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受

✍ dations ◷ 2025-02-23 16:23:31 #佛教历史,印度佛教徒,印度佛教出家众

童受论师(梵语:Kumāralabdha,生卒年不详),音译为拘摩罗逻多、鸠摩罗罗陀、鸠摩罗驮、究摩罗陀、鸠摩罗多,意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印度部派佛教著名论师,出自说一切有部,与提婆同时,被推崇为经量部的创始者。禅宗尊其为印度第十九祖,天台宗尊其为印度第十八祖。

他出身印度罽宾呾叉始罗国,在说一切有部中出家,成为名闻印度的著名论师,在当时与马鸣、提婆、龙猛齐名,号称四日照世。朅盘陁国(位于现今中亚塔什库尔干地区)的无忧王,因为仰慕他,出兵攻打呾叉始罗国,威胁他们交出童受论师。童受于是到达中亚地区,在此传教。

童受擅长用比喻与文学手法来传播佛教,他以及他的跟随者被称呼为譬喻师(Dārṣṭāntika)。在《大毗婆沙论》被集结建立之后,《大毗婆沙论》成为说一切有部的主流学说。在譬喻师之中,形成反对的力量,认为应该以修多罗(经)作为标准,不支持《大毗婆沙论》,因而形成经量部。

童受着有《喻鬘论》等数十部著作,现今都已失传。现代学者根据出土《大庄严经论》梵文残本所题作者,和此论提及了迦腻色迦王(大约公元127年–163年)和印度-塞人王国卢陀罗达摩王(英语:Rudradaman I)(大约公元130年–150年),称本论的作者其实不是马鸣,而是鸠摩罗陀作。

相关

  •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行性脊柱性肌萎缩症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英语: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写为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最终造成死亡。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里的某种蛋白质
  • 银耳纲Cystofilobasidiales 线黑粉菌目 Filobasidiales 银耳目 Tremellal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为双形性真菌,且某些物种有凝胶状的子实体或囊状的桶孔覆垫。
  • 分子生物学史分子生物学的历史开始于1930年代,统合了当时多种的和各不相同的学科,包括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与物理学。希望从更基本的层次来理解生命现象,许多的化学家与物
  • 哈伯太空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在地球轨道的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的霍普金斯大学内)的指令并将各种
  • 彩虹色彩虹色或虹彩(英语:Iridescence),是一种结构色。彩虹色常见于肥皂泡、蝴蝶翅膀、贝壳等物体。如果观测物体表面的角度改变,色彩也随之改变,这样一种光学现象就叫做虹彩现象,即彩虹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语: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缩写作UNFCCC或FCCC),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1992年6月在巴
  • Fauchald, K.克里斯蒂安·法乌查尔德(Kristian Fauchald;1935年-2015年4月5日)是美国的著名无脊椎海洋生物学家,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e)的退休动物学家和世界海洋物种目录(WoRMS)的
  • 广野龙广野龙(学名:"Hironosaurus")是恐龙的一属,是个非正式名称。化石是于日本福岛县的广野町发现,地质年代为上白垩纪,被推论是属于鸭嘴龙科。它的化石十分零碎,包括了牙齿及可能是尾巴
  • 歌手 (第二季)《歌手》第二季,可能指以下电视节目中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