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二经脉
✍ dations ◷ 2025-08-29 10:32:00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与五脏对应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与六腑对应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在四肢,阳经的位置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的位置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例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相配对,形成表里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两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衔接的两阴经在胸中交接。十二经脉的流注从肺经逐经相传到肝经,再传回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十二经脉的交接与流注如下所示:
相关
- 氯化亚汞氯化亚汞(化学式:Hg2Cl2),俗称甘汞,室温下为无味白色至黄色的四方晶系晶体,是汞(I)的氯化物。少量的甘汞无毒,常用于制取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 也可在医药上用于泻
- 多伦多大多伦多地区 (英语:Greater Toronto Area,当地缩写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会区。按安大略省政府规划部门的定义,大多地区的人口在2011年全国普查时为 6,054,191 人。除
- 植物角质层植物角质层(Plant cuticle)是覆盖树叶,嫩枝和其他植物地上器官表皮的保护膜。植物角质层也存在于金鱼藻孢子体,苔藓的两个孢子体和配子体。它由浸渍有蜡的脂质和烃类聚合物
- 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或行星际旅行指在行星系内的行星之间旅行。实务上,此类的太空航行局限于太阳系内的行星之间。载人飞行的行星际航行必须维持生命保障系统,成本非常高昂;而重量较轻的
- Hsub2/subSsub2/subOsub8/sub过二硫酸(或称为“过氧二硫酸”、“过硫酸”或“马歇尔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分子式为H2S2O8 。 其结构可以表示为HO3SOOSO3H。虽然过二硫酸分子中的硫的氧化态为+6,但因为该分
- 地瓜叶番薯叶或称地瓜叶、甘薯叶,是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番薯的叶,可作为蔬菜食用。早年种植番薯的农民为求物尽其用,割下番薯叶后多半将它煮熟。亦有农民只摘取嫩叶部分炒熟吃,或加入蒜末
- 真核延伸因子1真核延伸因子1(英文: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1,简称“EEF-1”)是参与真核翻译的真核延伸因子之一。EEF-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α亚基对应原核延伸因子中的EF-Tu,而β和γ亚
- 生物强化生物强化(英语:Biological augmentation)是指通过添加细菌或古菌来提高生物降解速度的过程。源自受污染地区的生物可能已经能够分解废物,但可能效率低下、速度慢。因此,科学家通
- 昂热城堡昂热城堡(Château d'Angers)是法国昂热的一座大型法式城堡。昂热城堡耸立在曼恩河畔的岩石上,由于它的战略防御位置,曾是罗马人居住的地点之一。在9世纪,堡垒属于强大的安茹伯爵
- 载体蛋白 (分子生物学)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