
  • 新城病病毒新城病(英文:Newcastle disease)是一种禽鸟传染病,由新城病病毒引致。此病毒在禽鸟间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现时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透过疫苗和消毒措施以减少其爆发之可能性。
  • IFNG1EKU, 1FG9, 1FYH, 1HIG, 3BES· extracellular spac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 · neutrophil apoptotic process · r
  • Og5f14 6d10 7s2 7p6(预测)2, 8, 18, 32, 32, 18, 8(预测)第一:860.1(预测) kJ·mol−1 第二:1560(预测)面心立方主条目:鿫的同位素鿫(,英语:Oganesso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O
  • 比利牛斯山比利牛斯山,位于欧洲西南部,山脉东起于地中海,西止于大西洋,分隔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也是法国与西班牙的天然国界,山中有小国安道尔。长435公里,宽80-140公里,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
  • 三世纪危机三世纪危机,又名军事无政府状态或帝国危机(英语: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是指罗马帝国在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至284年(皇帝戴克里先即位)间受到三项同时发生的危机
  • 奥斯汀·布莱德福·希尔奥斯汀·布拉德福德·希尔爵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Sir Austin Bradford Hill,1897年7月8日-1991年4月18日),是英国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开创了随机临床试验,并与理查德·多尔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