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88号潜艇

✍ dations ◷ 2025-02-24 20:40:30 #UB-88号潜艇

陛下之UB-88号艇(德语:SM UB 88)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I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17年12月11日新船下水,至1918年1月26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长55.52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510吨和640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五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105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UB-88号入役后曾先后被部署至佛兰德区舰队和第二区舰队,并参与了大西洋潜艇战。在五次巡逻期间,该艇合共击沉了14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累计为31076吨。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定的要求,UB-88号于1918年11月26日被引渡至英国哈维奇正式向协约国投降,继而移交美国,并最终于1921年在圣佩德罗(英语:San Pedro, Los Angeles)附近遭威尔克斯号驱逐舰击沉。

UB-88号是汉堡伏尔铿船厂承建的UB-III型第三批次(UB-88至UB-102号)的首艇,由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于1917年2月6日订购、当月动工(德语:Kiellegung),至同年12月11日下水。其全长55.52米,舷宽5.76米。艇体采用双壳体(德语:Zweihüllenboot)结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510吨和640吨,浮起时的吃水深度为3.73米。由于无需像UC-II型艇(英语:German Type UC II submarine)那样提供水雷布设装置,设计工程师对潜艇舷弧进行了优化,增大了司令塔体积,配备两具潜望镜,司令塔与控制室之间增加一道水密舱壁。这些改进显著提高了潜艇的水下机动性和生存力。为了达到更高的航速,UB-88号采用两台猛狮-伏尔铿六缸四冲程550匹公制马力(405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394匹公制马力(29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3节(24千米每小时),水下7.4节(13.7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6节(11千米每小时)航速续航7,120海里(13,19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55海里(102千米)而无需充电。

UB-88号的主武器为五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其中艇艏四具采用层叠式布局分居两侧、艇艉一具,并可搭载合共10枚G6型鱼雷。辅助武器则是一门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英语:10.5 cm SK L/45 naval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加31名水兵。

1918年1月26日,UB-88号在前UB-17号艇长、海军中尉约翰内斯·里斯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随即展开海试(英语:Sea trial)。完成海试后,由于故障频发,该艇直至6月才整备好部署至前线,被编入佛兰德区舰队。在此期间(2月16日),里斯中尉与UC-77号(英语:SM UC-77)艇长赖因哈德·冯·拉贝瑙上尉互换岗位,由后者接掌UB-88号指挥权。拉贝瑙于6月4日率艇从基尔出发,并设定绕行丹麦、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峡的航线,然后向南到达佛兰德港口泽布吕赫。在前往驻地的途中,UB-88号沿英格兰东海岸而下,于10日遇到了一支由五艘货轮和六艘拖网船(英语:trawler)组成、受两艘驱逐舰和两架飞机护航的船队。它用鱼雷击沉了1566总吨的英国货轮莫德公主号(),致使3人死亡,船上的货物沉入海底。随后,UB-88号又从水下发射鱼雷击沉了1555总吨、正空载航行的瑞典轮船朵拉号(),造成9人丧生。船队的护航舰一度投掷深水炸弹进行反击,但UB-88号得以从战斗中脱险,损失微乎其微。两天后,它抵达泽布吕赫。

UB-88号于6月20日首次代表新部队出海巡逻。22日,它在弗兰伯勒角(英语:Flamborough Head)和桑德兰之间海域遇到了一支南行的护航船队,拉贝瑙遂从水下发动鱼雷攻击,成功击沉了1585总吨的瑞典货轮阿旺斯号()。翌日,UB-88号遇到了另一支规模约为30艘船的南行护航船队,其中一艘甚至磕撞到了潜艇的主潜望镜。然而,拉贝瑙仍然利用副潜望镜进行水下攻击,击沉了装载着煤炭和普货驶向伦敦、注册吨位为1706吨的英国轮船伦敦号()。作为回应,护航舰共投出九枚深水炸弹,但均被潜艇成功避开。在6月25日黎明前,拉贝瑙又发现并击沉了4482总吨的英国煤船非洲运输号(),造成3人遇难。当天傍晚,又一支20艘规模的南行船队出现,UB-88号抓住机会击沉了3602总吨、满载铁矿石的英国轮船穆尔兰兹号(),然后在护航舰只的16发深水炸弹中幸存下来。四天后,拉贝瑙发动水面攻击,将一艘小型(214总吨)英国轮船六十六号()及其搭载的水泥一同送入海底,并导致6人死亡。同一天,UB-88号还击沉了1157总吨的英国煤船赫尔迪斯号(),但没有人员伤亡。两天后,即7月1日,该艇结束了巡逻并回到泽布吕赫。

7月29日,UB-88号再度出海,前往英吉利海峡展开破交战(德语:Handelskrieg)。翌日,当驶至勒阿弗尔与怀特岛之间的水域时,它遇到了两艘由法国驱逐舰护航的两艘轮船,遂发射两枚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了6045总吨、正空载行驶的英国轮船贝隆托号(),另一枚则完全射失。尽管贝伦托号已经受损,但由于法国驱逐舰用45枚深水炸弹阻止了UB-88号的攻击,贝隆托号得以支撑返港。两天后,UB-88号在布雷斯特发现了一支前往法国的美国大规模护航船队。拉贝瑙试图调整到水下鱼雷攻击的阵位,但船队突然改变航向使其努力白费。当它们进入布雷斯特港前不久,四艘护航巡洋舰与船队分离,驶向公海。这一举动给了拉贝瑙难得的袭击机会,他向其中一艘军舰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未能命中。由于拉贝瑙的冒进,UB-88号遭受了15至20分钟的持续深水炸弹攻击,对其电气系统造成了严重的震荡损伤。然而,迅速有效的损害管制使它得以留在海上继续巡逻。8月3日,UB-88号在布雷斯特以南活动,遇到一支由武装拖网船(英语:Naval trawler)和观测气球护航的南行船队。其中,正从蒙特利尔开往南特、注册吨位为1998吨的美国轮船波塔吉湖号()遭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造成3死6伤。随后,拉贝瑙又从北行的护航船队中挑出了另一艘美国轮船伯温德号(,2589总吨),用一枚鱼雷将其击沉;导致6人罹难。一天后,另一支北行船队驶过UB-88号的巡逻线路。在洛里昂对开约2海里(3.7千米)处,潜艇发射鱼雷击沉了1901总吨的挪威轮船洪德瓦戈号()。8月9日,在返回泽布吕赫的途中,UB-88号完成了是次巡逻的最后一击:在塞纳河口附近发射鱼雷命中了4090总吨重、载着沥青驶往伦敦的英国轮船安塞尔马·德拉林加号()。尽管受损,该船还是坚持跛行至一个友好的临近港口。UB-88号则继续返航,并于8月11日抵达泽布吕赫。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UB-88号于9月7日重返大海,作为佛兰德区舰队的一分子进行最后一次巡逻。经过穿行北海、奥克尼群岛和爱尔兰西岸的漫长航行后,它于14日抵达法国西岸的北部海域活动。两天后,该艇取得首个战功,发射一枚鱼雷击沉了3050总吨的英国轮船菲洛墨拉号()——当时它正与另外19艘船一同向南航行。9月19日,拉贝瑙又向一支由30艘船组成的护航船队射出两枚鱼雷;两者显然都击中了同一艘船,即满载着煤炭、从纽波特开往波尔多的瑞典货轮范妮号(,1450总吨)。翌日,UB-88号开始了它漫长的回程,通过同样的路线绕行不列颠群岛并穿越北海。返程途中,该艇于9月22日午夜过后不久便遇到了4221总吨的英国轮船波勒斯利号()。拉贝瑙遂发动水面攻击,将这艘煤船送入了康沃尔沿岸附近的海底,并造成43人丧生。潜艇随后恢复航向,于9月29日驶入泽布吕赫。

UB-88号在泽布吕赫仅呆了一夜。随着德军从西线撤退,佛兰德基地遭废弃,相关人员和所有适航潜艇都奉命于10月1日启程返回德国。UB-88号于10月3日抵达黑尔戈兰岛,并加入了第二区舰队。在新部队中,它先是驻扎在黑尔戈兰岛,随后被转移至威廉港,但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再参与任何行动。在战争期间的五次巡逻中,UB-88号合共击沉了14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累计为31076吨。

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定的要求,UB-88号于1918年11月26日被引渡至英国哈维奇正式向协约国投降。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美国海军表示有兴趣购买几艘前德国潜艇,作为美国当局发行的“胜利自由债券(英语:Liberty bond)”促销活动的展品。UB-88号成为了因此目的而预留的六艘潜艇之一。1919年3月,美国船员接管该艇,并成立特别管委会,由海军少校约瑟夫·L·尼尔森担任指挥官。经过一段繁忙的出海准备和调试后,UB-88号与U-111、U-117、U-140、UB-148和UC-97号(英语:SM UC-97)潜艇以及潜艇母舰布什内尔号(英语:USS Sumner (AGS-5))一起,于4月3日从哈维奇驶出英吉利海峡。这支非典型的美国任务组织被称为“前德国潜艇远征部队”(),在经停亚速尔群岛和百慕大群岛之后,于1919年4月27日抵达纽约,并很快便在当地向公众展出。游客、摄影师、记者、海军技术人员和民用潜艇制造商都蜂拥前来参观这六艘战利品。在纽约逗留期间,UB-88号得到了额外的整修,为它参与的债券活动作准备。

随后,六艘潜艇中的五艘奉命沿不同的水路被发往美国各海岸,并访问沿途的各个港口,为胜利自由债券做促销。UB-88号的行程是五艘潜艇中最长的。它被分配前往萨凡纳以南的东岸港口、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北至孟菲斯的密西西比河以及美国西岸。1919年5月5日,UB-88号跟随其供应船(英语:Ship's tender)——隶属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接应艇(英语:Cutter (boat))塔斯卡洛拉号一同离开了纽约。在巡游的第一阶段,它造访了萨凡纳、杰克逊维尔、迈阿密和基韦斯特。当离开基韦斯特时,潜艇不得不与塔斯卡洛拉号告别,因为锅炉故障迫使接应艇留在当地维修。麻鸭号(英语:USS Bittern (AM-36))成为UB-88号新的供应船,并在潜艇余下的航程中为其护航。从基韦斯特出发,UB-88号先是来到坦帕,继而前往彭萨科拉;然后经行莫比尔和新奥尔良进入密西西比河。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它在大河沿岸大大小小的港口停靠。虽然原本的行程要求它向北最远到达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但潜艇只到达了孟菲斯,随后水位的急剧下降迫使它缩短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航程,并回到下游。UB-88号于7月1日返回新奥尔良,进入旱坞维修左舷尾轴。7月22日完成修复后,该艇开始沿德克萨斯沿岸的港口巡游,继而前往运河区。由于在休斯顿和科隆间发生故障,麻鸦号不得不拖曳潜艇走完最后200英里(320千米)。在接受维修、补给和访客后,UB-88号于8月19日通过巴拿马运河。在巴尔博亚为期两天的访问之后,它沿着墨西哥海岸向北前往圣迭戈,并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和曼萨尼约停留,至8月29日抵达目的地。潜艇的最后一段航程是向北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佩德罗(英语:San Pedro, Los Angeles)、圣巴巴拉、蒙特雷和旧金山;俄勒冈州的阿斯托利亚和波特兰;以及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塔科马和布雷默顿。在回程途中,它只在旧金山停留,并于11月6日离开该港口前往圣佩德罗的潜艇基地,至次日抵达。UB-88号的巡游里程共计15,361英里(24,721千米),期间共造访了45个港口,吸引了逾400000名游客登艇参观。

在圣佩德罗搁置了四个月后,UB-88号于1920年4月1日开启拆卸进程。这项行动于8月31日完成,UB-88号自11月1日退出现役,艇内大部分的机械设备均被移除。第二年春天,潜艇在拖船波科莫克号(英语:USS Pocomoke (SP-265))的牵引下最后一次回到海上,并于1921年3月1日根据最初的协议由威尔克斯号驱逐舰负责将其击沉。在新墨西哥号上的媒体和官员们的注视下,威尔克斯号向UB-88号发射了二十四枚4英寸(100毫米)炮,摧毁了潜艇的司令塔,并在艇艏开了一个“大洞”。潜艇开始起火并倾侧,继而艇艏沉入水中,艇艉则以直挺状升向空中,停顿片刻后最终迅速沉没。UB-88号就此成为唯一一艘在加利福尼亚海岸沉没的德国U艇。

在此后长达八十二年的时间里,UB-88号的残骸方位便一直被传说和混乱所围绕,许多人声称知道它的位置,搜寻过它,甚至有人表示潜入过内部。但直至2003年,才有一位游钓者利用声纳在卡塔利娜海峡30至40米的深度找到沉船,并最终确认为UB-88号的所处位置。其残骸大致位于33°36′N 118°14′W / 33.600°N 118.233°W / 33.600; -118.233坐标:33°36′N 118°14′W / 33.600°N 118.233°W / 33.600; -118.233处,由于舷宽仅5.8米,UB-88号很可能已陷入海底数英尺,使测深仪和声纳搜索扫描到的外形轮廓进一步缩小。司令塔因被4英寸炮命中而造成金属撕裂磨损。艇艏的情况也很糟糕,它先是受到威尔克斯号的直接打击,然后又在下沉时撞到海底。木质甲板与螺旋桨已不翼而飞,整艘潜艇看起来就像一个带有几个弹孔的大型铆接下水管道。许多潜水员推测,UB-88号艇内会有潜艇中常见的各种黄铜文物。然而,早在其横渡大西洋之前,人们便已留意到该艇的许多机械设备已遭腐蚀,一些有价值的仪器则已被纪念品搜集者剥离。为数不多的由黄铜制成的仪器、仪表和其它物件均在圣佩德罗拆卸时被移除。值得注意的是,UB-88号还有一个由25英磅(11千克)三硝基甲苯组成、尚未爆炸的凿沉装药,本意是在炮火无效的情况下会用于引爆UB-88号。然而,驱逐舰的炮弹发挥了作用,其中一枚炮弹切断了潜艇与一艘备用舰艇之间的电缆,防止了必要时的烈性炸药爆炸。残骸遗址如今它已成为潜水员探险的热门目的地。其艇身的战时灰色油漆已被橙色和草莓色的海葵所取代,并有岩鱼在鱼雷发射管内游弋。

相关

  •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英语:Associated Press of Pakistan,缩写APP)是巴基斯坦国营通讯社。它与美联社(AP)没有关系。巴基斯坦独立后经济疲软,因此政府无法在财政补贴通讯社。巴基斯
  • 蒋丙煌蒋丙煌,为台湾食品学者,曾任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部长。
  • 505游戏505游戏(英语:505 Games)是一间意大利电子游戏开发公司和出版商,属于Digital Bros企业集团于2006创立。其英国和美国分公司于2008成立,以IL-2暴风雪2:掠食之翼而在国际成名。其游
  • 扬·温古雷亚努扬·温古雷亚努(Ion Ungureanu,1935年8月2日-2017年1月28日),是一名摩尔多瓦的演员和政治家。1990年至1994年,担任第一届摩尔多瓦议会议员。期间担任摩尔多瓦文化部长。2017年1月2
  • 王家棫王家棫(1908年-1980年9月21日),笔名王孙、朴人等,江苏常熟人。王家棫1928年毕业于光华高中,1932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第七届国文系。毕业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
  • 埃伦尼奥·赫雷拉 埃伦尼奥·赫雷拉(Helenio Herrera Gavilán,1910年4月10日-1997年11月9日),阿根廷球员和主教练,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于威尼斯逝世。赫雷拉在球员时代曾赢得16项锦标,且领导
  • 比利·席恩威廉·"比利"·席恩(英语:William "Billy" Sheehan,1953年3月19日-)是一位美国著名音乐家、贝斯手,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水牛城。席恩凭借自己“领衔贝司”的演奏风格5次获得美国《吉
  • 李达 (数学家)李达(1905年7月20日-1997年),字仲珩,湖南平江人,数学家、航空航天专家。李达于清末乙巳年(1905年)7月20日出生于湖南平江县西乡三渡江新平村。曾就读于平江东山寺高等小学、长沙妙高
  • 珍妮丝·闵 珍妮丝·冰·闵(英语:Janice Byung Min;1969年8月13日-)是一名美国女性编辑和作家。她目前担任好莱坞报道与告示牌媒体集团(The Hollywood Reporter-Billboard Media Group)联席总
  • 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芬兰代表团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芬兰代表团参加了在法国的霞慕尼举办的1924年冬奥会。芬兰运动员共获得了11枚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