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德卫

✍ dations ◷ 2025-10-29 09:04:42 #1923年出生,2014年逝世,美国汉学家,哈佛大学校友,史丹佛大学教师

倪德卫(David S. Nivison,1923年1月17日-2014年10月16日),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对中国古代思想史、西周系年都有深入研究,擅长做文献学精细分析以及哲学的细密思考。

倪德卫在哈佛大学获得中文博士学位。他最早的中文老师是杨联陞和洪业。在斯坦福大学,他最初担任中文教授,后来同时受聘于三个系:哲学系、宗教研究系和东亚语言系。他在哲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是将分析哲学应用于中国思想的研究。在汉学领域,他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在考古天文学的基础上推算出周朝建立的时间。传统的纪年是公元前1122年,而倪德卫认为是前1040年。倪德卫的代表作有《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1966年)、《西周诸王年代研究》等。他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严厉批评中国学术界所做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轩然大波。

相关

  •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雨季雨季,指在降水量有显著季节差异的地区,年降水量主要发生的月份,通常持续一个或多个月 。拥有雨季的地区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对于热带气候,雨季定义为平均降
  • 南音南音,原称弦管,于各地又有南管、南乐、五音、郎君乐、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别称,是历史悠久的丝竹音乐,以泉州一带为发源地,流传于现今的闽南语系地区,传承了
  • 盐分地带盐分地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名词,泛指在台湾新文学诞生后,于台南州北门郡的佳里、学甲、西港、七股、将军及北门一带含有盐分较多的沿海地区和其自发形成的有着鲜明地方色彩的、
  • 神龙翼龙科详见内文神龙翼龙科(Azhdarchidae)是翼龙目神龙翼龙超科的一科,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晚期。2010年在白垩纪早期(约1亿4000万年前的贝里亚阶)地层,发现一个翼龙类的脊椎骨,可能属于神龙
  • 白薇白薇可能指的是:
  • 拖把拖把,亦称墩布(主要见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地区)、地拖,是一种用来打扫用的工具,一般而言其外型都是在一根棍子的末端装上一排的棉绳,利用棉绳对水的吸收力,可以擦干净地板上的
  • 哈德森湾哈德森湾(英语:Hudson Bay,或称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12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会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丘吉尔
  • 腌菜腌菜,又名咸菜,是主要用食盐腌制保存并调味的蔬菜,可以用来直接佐餐,或者作为烹调的原料(比如雪里蕻炒肉丝,担担面里的榨菜等)。在沿海卤水较多地区相当普遍,作为凉菜的主料或佐料。
  • 侏儒紫螺侏儒紫螺(学名:),旧属异腹足目紫螺科属,今仍归紫螺科紫螺属。本物种见于全世界暖海洋,在东亚见于韩国、台湾,常栖息在浅海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